據潘寅生《中國古籍整理概論》一文記載:“40年前,楊嘉洛先生根據歷代書目做了一個統計,認為從漢代到清代,已出版古籍181755種,2369046卷,我國古籍種類繁多,歷史悠久,內容豐富,但由于種種原因,很多古籍已經在流通中失傳,答案所謂古籍,是指辛亥革命前人們寫的著作,以及后人編纂的各種書籍。
答案所謂古籍,是指辛亥革命前人們寫的著作,以及后人編纂的各種書籍。我國古籍種類繁多,歷史悠久,內容豐富,但由于種種原因,很多古籍已經在流通中失傳。據潘寅生《中國古籍整理概論》一文記載:“40年前,楊嘉洛先生根據歷代書目做了一個統計,認為從漢代到清代,已出版古籍181755種,2369046卷。但是,仍然沒有準確的統計數據。新中國成立后,在40多年的古籍整理過程中,為了摸清古籍的保管情況,政府有關部門和相關學術團體多次進行了不同程度和規模的文獻調查。
1。《論語》是儒家經典之一,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記錄。2、《孟子》,戰國中期,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該書記載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學、倫理思想和政治活動。3.《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李二)的哲學著作,又稱《道德經》、《老子五千字》、《老子五千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之前的著作。4.《莊子》又名《南華經》,是戰國中期莊子及其后學者所撰的道教典籍,與《老子》、《周易》并稱“三玄”。5.《大學》是儒家修身治國平天下思想的論文集,是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
3、古代著名的著作有哪些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宋人拿出《禮記》《大學》《鐘勇》兩本書,配合《論語》《孟子》,到了南宋時期,朱寫了《四書集注》和《句讀》,四書的名稱由此確定。此后,“四書”一直是中國封建社會正統教育的必讀書,也是科舉選士的初級教材,五經的簡稱,詩、書、禮、易、春秋,最早是漢武帝時叫的。其中有豐富的中國古代史料,是封建時代教育的必修教材,被統治階級用作宣傳宗法封建主義的理論依據,除了六經,即五經之外,還增加了景悅。還有人把六經稱為“六藝”,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