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滅亡后北宋皇陵遭到金軍和“偽齊”的大肆破壞,地面建筑在元代被毀,好在陵區(qū)是官地禁止耕種。宋朝根據(jù)都城遷移被歷史學(xué)家分為北宋和南宋,其中北宋都城外開封,南宋都城在臨安(南宋法定首都依然是東京開封),一般來單個帝陵(含后陵)規(guī)模都在1500畝(1平方公里)的樣子,兆域在3000-4000畝不等。
1、宋朝的皇陵在哪里?北宋和南宋的皇陵在哪里?
宋朝根據(jù)都城遷移被歷史學(xué)家分為北宋和南宋,其中北宋都城外開封,南宋都城在臨安(南宋法定首都依然是東京開封)。其實歷史上并無南北宋這樣的說法,記載宋朝的歷史是《宋史》,宋朝皇陵主要包括位于河南省鞏義市的北宋七帝八陵(含宋太祖父親的永安陵),和浙江紹興的南宋六陵(不含宋徽宗永獻(xiàn)陵,也在紹興)。宋朝是我國封建王朝里唯一國祚超過300年的朝代,
其帝陵(主要是北宋皇陵)對后世影響極其深遠(yuǎn),自宋陵開始,后來的明清都沿用了皇陵集中埋葬的制度。北宋皇陵位于河南省鞏義市,南依嵩山,北臨洛河,共有帝陵8座,后陵22座,以及寇準(zhǔn)、包拯等文臣武將,皇親貴胄墓葬千座,占地156平方公里,是我國三大皇家陵墓群之一,分別包括宋宣祖永安陵、宋太祖永昌陵、宋太宗永熙陵、宋真宗永定陵、宋仁宗永昭陵、宋英宗永厚陵、宋神宗永裕陵、宋哲宗永泰陵八座帝陵!宋陵各個帝陵布局統(tǒng)一,分別由鵲門、乳門、神道(石像生左右對稱排列共有23對)、闕庭、鎮(zhèn)陵大將軍、上馬石以及宮城(置東南西北四個神門,神門外各有石獅一對,正中是帝陵陵臺,陵前有宮人一對)。
帝陵西北為附葬的皇后陵(后陵1-3個不等),規(guī)格和帝陵基本相同,但是建筑規(guī)模只有帝陵的1/3,后陵在往北就是陵墓的下宮(主要供祭祀、管理皇陵的人居?。?。一般來說,單個帝陵(含后陵)規(guī)模都在1500畝(1平方公里)的樣子,兆域在3000-4000畝不等,北宋滅亡后北宋皇陵遭到金軍和“偽齊”的大肆破壞,地面建筑在元代被毀,好在陵區(qū)是官地禁止耕種。
民國時期陵區(qū)成為耕地,北宋帝后陵各個建筑夯土遺址保存完好。目前宋仁宗永昭陵根據(jù)考古勘測和歷史記載已經(jīng)修墓地面建筑,宋太祖趙匡胤永昌陵和宋英宗永厚陵都已經(jīng)開始陵區(qū)整修。北宋皇陵里的宋真宗永定陵和宋仁宗永昭陵已經(jīng)對外開放,南宋六陵位于浙江省紹興市,包括宋高宗永思陵、宋孝宗永阜陵、宋光宗永崇陵、宋理宗永穆陵、宋度宗永紹陵,以及宋徽宗永獻(xiàn)陵和宋哲宗孟后陵等!因為南宋帝王都有收復(fù)中原歸葬鞏縣的想法,所以南宋帝陵規(guī)模普遍偏小,諸多帝陵面積僅有2.25平方公里,和北宋皇陵的156平方公里相比可謂是極其寒酸。
2、唐朝皇帝為何多埋在長安不埋在洛陽?
大唐祖庭都城在長安!這是大唐祖廟所在!洛陽作為后世陪都,再繁華,豈能和祖庭都城相提并論?!武則天移都洛陽,死后照樣回歸長安乾陵安眠!古人對祖廟所在的敬畏和尊重是深埋在血液里的,豈是現(xiàn)在禮樂崩壞,滿眼利益的后世不孝子孫所能理解的,草根百姓都知道落葉歸根,何況帝王更講究風(fēng)水輪回。只有歸葬祖地,才是完滿的人生!連女皇都這樣選擇尊重祖庭都城,回歸長安,拋棄陪都而不顧,何論其他后代洛陽帝王了,
武則天和唐高宗的陵墓在陜西乾縣,距縣城約五公里的梁山上,當(dāng)?shù)厝私泄掀铝?瓜坡即姑婆之意),乾陵被譽為天下選址最好的帝陵,風(fēng)水最佳,從早上到太陽落山,都能見到太陽,由于地處八卦之乾位,故取名乾陵。(乾陵遠(yuǎn)景)武則天在歷史上有一段不光彩的故事,那就是和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在自己的行宮(又叫陪宮)洛陽鬼混的事情,其實這在唐朝算不了什么,一來武則天本來就是一代女皇,有資格享受這個待遇,二來唐朝社會本來就很開放,但武則天并不這么想,她認(rèn)為唐高宗李治才是真正愛她的人,她也一生真正的愛著她的丈夫,和張氏兄弟之事被武則天晚年視為自己一生的恥辱,也是她一生對自己丈夫和李唐天下的最可恥的背叛,為了糾正自己的過錯,彌補她對丈夫的愛情,在她臨終之時做出了她一生又一次最重大的決定,那就是“歸陵、袝廟、去帝號,以則天大圣皇后相稱\
3、為什么武則天和唐高宗都選擇在京師長安附修陵安葬自己?為什么不在洛陽附近安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