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建瓦房從80年初,農村實行包產到戶后,農民有余糧了,開始大規模新一輪建房熱潮。最開始時,拆除瓦房有補貼是有名額的,18年,村里開始搞新農村建設,這一次對于瓦房的拆除,又有了一次補貼,村里那些已經荒廢坍塌了的瓦房,高危瓦房,村里別的地方有水泥樓房子,或者家庭成員在城鎮上買有商品房的,瓦房老宅,還適合居住,不屬于危房級別的。
1、農村瓦房拆除會有補貼嗎?
農村里的瓦房拆除是否有補貼,這個要看每個地方的做法了,各個地方因地而異的,可能相臨的縣市也是不同的,基本上其他地方的做法對于當地是沒用參考作用的。我來分享下,我家鄉對于農村瓦房拆除的補貼策略吧,上個世紀80年代初,村里第一家用磚水泥建成的民宅建成,而村里最后一棟泥磚瓦房也是上個世紀90年代初。從90年代開始,村民們建房子都用磚水泥去建設了,哪怕錢不夠,簡單點只建一層,也建水泥紅磚房,
由于村里的瓦房大多已經高齡了,最年輕的都已經差不多30歲了。而一些更高齡的瓦房,都60歲了,像一些無人居住瓦房,有些已經上百歲年齡了,對于那些高齡的瓦房,在居住方面存在一些安全的隱患,而且村里的房子大部分已經是水泥樓了。那些孤單的瓦房,顯得有點格格不入,有點影響村里的美觀,從2015年開始,第一次村里針對瓦房拆除給于補貼的做法。
最開始,是針對那些貧困戶和五保戶,扶貧對象的,最開始時,拆除瓦房有補貼是有名額的。只能先給一部分五保戶和貧困戶,具體要求就是:1,家里的瓦房年限已經超過40年,還在居住中,而在村里,或者別的地方沒有另外的水泥樓房。2:必須在拆除瓦房的原址上,蓋一棟水泥紅磚平房,面積不得大于原址,在瓦房改造上,建成房子,并入戶居住后,上面有關部門就會有人來驗收,驗收合格了,就會發放瓦房拆除補貼,每宅按照大小不同,補貼5萬左右。
在2015年,農村建設水泥平房,還不是很貴,5萬塊,差不多已經可以建設一層不大的平房了。2016年和2017年,上面又有名額到來,這兩年是按照舊房改造的名義,基本上已經把符合條件的村里貧困戶,五保戶,扶貧戶等的瓦房改造給拆除了,2018年,村里開始搞新農村建設,這一次對于瓦房的拆除,又有了一次補貼。不過,這一次的瓦房補貼,是針對全村人的,
不過,這次的瓦房拆除補貼的條件,就有點多了。不是每一間瓦房都是有補貼的,1:符合一戶一宅的宅基地政策的,瓦房拆除,才有補貼。村里,沒有額外建設有水泥樓,或者在城市里沒有家庭成員買商品房的,補貼標準是,上面派人過來幫拆,同時如果在原址建房子的,每一百平米宅基地面積補貼五萬元。而不選擇原址建房的,只補貼一萬元,
2:村里別的地方有水泥樓房子,或者家庭成員在城鎮上買有商品房的,瓦房老宅,還適合居住,不屬于危房級別的??梢圆鸪?,也可不拆除,免費拆除,金錢上的補貼為一千元一百平方米。3:對于一些不適合人居住的高危瓦房,必須拆除,補貼金額為5000元一百平方米宅基地面積。4:村里那些已經荒廢坍塌了的瓦房,高危瓦房,必須拆除,免費拆除,但是沒有補貼。
2、農村的瓦房冬暖夏涼,為什么現在卻很少有了?有哪些缺點嗎?
題主可能是80后的提問,農村的房子真正做到冬暖夏涼的是50~70年代的茅房或窯洞,先就你提問的瓦房為何冬暖夏涼作答。農村建瓦房從80年初,農村實行包產到戶后,農民有余糧了,開始大規模新一輪建房熱潮,建房的地面一般是泥土地面,偶爾有水泥,石灰地面的。墻面多為泥土墻,有少許火磚墻面,泥土墻厚度大,真正具有隔熱保溫效果,火磚墻面隔熱保溫差很多,
屋面大多為青瓦或紅瓦。長江中下游一帶紅瓦居多,川東地區青瓦常見,屋面由檁子,桷子,瓦三樣組成,青紅瓦吸熱散熱都快,且屋面有傾斜度,通風透氣良好,房子空間高度大,城里水泥板房無法比較,真正農村冬暖夏涼的房子是六七十年代的茅草房,才具備這一特征,農村的臘肉鮮香可口,上年紀的老者才真正有所體會,后期土墻青瓦房的臘肉,腌菜都不同程度有所變味,現在腌制的臘肉加香料,色素都遠遠不及那時茅房的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