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過報道,有個別學校領導或老師因自身不會粵語,居然要求學生校內不準講粵語。大約在新世紀之前,廣東很多地方實行了雙語教育,現在學校是不會教你粵語的,別說教了還規定了在學校只能說普通話,而且還教孩子回家也跟家人說普通話,說白了粵語現在就是被打壓。
1、廣東的學校如果實行粵語、普通話雙語教育,這對粵語的傳承有積極的意義嗎?
謝邀。這個問題真實地反映了兩廣的現行情況,大約在新世紀之前,廣東很多地方實行了雙語教育。在廣州,深圳,佛山等大中城市實行普通話教學,但東莞,中山,韶關,湛江等中等城市因師資力量不足只好實行雙語教育,進入新世紀后,雙語教育逐漸減少。特別是這兩年,普通話教學已占統治地位,相信不出20年,南方漢語方言將成為博物館級別了。
這種情況引起語言學界的爭論,也引起方言區人們的憂郁,比如粵語,是中國最早形成的漢語方言。無論是公元前862年“楚伐揚越,南海事楚”,還是公元前387年“吳起收揚越,置蒼梧郡”而產生的楚越民族融合語言白(北)話都彌足珍貴,但國家意識是推行普通話,逐步統一中國語言,必然損壞粵語利益和存亡。所以,雙語教育理論是不成立的,
2、有必要普及粵語教育嗎?
非常有必要,如果最具影響力的粵語都不能在廣東普及,那么中國其他地方的語言都會面臨消失。只要一說到粵語是1957年周總理來廣州建立廣交會時支持粵語的發展和保護,就會有人說沒有證據支持,那么請你們看看,廣東的地鐵、公交和各大面對公眾服務的政府部門,到廣東電視臺、珠江經濟臺和廣州電視臺等粵語電視臺的誕生,還有從80年代開始TVB落戶廣東,就已經證明國家對粵語的發展和保護的支持。
更別說周總理對粵語的支持是有真正的文獻記錄,如果了解一下廣交的歷史和廣東最早的粵語電視臺珠江經濟臺和廣東電視臺的歷史都知道是不是國家一直在支持粵語的發展和保護,更別說為2025的全運會,國家會大力支持粵語的力度了。周總理在廣州時說過推廣普通話也要保護好地方語言和發展,推廣普通話和保護地方語言是沒有沖突和矛盾的,
3、現在的學校都講普通話了,很多廣東的小孩能聽懂粵語,卻不會說,粵語的傳承怎么辦?
作為地道廣東人,我一直堅持講白話,孩子從小亦講白話,除了去學校,在家都講白話。本人只有面對外省同事或朋友才講普通話,其實我身邊的外省朋友也喜歡聽我講白話,他們也會時不時跟著學講一兩句白話呢。粵語好聽,表達方式又靈活多樣,我為講粵語自豪,老祖宗留下來的這么有特色的粵語怎可丟棄!不存在的。粵港澳本土人士大部分都講粵語,廣西部分地區也講粵語,
很多粵港澳祖籍的海外華僑也堅持講粵語,弘揚中華特色語言文化,你我有責。建議土生土長講白話的粵港澳同胞,在家多些和小孩講白話,別讓子孫后代連祖宗留下來的粵語文化丟失了!我看見有些父母在家也跟著孩子講普通話,結果他們的小孩連白話母語都不會,曾看過報道,有個別學校領導或老師因自身不會粵語,居然要求學生校內不準講粵語。
竊認為除了課堂教學外,課間課后,學校不應該強制學生講普通話,不能剝奪學生講地方特色語言的權利,顯然,有些人扭曲誤讀了“推普”這個詞,有些人誤解了推普的含義,或強化了推普的概念。推普本意并不是讓所有本土特色的語言消失,保護地方語種也是一種責任噶。中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博大精深,不少地方特色的語言文化,非常值得一代代傳承下去,并且發揚光大。
有不少省份地區方言真的很有特色及辨識度,有個朋友,剛開始也是跟著她兒子滿嘴普通話。我對她說:“作為地道廣東人,為什么在家不教你兒子講白話呢?丟失本土特色語言不可惜嗎?身為廣東人,自家小孩都不會講白話情以何堪?聽我一句忠言,從現在起,在家每日跟你兒子講白話,相信他很快就會講白話,”結果一個月左右,他兒子在家終于能流利講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