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農業大市向工業大市的轉變,江門學習的對象有周邊的順德和中山,但江門的基因有決定了它無法完全復制順德中山的工業化之類,只能走半農半工的產業化路子。作為土生土長的江門人,筆者現居廣州創業生活,基本保持每月1次回江門探親走訪的節奏,2016年拉動江門發展還有一個大事,就是“江門大道”的開通。
比較出名的有荷塘魚餅。推薦潮連烈技魚餅店,阿姨制作魚餅超過30年,爽口彈牙,經常有熟客打電話預定,打包回家加菜,小孩子忍不住先吃上幾個,當餐前小點。布拉腸粉,有太平路的河記也是老店了,現在晚上營業到2點,一時興起跟朋友跑出去宵夜,經常都人聲鼎沸,腸粉用的是豬油,特別香。點上一碟腸粉,一碗粥,就是很滿足的一頓夜宵了,
很多人都知道,廣州的竹升面名揚國際,其實江門的外海面,也是蜚聲海外。江華路的黎記,也非常值得推薦,一碗面食20來塊,沒空做飯的街坊都喜歡點上一碗,面條熟而不軟,爽口彈牙。有外地朋友到訪,吃完還能買箱店里的干面,也是一種不錯的伴手禮了,身為嶺南小城,江門的甜點也不少。不僅有地道的港式甜點,雙皮奶,姜撞奶,缽仔糕也隨處可見,
2、你覺得江門未來會怎么樣?
謝邀。作為土生土長的江門人,筆者現居廣州創業生活,基本保持每月1次回江門探親走訪的節奏,近年來的確見證著江門的不斷發展。可以說,作為三線不足四線有余的城市,江門依靠著珠三角粵西大門的地理位置,近年來承載了很多產業轉移的利好,但又變得有點后勁不足,說未來之前,先說說現在以及過去的江門。說說江門的產業發展,
首先不以GDP論英雄,我們看城市的產業。江門在過去應該是農業大市,2000年后慢慢轉型成工業,其中最大的莫過于高新區的成立,從稅收優惠、土地補貼等方面,江門市在高新區可以說鼓足了勁頭招商引資,從農業大市向工業大市的轉變,江門學習的對象有周邊的順德和中山,但江門的基因有決定了它無法完全復制順德中山的工業化之類,只能走半農半工的產業化路子。
因此從2000年前后到2015年這段時間,江門基本都是以承接中山順德的產業專業以及吸收一些外資投資為主,例如勞力士、西門子等工廠就在江門高新區落戶,2015年后,國家去庫存的口號起來了,貨幣化安置的棚改,讓很多江門的城鄉結合部擁有了購房的資格,從而大量農民進城,也拉動了城市的消費水平。這是一把雙刃劍,在拉動消費同時,也拉動了房價,
當然,這情況也不是只有江門才有。2016年拉動江門發展還有一個大事,就是“江門大道”的開通,或者說,路通才財來。江門大道可以說是近10多年來,對江門影響最大的一條路,這不是一條高速,而是一條連接江門、新會、珠海、佛山、廣州的快速路。這條路不僅大大縮減了江門“五邑”之間的路程,還把與佛山、珠海等地的實現了“一路同城”的效果,
過去,從順德到江門需要40分鐘,而走江門大道,只需要20分鐘!這幾乎是同個城市的距離!江門大道的作用,類似于廣州的環城高速,也類似北京幾環路,大大提高了城市運作速度。現在說說未來,從2017年開始,因為大灣區戰略的提出,江門也是其中受益者,當地政府也隨之推出了核“5 1”重大產業平臺建設,即粵澳(江門)產業合作示范區、珠西新材料集聚區、深江產業園、臺山工業新城拓展區、開平翠山湖科技產業園拓展區等五大萬畝園區和江門人才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