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區沒有文化,教育可依托,①代表南陽歷史文化的臥龍崗,漢畫館在西南片,府衙,醫圣祠在老城區,②代表了南陽教育的南陽師院,南陽理工學院,南陽醫專,南陽農專,除了工院,幾乎南陽的大學都在西南部,距新區相距幾十里。三、三館一院附近南陽去年底終于通了高鐵,根據2018-2035年南陽市規劃,未來南陽類似于鄭東新區的CBD在南陽的東區也將誕生,她的具體位置就在三館一院附近,也是南陽新城未來的核心商業區。
1、南陽新區未來五年發展如何?
古人建城市是先有集市,也就是說以經濟為中心,后建城堡,也就是說人圍繞著集市生產生活,從而發展為城市。南陽是古城,是現代中國的地級市,建設新城區應遵循歷史文化,接照經濟規律辦事,一,新區沒有經濟依托,①距市中心太遠,歷史上和現代一至沒有集市,和購物中心。②本區域是南陽工業最落后地段,除了早已倒閉的縣磚瓦廠沒有見到工業,
農業還可以有前南陽縣的大量優質水澆地,小麥畝產高,棉花質量好。二,新區沒有文化,教育可依托,①代表南陽歷史文化的臥龍崗,漢畫館在西南片,府衙,醫圣祠在老城區,②代表了南陽教育的南陽師院,南陽理工學院,南陽醫專,南陽農專,除了工院,幾乎南陽的大學都在西南部,距新區相距幾十里,三,新區發展的的唯一優勢是西邊靠白河,空氣質量好,東邊地勢平坦,北有省道,南接國道,緊鄰機場,離高鐵站不算太遠,交通比較便利,土地資源豐富,適合休閑居住。
2、南陽未來的核心商業區在什么地方?
做為一個南陽土著,依據我對南陽多年的觀察,未來的核心商業區應該在以下三個地方產生:一、鴻德購物公園以鴻德百貨、大統百貨、府衙乃至向北延伸至天橋的紅都百貨、世紀百貨組成的鴻德購物公園商圈,在十年前是南陽最熱鬧的商業區,我相信在未來依然會是南陽老城區最核心的商業區,因為這已深入南陽人的內心,無可辯駁,二、新華城市廣場這個地方是南陽最有名的地標建筑之一,早在2005年前的新華商城的“八卦陣”時期,已是南陽最繁華的商圈,對面的港達商貿城與之遙相呼應,金瑪特也是咫尺之遙,未來的核心商業區,新華必然占有一席之地。
三、三館一院附近南陽去年底終于通了高鐵,根據2018-2035年南陽市規劃,未來南陽類似于鄭東新區的CBD在南陽的東區也將誕生,她的具體位置就在三館一院附近,也是南陽新城未來的核心商業區,總結:南陽近兩年的發展速度較快,也涌現了一些新的商業中心,但規模還不大,遠遠落后于鴻德和新華兩個老牌商業區,三館一院已建設竣工,新的CBD正在慢慢形成,相信未來的商業會是以上三個,大家有不同意見的可以在評論區補充。
3、南陽發展有什么難點?
老家是南陽,小時候還在南陽讀過書,父母現在退休也回到南陽,每年會回去一次,不能說真的了解南陽,但是幾十年里對南陽還是多多少少知道一些事,下面只舉幾個具體的例子來談談南陽為什么發展慢。火車站是一個城市的門面,南陽車站也不算什么大的火車站,但是從前年年尾,南陽站就在修,去年回去,還在修,今年五月,我姐回南陽,說火車站還沒修好。
在網上查了一下,有說18年年底改造完成,也有說過了19年春運,不是新建一個車站,僅僅是改造車站,需要用那么久嗎?我不知道原因是什么,但有一點是毫無疑問的,效率很低。改造門面都如此低的效率,其他可想而知,為什么效率低下?我猜測跟這里事事都講關系有關。有關系辦事,一路暢通,沒有關系,難上加難。舉一個例子,
有一年我去鄉下探望大姨,表哥委托他一個朋友開車送我,也是公務員,而且是上班時間。其實回鄉下的路我知道,距離城區也就是20里地,我跟表哥說,我自己搭公交車就行,左右不答應,非要讓朋友送我,我到現在都理解不了,有什么必要?我自己去汽車站搭車,不是最方便嗎?而且誰也不用麻煩,也不用欠別人人情?現在想想,比較奇葩的是,表哥竟然能在上班時間找到一個公務員送我回鄉下,這人到底有多閑?更奇葩的是,到了城邊的收費站,他為了省錢,跟人家收費站的人說,那個誰你們認識不認識?連續說了三個人,人家說不認識,才勉強交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