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篩查,即唐氏綜合征產前篩選檢查,簡稱唐篩。唐氏篩查即唐氏綜合征產前篩查,主要檢查項目有孕婦血液中甲型胎兒蛋白(AFP)、絨毛促性腺激素(β-hCG)和游離雌三醇(uE3)的濃度,并結合孕婦的年齡、體重、孕周等情況來判斷胎兒患唐氏綜合征危險程度。
1、唐氏篩查主要檢查項目有哪些?
唐氏篩查主要檢查項目有哪些?唐氏篩查即唐氏綜合征產前篩查,主要檢查項目有孕婦血液中甲型胎兒蛋白(AFP)、絨毛促性腺激素(β-hCG)和游離雌三醇(uE3)的濃度,并結合孕婦的年齡、體重、孕周等情況來判斷胎兒患唐氏綜合征危險程度。唐氏篩查是篩查胎兒中潛在的唐氏綜合征患兒,根據風險值分為低風險、臨界風險和高風險,如果驗血篩查值大于陽性切割值1/270,屬于高風險;1/1000~1/270為臨界風險,
小于1/1000為低風險。高風險只是說胎兒患唐氏綜合征的風險大,需羊水穿刺進一步明確診斷,低風險也只能說明患唐氏兒的風險低,并不代表一定不是唐氏兒,臨界風險需行無創DNA產前檢測。唐氏綜合征又稱21三體綜合征或先天愚型,患兒智力嚴重低下,生活不能自理并伴有復雜的心血管疾病,需要家人的長期照顧,會給家庭造成極大的負擔,
2、唐氏篩查什么時候做?
唐氏篩查什么時候做34歲以下的年輕孕婦都應該進行唐篩檢查,檢查可以在妊娠15~21周內進行,最好是在16~18周之間檢查。而已經超過34歲的高齡孕婦、家族中有唐氏癥患者、已經生過唐氏癥患兒的女性,已經屬于高危險的人,所以就不需要再進行唐篩檢查,而應直接做羊膜穿刺檢查或絨毛檢查,唐氏篩查,即唐氏綜合征產前篩選檢查,簡稱唐篩。
目的是通過化驗孕婦血液中的甲胎蛋白(AFP)、人類絨毛促性腺激素(hCG)、游離雌三醇(uE3),來判斷胎兒患有唐氏綜合征的危險程度,如果唐篩檢查結果顯示胎兒患有唐氏綜合征的危險性比較高,就應進一步進行確診性的檢查——羊膜穿刺檢查或絨毛檢查,本內容由無錫市第二人民醫院婦產科專業主任醫師陳輝審核點這里,查看醫生回答詳情。
3、唐氏篩查你做了嗎?
懷孕后,唐氏篩查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檢查項目,篩查的時間早孕期為9~13 6周,中孕期為15~20 6周,如果孕婦錯過了唐氏篩查的時間段,則無法補檢,需通過無創DNA或羊膜穿刺檢查來確定胎兒情況。唐氏篩查應用超聲波”和抽血”兩種篩檢方式,通過超聲波,可以清楚地測量胎兒的頸部透明帶厚度,加上驗血,測量母體血清中的血漿蛋白A值和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等數值,來估算胎兒罹患唐氏綜合征的風險。
唐氏綜合征又稱21三體綜合征,是一種最常見的染色體疾病,患兒的主要臨床特征為嚴重智力障礙、體格發育落后和特殊面容,部分患兒可能伴有其他畸形,唐氏綜合征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方法,患兒出生后將會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如果唐篩報告顯示高危,醫生會建議孕婦進一步做羊膜腔穿刺檢查,一旦確診是唐氏綜合征,孕媽媽需要和家人充分考慮是是否繼續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