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襄陽的區位優勢加之三線建設遺留,以及曹野給襄陽人打下的基礎依然在,盡管改開后很多企業破產,改制,但襄陽在曹野時期引入到襄陽人材以然在,這就是襄陽發展資本與后勁,盡管省內都把襄陽的發展歸功于上邊政策支持。襄陽若大個城市,僅靠一兩條東西軸線是解決不了襄陽龜速問題的。
1、襄陽樊西新區未來發展會怎么樣?
感謝邀請,我來說說,樊西新區未來前景廣闊,發展不可限量。目前襄陽城區發展的方向就是樊西和東津,東津我這里暫時不說,就來說說和這個問題有關的樊西新區,廣義和狹義的樊西新區,樊西新區概念的變遷2011年提出樊西新區的概念,這時候并沒有嚴格的定義樊西新區的范圍,大致可以理解為長虹路以西為樊西,這個概念也是符合襄陽人根深蒂固的觀念,很多商家也是這樣區別樊西和樊東的,一般情況下樊東和樊西各設置一個負責人管理不同的片區。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樊西慢慢指向了牛首鎮和和柿鋪街道辦事處,更多的指向二廣高速以西,這使樊西新區又足足向西推移了五公里,也就是二廣高速以東目前是按照中心城區來定義的。樊西新區務實不務虛,用實力快速發展很多新區都是以蓋居民樓開始,一般不是著政府大力支持很難有大的發展,而樊西新區著眼于商業,用商業來帶動人流,讓人們在樊西這塊土地上能生活下去,從樊西八大市場(襄陽中豪國際商貿城、僑豐國際商品博覽城、新合作襄陽食品城、金富利批發城、卉豐源花鳥古玩博覽中心、中南建材、棲溪小鎮、竹葉山農產品交易中心)的發展可以看出,人氣越來越旺,物流大道每天車來車往,展現出樊西不一樣的實力,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樊西做生意,
2、襄陽作為湖北省第二大城市,市民生活水平怎么樣?
感謝襄陽網友的信任并邀請回答本話題!就這個問題而言,人與人不同,有的生活條件好,有的生活水平一般甚至不好。觀點如下:①參照城市類型規則,襄陽屬于大城市標準,聽起來、看起來感覺這座城市還不錯吧。不僅是湖北省第二大城市,還是中西部地區非省會同類城市經濟三強之一,從招牌上來看,許多人都以為本地人應該生活水平挺高的。
②市區集中著全市近三分之二的人口,主要分布在襄城、樊城、襄州、高新、經開(東津新區),中心城區人口最多的就是樊城區,該區主要以現代服務業為主,平均工資在2500至4000元左右。全市工資最高的地方是高新區,平均工資3000-4500元,但是高新區是工業區,大多都是進廠,勞動力度很大,相對于樊城區的工種要累許多。
③要了解一個地方的生活水平,首先就要以人均收入為主,說實話,襄陽薪酬收入并不高,很難滿足每平8000元以上的商品房。④當地人的出路呈多元化,一是有技術、會手藝的,基本上都是200-400元每天。二是外出打工的,只要是沿海地區,都能獲取翻倍的收入,三是有資源進國企的,高新區部分工廠“世襲制”高級工人旺季月入不低于4500元。
四是銷售行業,主要在商場、市場以及各類企業,底薪加提成的,一般都在三千塊以上,女性銷售待遇不錯,據我了解好多都在六七千,⑤中規中矩地講,襄陽全市人民群眾大多都具有知足常樂的個性。待在廠里月入兩三千的生活顯得很安逸,但從實際情況來看,襄陽在薪酬收入和物價比較顯得微不足道。可以說,襄陽大多數人的生活水平僅僅是得過且過的狀態,
總體來說,低收入人群占據六成及以上,間接表明當地人生活水平一般。造成這種感覺的主要原因則眾所周知,工資常年不漲,也就除了工資難漲之外,其他的都能漲。因此拉出物價差,最終導致薪酬跟不上時代的變化,難以想象未來越來越高的物價怎么面對,但愿,襄陽能夠及時找出短板,拉近均值。最起碼要把衣食住行的物價控制在一定程度,至少要保證60%以上的老百姓消費的起,
3、湖北襄陽這個城市怎么樣,能發展成國際化大都市嗎?
誰提的問題,目的是什么?襄陽語音接近河南腔,湖北人又反感河南人,加之南/宜妒恨,引黑引憤能會少嗎?能不能沒事別找事?任何城市的發展都有民愿,都希望家鄉發展又快又好,但做為內陸有局限城市,我們自感在中南六省中發展的還行。我們跟蘇州,青島,廈門,大連這類非省會,但都有沖擊國際名城條件城市無法匹敵,人家在區位,文化,省內發展均衡方面,明顯優于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