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宣,什么是熟宣宣紙原產地在安徽省宣城市涇縣,古稱宣州,故得名宣紙。宣紙分生宣和熟宣,熟宣由生宣加工而成,有時人們或稱之半生半熟宣,很多不良商家往往以書畫紙冒充宣紙銷售,至于價格,在宣紙產地涇縣,宣紙的生產成本在800元左右,那么我們可以推算,外地在1000元以下的紙,不可能是宣低,而是書畫紙。
1、一刀宣紙大概有多少張?
一刀紙是100張。宣紙的講究很多,它是用青檀樹皮與稻草按一定比例混和制成,按青檀量的由低到高,宣紙可分為凈皮綿連、凈皮、特種凈皮,其厚度及張力也是逐步上升,但市場上還有一類紙,書畫紙,它是以龍須草為原料制成,其價格低廉,紙張性能與宣紙相去甚遠。很多不良商家往往以書畫紙冒充宣紙銷售,至于價格,在宣紙產地涇縣,宣紙的生產成本在800元左右,那么我們可以推算,外地在1000元以下的紙,不可能是宣低,而是書畫紙。
2、生宣、熟宣、半生半熟宣紙各有什么特點?初學書法用哪種宣紙好?
在回答之前,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下面兩張紙,分別用什么紙寫的?什么是生宣,什么是熟宣宣紙原產地在安徽省宣城市涇縣,古稱宣州,故得名宣紙,宣紙分生宣和熟宣,熟宣由生宣加工而成,有時人們或稱之半生半熟宣。生宣由青檀樹皮和沙田稻草制成,其中青檀的纖維較長,稻草的纖維較短,長短纖維交織在一起,其拉力、韌性都較強,
這一點有點像砌墻,光有粗沙不行,光有細沙也不行,二者混在一起粘性才好。青檀與稻草要經一百多道工序處理,目的就是為了去除其中的有機物,當只剩下無機物時,其化學性質才穩定下來,這時才制成漿,再用紙簾撈起來,烘干,這就成了生宣,根據紙漿中青檀與稻草比例的不同,生宣大致分為特種凈皮、凈皮、凈皮棉連三種,其青檀比例逐級下降,紙的厚度與張力亦逐級下降。
如果在生宣上刷上一層礬,再晾干,這就成了熟宣,其中鞏的濃度不同,生宣的厚度不同,這就形成了各種不同的熟宣。生宣、熟宣有何不同生宣因為其長短纖維交織的特殊構造,故形成特有的洇化性和染濕性,簡單地說,一滴墨落到紙上,會立即向四周擴散,就是我們常說的“洇”。但是,生宣又有一個獨特的現象,墨落到紙上后,水分子跑得快,碳分子跑得慢,于是形成了獨特的墨色由濃到淡的變化,這就是常說的“墨分五色”,
此外,更奇特的是,如果你在紙上畫多條相互交叉的線條,其前后筆畫非常清晰,可以明顯看出后一條筆畫壓著前一條筆畫。由于生宣的洇化速度快,所以在生宣上寫字要經過長期的、反復的訓練,不然就會糊作一團,而熟宣因為礬的原因,洇化性減弱,也就是說沒那么洇了,寫起來容易一些,但同時紙對筆的阻力大一些,寫起來感覺“澀”。
生宣、熟宣各適宜寫什么字一般來說,熟宣適宜寫篆書、隸書、楷書,尤其是字形較小的字,小行草也宜用熟宣,生宣中的特種凈皮適宜寫稍大的篆書、隸書、楷書,凈皮棉連適宜寫行書、草書,而凈皮則是“萬金油”,都可以用。初學者用什么紙毛邊紙最適合初學者,這是用竹制成的一種紙,此外,用龍須草制成的書畫紙也適合,還有很多人初學書法時用的是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