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許昌歷史悠久,名人眾多,今天介紹幾位1988年以后授銜的許昌籍解放軍高級將領,他們是。△劉永治,河南鄢陵人,解放軍上將軍銜,△艾虎生,河南禹縣人,解放軍中將軍銜,這里說明的是,鄱陽湖周邊有好多縣、市的蘇浙贛移民,原多為河南信陽人,說的信陽話帶鄂語味,未計算在內。
1、三國時期的許昌有多少人口?
三國時期,常年戰爭,經濟凋敝,是歷史上一個人口的低谷期!據史料推斷,總人口應該在1800至2200萬之間。魏國是三國中最強大的國家,占有東漢13個州中的9個州,所以人口也是最多的,大約1000萬左右,而作為魏國政治中心的都城許昌,城內與郊區人口合計不超過10萬!,
2、你知道許昌有哪些名人故事嗎?
河南許昌歷史悠久,名人眾多,今天介紹幾位1988年以后授銜的許昌籍解放軍高級將領,他們是:△劉永治,河南鄢陵人,解放軍上將軍銜。1944年11月生,1963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0年8月參加工作,中央黨校大學學歷,歷任陸軍集團軍政治委員、南京軍區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員、蘭州軍區政治委員、解放軍總政治部副主任等職務,2006年6月被授予上將軍銜。
退役后任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艾虎生,河南禹縣人,解放軍中將軍銜。1951年10月生,1967年參加工作,遼寧大學歷史學專業畢業,碩士研究生學歷,歷任第39集團軍參謀長、集團軍軍長、成都軍區參謀長、成都軍區副司令員等職務,△王西欣,河南禹州人,解放軍中將。1974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78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本科、基本系聯合戰役專業研究生學歷,
3、哪些省份和地區的方言類似河南話?全國大概多少人說河南話?
此題目,在我回答地緣文化與豫劇或河南方言時,已多有涉獵,這里再補說一下。首先說,河南方言,應指以開封和鄭州一帶的方言(這兩地也有細微區別),而豫南之信陽南部一帶方言,為豫卾交叉之方言,有湖北方言味。焦作與濟源話,帶有山西方言味,洛陽老城區個別字的吐音,有的也難以聽懂,如:饃、坡、灣、玩,發音不是常讀音,
這些雖然也算是河南方言,但不能代表正宗河南方言。我在表達上述觀點時,一些網友表示反對,稱許昌、周口、商丘、洛陽、南陽方言才能代表,但我仍堅持“只有開封、鄭州方言才可代表“的觀點。理由是:一是開封是古代多個朝代的都市,在1954年以前還是河南省會,可以說,長時間是河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最有代表性。
而鄭州現在是全方位的中心,離開封又很近,現在正在實行鄭(州)汴(開封)一體化,二是豫劇強調用河南方言來唱,而豫劇的最早發源地是在開封。因而,開封話,在豫劇里被視為正宗、規范,其次說哪些地方說河南方言。應當說,除晉東南4地市外的中原文化圈的范圍內,皆說河南方言,其包括:冀南之邯鄲、邢臺,魯西(南)之菏澤、聊城(以及濟寧之部分縣、市),皖北亳州、宿州、淮北等4地市,蘇北的徐州等3地市,鄂西北的襄樊、老河口、十堰等縣、市,其方言雖與開封話有細小差別,但總體上屬于中原官話的河南方言區。
這些地方都是唱豫劇的地方,有人說,中原經濟區的人都說河南話,這話不準確。一是河南話里有許多方言:二是中原經濟區有的就不說河南話,比如:山西運城、臨汾屬于中原經濟區,但說的和陜西關中話差不多,唱的戲是蒲劇,有點秦腔味。就是唱豫劇的晉城、長治二地市,其語言與河南濟源市方言差不多,也不屬正宗河南方言,還有,開始方案為中原經濟區的江蘇徐州,最終因為已是環渤海經濟區,國務院考慮再三而未有批準。
徐州雖然最后沒有劃入中原經濟區,但說的與河南方言基本一樣,唱的是豫劇,另外,還有陜南的商南縣,因多為皖豫移民,且與河南交界,故說的是河南方言,聽的是豫劇。以上相臨的近二十個地市的200多個縣、市,約一億多人,加上河南本省一億人的85%的8500萬人,共計1.85億人,除過上述相臨之地,還有移民集中地的說河南話者,如:陜西的西安、寶雞、咸陽、渭南、銅川,以及延安市黃龍縣(唯一的劇團是豫劇團〉,有資料稱河南移民有800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