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回過頭來講,從捐款這件事情來來我們同樣不能偏頗,也不應該因為郭德綱和德云社捐出了上千萬,就去譴責那些自認為是主流的而又沒有捐款的人。郭德綱和德云社的確是好樣的,在這次捐款中,一起總共捐出了近千萬,在文藝界獨樹一幟,在這里,我們首先要為郭德綱、為德云社真心點贊,為郭德綱和德云社稱贊叫好。
1、司馬南給河南捐款了么?大家怎么看?
司馬南平時高調愛國愛民,所謂一身正氣,字字珠璣。在當前河南災區如此嚴重的情況下一聲不吭,裝聾作啞,實在是有失身份,作為300多萬粉絲的大V。錢多錢少并不是問題,關鍵是能不能起到一個榜樣的作用?愛國并不是喊幾個口號就行的。必須拿出實際行動來,很多只有一百幾十個粉絲的人都能捐出100上千元。一個殘廢的詩人余秀華都能捐出5000元,
2、河南水災,德云社累計捐款800萬,難道說相聲真的這么賺錢嗎?
說相聲到底賺不賺錢,這里要分為兩個陣營來說,第一就是人們常說的主流相聲演員,也就是體制內相聲演員,他們是有級別的,拿的是國家的工資。你比如說姜昆老師,他是曲協主席,職位應該不是副部級就是正廳級待遇,他的工資一個月有兩萬塊錢左右,他出去每演一場節目還會有相應的演出補貼,另外他也可以申請參與商業演出,只不過商業演出單位是要拿提成的。
當然現在的姜昆幾乎是不會在參與商業方面的演出了,但其他的體制內相聲演員還是要參加商演的,畢竟體制內的工資根本養活不了一家老小。體制內的相聲演員也分為三六九等,一級演員知名度高,商演價格也高,所以收入都是不錯的,而且他們還可以給商品代言,還記得那句“藍天六必治,吃嘛嘛香”嗎?這就是由相聲演員李嘉存代言的,
這些相聲演員都成了大咖了,所以衣食住行都基本上非常好了。還有就是在體制內沒什么名氣的小演員,每天掙的工資不高,而且還得經常參與慰問演出,這樣的相聲演員只能解決溫飽問題了,還有一個陣營就是所謂的非主流相聲團體,也就是以郭德綱為首的德云社為主,他們不是國家的正式單位,而是自己的公司,屬于自負盈虧型的。德云社不受體制內條條框框的限制,所以他們來錢的渠道很多,最主要的除了商演還參與綜藝節目和影視劇的拍攝,
像郭麒麟和岳云鵬、燒餅、張云雷等除了說相聲還參與了很多的綜藝節目,與其說他們是相聲演員不如說他們更像是藝人,他們的收入是非常高的。因為參與一檔節目的錄制少則幾百萬多則上千萬,所以當河南鄭州發生水災的時候他們才能捐款達到800多萬,這即說明了德云社的演員有愛心,也說明了他們的實力,各行各業都有賺錢也有不賺錢的,說相聲也是如此。
3、郭德綱攜德云社捐款近千萬,主流圈卻集體失聲,誰才是真高雅?
郭德綱和德云社的確是好樣的,在這次捐款中,一起總共捐出了近千萬,在文藝界獨樹一幟,在這里,我們首先要為郭德綱、為德云社真心點贊,為郭德綱和德云社稱贊叫好。過去十幾二十年來,在國內相聲界,主流或非主流,高雅或低俗,一直是兩大門派爭論不休甚至是爭斗不止的地方,雙方你來我往,斗爭的火花一直就沒有停歇過,這種事,作為旁觀者,確實也不好說什么。
但是,個人認為,藝術的好壞,消費者是最有發言權的,只要是能獲得人民群眾喜歡、愛護的藝術表現形式,應該就是好的,真不應該簡單地用主流、非主流,高雅或低俗來對一門藝術進行區分;既不應該認為高雅的就是主流的,非高雅的就是非主流的,也不能反過來,簡單地認為非高雅的就是主流的,高雅的就是非主流的。一門藝術好或不好,最終的發言權還是在消費者手里,
只有廣大消費者喜聞樂見的,才會有藝術的生命力,才會獲得人民的喜愛、才會在社會上廣為流傳。但回過頭來講,從捐款這件事情來來說,我們同樣不能偏頗,也不應該因為郭德綱和德云社捐出了上千萬,就去譴責那些自認為是主流的而又沒有捐款的人,這原本就是兩碼事兒,真的不能道德綁架,我們只能說,郭德綱、德云社真不錯,真是好樣的,真令人欣慰,我們真心為他們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