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8月17日,百度外賣就召開內部會,擬要將百度外賣改名為“星選外賣”,英文名是“STAR.ELE”。就在兩個月之前,百度外賣還在和順豐接觸,據TrustData在2017年5月發布的報告,在外賣領域,美團外賣、餓了么、百度外賣分別以1.23%、0.97%和0.20%的月度覆蓋率居行業前三。
1、百度外賣擬改名星選外賣,公司名稱變更該如何辦理?
公司名稱變更,需要提供以下相關證明:以下各項未注明提交復印件的一般均應提交原件;提交復印件的,均應由公司加蓋公章并署明與原件一致。有關部門的批準文件在提交復印件的同時應當出示原件,(1)法定代表人簽署的《公司變更登記申請書》(領取,公司加蓋公章);(2)《企業(公司)申請登記委托書》(領取,公司加蓋公章),應標明具體委托事項和被委托人的權限;(3)有限責任公司提交股東會決議,內容包括:決議事項、修改公司章程相關條款,由股東蓋章或簽字(自然人股東);(4)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變更名稱必須報經有關部門批準的,提交有關部門的批準文件;(5)公司章程修正案;有限責任公司由股東蓋章或簽字(自然人股東);(6)公司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
2、百度外賣現在怎么樣了?
百度外賣更名為餓了么星選!一個人每天要面臨至少三個難題,分別是早上吃什么?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看完美團看餓了么,看完餓了么看百度外賣,噢不,百度外賣更名了,起正式更名為餓了么星選,APP也采用了新的標識。早在8月17日,百度外賣就召開內部會,擬要將百度外賣改名為“星選外賣”,英文名是“STAR.ELE”,
根據百度和餓了么的收購條款,餓了么可使用百度外賣品牌18個月。而收購日期是2017年8月,到現在為止一年有余,現如今提前改名,冠以餓了么的名稱,變成“餓了么星選”,而改名后的定位是,餓了么旗下嚴選商家和美食、秉持用戶體驗至上的高端外賣及生活服務平臺。大企業從不打沒準備的戰,相關的商標也提前準備好了,根據查詢,餓了么的公司拉扎斯網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于7月31日向中國商標局提出申請,注冊了11枚相關類別的商標,不過目前這些商標都在等待實質審查階段,而9月29日提出申請的8類和18類還在受理中。
在同一時間,餓了么公司也申請注冊了11個類別的“星選外賣”商標,不過中間出現了個其他公司,現在正在辦理中,還有英文名商標也不可少。即便如此,這些商標的種類并不齊全,至于其他類別,該公司會不會申請防御性商標,還要看后續了,另外,相似商標“elestar”在2005年就被一個名為王為民的人注冊了,注冊類別食19類前圍板、膠合板等,專用權期限是2018年8月21日到2028年8月20日。
而在域名方面,目前還未有確切的信息,2017年8月24日,餓了么正式合并百度外賣。隨即公布了「雙品牌戰略」即百度外賣主打高端市場仍保持獨立運營,餓了么則瞄準中低端市場,餓了么的域名一直為人稱道,ele.me啟用新頂級后綴.me,雖然不是常規的.com域名,但是其域名極度貼合餓了么,簡潔、精準,比eleme.com好太多了,如果用eleme.com反而顯得平庸,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而百度外賣的域名是waimai.baidu.com,和美團的waimai.meituan.com相近,看起來十分冗長,勝在好記,此次餓了么星選,不知道會啟用哪個域名,查詢相關域名:starele.com在今年6月被注冊,但信息隱藏;elestar.com于2006年就被注冊;xingxuan.com正在建設網站中;餓了么星選的域名仍舊是迷,大家覺得他們會啟用什么域名呢?。
3、百度外賣、美團外賣、餓了么最終會合并嗎?
如今外賣市場將要三進二,而百度外賣 餓了么能否聯手打破現有行業格局,將會是下一階段看點,就在兩個月之前,百度外賣還在和順豐接觸,該次談判由馬東敏親自主導,但因價格和條件未能達成一致最終談判走向破裂。此后百度外賣開始與餓了么接觸,目前收購談判已近尾聲,另據消息人士透露,阿里或全資收購餓了么,該談判也正在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