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不僅能夠超越5000年,而且只要人類不毀滅,中國歷史一定能夠續寫幾萬萬年的輝煌。如果想要找幾百甚至上千年前的惠州,那肯定是沒有可能了,但是要想找尋100年前惠州的模樣,那還是有機會的,惠州位于廣東省,一百年前正是清末民初,照相機已經在中國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普及,再者,不僅是照片,地方文志也會多有記載,還有就是先輩留存的日記。
惠州,雖然不像廣州、深圳、香港一樣名聲在外,但是在歷史上卻是一座文化名城。惠州城已經1700年了,秦始皇時期在今天惠州地區就已經有了博羅縣,公元590年,隋文帝時期,惠州有了了明確的行政區劃,400多年以后,北宋年間禎州改名為惠州,有時也叫惠陽,沿用至今,1988年,惠陽市正是加入地級市的行列。如果想要找幾百甚至上千年前的惠州,那肯定是沒有可能了,但是要想找尋100年前惠州的模樣,那還是有機會的,惠州位于廣東省,一百年前正是清末民初,照相機已經在中國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普及,再者,不僅是照片,地方文志也會多有記載,還有就是先輩留存的日記,
照片當然是直觀感受,通過照片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100多年前的惠州,但是通過文字記述,生活在惠州的人也能夠通過描述想象出惠州以前的樣子。筆者找到了《惠州近代歷史圖錄》,近百年惠州的變化,通過照片展現出來,這張照片大概拍攝于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叢林茂密,古香古色,清靜幽深,這意境在現在估計是很難找到了。
這張照片拍攝于十九世紀末,一個人衣衫襤褸走在街上,后面是官員出行,前呼后擁,能夠看得出來,當時是十分冷清的,人們生活疾苦,除了官員出行沒有什么熱鬧的事了,不知道如今的惠州,官員出行是什么樣子和規模,這張照片惠州人應該都能看出來,這座塔是文筆塔,久經戰火,依舊屹立不倒,就像堅韌不拔的惠州人一樣。差不多就給大家看這幾張圖片,這些圖片都是來源于網絡,當然不是小史官自己拍的,如果有侵權,請聯系小史官,立馬刪除,
2、中國歷史有沒有可能超過5000年?
大家回答問題時,沒有抓住提問者所提問題的關鍵一詞“超過”。提問者的問題是:中國歷史有沒有可能超過5000年?從問題看,提問者并不是想讓回答者上溯到5000年的史前時代,更不是讓大家回答“開天辟地”“摶土造人”“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神農嘗草”“精衛填海”等神話傳說,而是讓大家對未來中國的展望,
歷史就像奔騰不息的長河,源遠流長。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中國人民不僅創造了燦爛輝煌的5000年中華文明,而且培育、繼承、發展起來了“奮斗、創造、團結、夢想”的偉大民族精神,這些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中國人民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前仆后繼,百折不撓,堅忍不拔,勇往直前,世界上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這艘承載著14億中國人偉大夢想的中華巨輪繼續劈波斬浪,揚帆遠航,勝利前進!所以,中國歷史不僅能夠超越5000年,而且只要人類不毀滅,中國歷史一定能夠續寫幾萬萬年的輝煌!。
3、河源為什么叫河源?
每一個城市的名字都它的含義及其背后的典故,有的是因境內山水得名,有的是因行政建置變化更名,有的是因村鎮名而來,有的則是因為與國內其它地區重名而改,那么河源為什么叫河源呢?“河源”的名字,因為河源是三河之源有關;“槎城”之名,又因“河源”而來。河源是三河之源,唐朝李吉甫《元和郡縣志》載:“河源,本漢龍川縣之地,齊于此置河源縣,以縣東、北三百里有三河之源,故名也。
”是哪三河之源?為連平河、忠信河、新豐河之源,宋朝王象之《輿地紀勝》載:“新豐江在河源縣北,湍磧嶮峻,通灌田一千一百二十頃,流五百五十里入縣界,號新豐江。”河源東北境內,有連綿九縣的九連山脈,水源豐富,新豐、連平、忠信諸水匯成新豐江,其東、北之境為河源之水源地,歷史沿革晉為南海郡龍川縣地,南朝齊永明元年(公元483年)析龍川縣置河源縣,以“縣北三百里有三河之源”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