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生于公元599年,卒于公元649年,唐二帝是一位千古君主,其名意為“濟(jì)世救民”,生于隴西,廟號太宗,謚號太宗的文武圣賢大廣孝,在位23年(公元626-649年),唐太宗李世民既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又是書法家、詩人,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名字的意思是“拯救世界和人民”。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名字的意思是“拯救世界和人民”。漢族,隴西季承(今甘肅靜寧縣季承鄉(xiāng))人,政治家、軍事家、書法家、詩人。繼平竇建德、王之后,他們開始接觸文學(xué)和書法,代代相傳。他即位后,積極聽取大臣們的意見,努力學(xué)習(xí)治理天下,成功地轉(zhuǎn)變?yōu)?a href="/tag/585300.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和賢明的國王之一。唐太宗開創(chuàng)了歷史上的“貞觀之治”。在積極消滅各地割據(jù)勢力后,哈布爾謙,民以食為天,終于使社會安寧祥和。這為后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礎(chǔ),將中國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社會推向了頂峰。
2、唐太宗 李世民簡介唐太宗李世民生于公元599年,卒于公元649年,唐二帝是一位千古君主,其名意為“濟(jì)世救民”,生于隴西,廟號太宗,謚號太宗的文武圣賢大廣孝,在位23年(公元626-649年)。唐太宗李世民既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又是書法家、詩人,生于開帝十八年(599年),早年隨父李淵在長安,于618年建立唐朝。他率軍走向世界,為唐朝的統(tǒng)一立下了汗馬功勞,李淵封他為秦王,側(cè)田將軍。626年,玄武門叛亂即位后,創(chuàng)造了著名的貞觀之治,他謙謙納諫,儉由人,輕奢賦稅,使百姓得以休養(yǎng)生息,各民族得以和睦相處,國泰民安,對外擴(kuò)張疆域,滅東突、薛延陀,重創(chuàng)高句麗,設(shè)安西四鎮(zhèn),被各族人民尊為天可汗,是唐朝的鼎盛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