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鄭州地鐵出事以來,我反復強調一個觀點。愿那些在鄭州不幸遇難的人們安息,地鐵軌道在地下比較深的地方,應該算是比較密閉的空間,水一旦進入,那就成了一條地下河,而且水只會越積越多,因為水往低處流,地鐵軌道算得上是整個城市的最低位置了。
1、雨水灌入地鐵,人站到地鐵上面不可以嗎?
地鐵軌道在地下比較深的地方,應該算是比較密閉的空間,水一旦進入,那就成了一條地下河,而且水只會越積越多,因為水往低處流,地鐵軌道算得上是整個城市的最低位置了!所以導致整列車廂可能都泡在水里,車廂外的水位相比較車廂內要高許多!除非會游泳,往前或者往后去找站臺,采取積極的自救,不然待在地鐵的車廂里還是比較安全,它密閉的空間要完全進水是有一段寶貴的救援時間的!但是一定要在短時間里獲得救援,不然生還的機會渺茫!愿那些在鄭州不幸遇難的人們安息!。
2、鄭州昨日暴雨,東三環南三環橋下積水,小車被沖到漂起,最深路段積水能淹沒成年男子腰部,你怎么看?
說得好聽一點:城市發展陣痛,一直在逐漸改善;鄭州目前在推行的,就是精細化管理,城區的逐步改善還是很見效的,比如公園的打掉圍墻、街道的整潔治理,都是很細微的進步,說得難聽一點:規劃是好規劃,目標是好目標,但就是在執行落地的時候,尤其是一線執行部門,比如道路建設、工地管理等,素質還是偏低。比如前幾天,金水路大堵車,原因就是凌晨有人施工的時候挖斷了電纜,不修也就算了,他還叫人直接回填了,更進一步增加了搶修難度,
3、鄭州地鐵進水受困,里面的人為什么不破窗自救呢?
:自從鄭州地鐵出事以來,我反復強調一個觀點:在任何情況下旅游大巴也好,高鐵地鐵等也好,只要是停電了或者發動機熄火了,乘客第一時間就要手動強行打開車門,如果打不開的話就要砸開玻璃。沒有其他任何選項,任何反對砸玻璃,反對開門的人都可能會導致他人缺氧,就這觀點哪敏感了?結果被粉蛆咒罵為噴子,我嘖什么?駁斥別人也要講科學道理,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