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湖北的教育厲害,不如說是武漢的教育厲害,不管是中學還是高校,基本上知名的都在武漢。我雖在武漢高校工作,但我認為科教第三城應為南京,武漢應屈尊第四,武漢的高校也不負眾望,七所211,上百所高校,可謂是集各行教育于一體的華中中心城市,湖北省是中國中部高教第一大省。
1、湖北的教育水平怎么樣?
湖北省教育水平非常高。下面我分享一下我的看法,1.湖北省是中國中部高教第一大省。7所211,兩所985(武大、華科,基本均是前15名大學),文理分布均衡,211大學中,華中師范實力很強,華農的一流學科數量超過一半985大學,中南財經、武漢理工、地大(武漢)都是行業領先大學,除此之外,武漢一、二本大學我數量也眾多,各級各類學校分布廣泛。
湖北武漢集中了兩所985工程大學,七所211工程院校,軍警院校9所,國家部委直屬重點大學8所,如此多數量的高校,保證了湖北教育大省的地位。2.湖北省高校資源豐富,湖北省大學一共129所,數量位于全國第5,但是湖北省本科院校卻有68所,在全國來說,僅次于教育資源發達的北京。省內不僅有七所副部級教育部直屬高校,而且還有三所實力強勁的軍校,甚至在2015年的數據中,僅僅湖北省武漢市的在校大學生數量位居全球第一,
3.湖北省中學教育水平比較高。在歷年百強高中中,最多的時候有七名高校入選,最少有四名高校入選,這個成績在全國還是很不錯的,尤其是華師一附中,在2018年取得全國第一,在多名全國有名高中一起真資源的情況下,確實不容易。2011年百強高中: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黃岡中學、襄陽市第四中學、襄陽市第五中學、武鋼三中、沙市中學、黃石市第二中學,
2013年百強高中: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宜昌市第一中學、黃石二中、黃岡中學、襄陽市第五中學。2015年百強高中:黃岡中學、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襄陽市第四中學、荊州中學,2017年百強高中: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黃岡中學、武漢市武鋼三中、襄陽市第四中學。2019年百強高中: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武漢市第二中學、武漢外國語學校和襄陽市第五中學,
2、廣州、南京、武漢、杭州,哪個是中國高教第三城?為什么?
我在武漢一所教育部直屬高校工作,對高等教育現狀還是有所了解的。京滬之外,寧漢兩地高等教育布局是比較完整的,高校數量眾多,學科門類齊全,從985、211和當前雙一流高校數量上看,南京略占優勢;從拔尖學科和優勢學科分布上看,寧漢各有千秋;從本科院校數量和學生規模上看,武漢稍占上風;但科教排序更重質量而非數量,更重要的是江蘇省在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投入額度和保障力度遠遠勝于湖北省(這里還未統計徐州的礦大、無錫的江南、蘇州的蘇州大學、鎮江的江蘇大學等寧外高校),這將深刻地影響兩地高等教育事業的后續發展和質量。
因此,我雖在武漢高校工作,但我認為科教第三城應為南京,武漢應屈尊第四,西安的高校也很多,除西交、陜師、長安、西北等名校外,西工的軍工類學科也格外突出。但受制于西北地區和陜西省較為困難的財力和相對保守的思維,發展一直乏力,吃老本多,人才流失嚴重,能勉力保住科教第五城已屬不易,廣州(中大、華南)、成都(川大、成電)依托自身區域經濟優勢,大力推進本地重點高校建設,就是希望在科教地位上整體前移,現在連深圳、青島等經濟發達城市也在大搞“借雞生蛋”的科教催生計劃。
杭州(浙大)、合肥(中科大)是典型的一城一校,雖然所依托高校確實實力超強,但城市科教整體實力和學科齊備性仍有欠缺,不足以躋身國內前五,當然,如果我們將視野放寬至港澳臺地區,香港坐擁港大,港中大、港科技等活力高校,應該屬于與京滬同級別的科教城,寧漢陜蓉穗屬于相對后一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