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的黑土形成過程,需要大量來不及的分解有機質覆蓋,且植被是多年生的草甸,水土保持強。可見溫度和水的變化是染色的動力來源,黑土需要好好保護東北的黑土是我國的寶貴的土地資源,使得東北成為了我國重要的糧倉,這是被自然染成的,染色的材料來自森林的樹根、葉、種子、樹皮、土壤中單寧和木質素、腐殖質,動力來自海洋的潮汐力,不斷攪拌就呈現這像茶湯一樣的顏色。
1、東北為什么土是黑的,黑土是怎么形成的?
雖然我們常說東北白云黑土,但是東北并不全部是黑土,黑土的分布是有區域性的,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和遼河平原,面積33萬平方公里,而且東北地區總面積達100多萬平方公里,也就是東北有三分之一的土地是黑土。大自然是個出色的調色師,黑土經過漫長時間調出來的下圖為加拿大的偏遠魯伯特灣,這里受人類的影響較少,河流被染成棕褐色,黃色,甚至呈現出黑色,
這是被自然染成的,染色的材料來自森林的樹根、葉、種子、樹皮、土壤中單寧和木質素、腐殖質,動力來自海洋的潮汐力,不斷攪拌就呈現這像茶湯一樣的顏色。東北黑土跟上述一樣,也是被自然染成,只不過方式不一樣,東北黑土在溫帶草原草甸區,東北母質為黃色粘土,下面是砂礫層。土壤質地粘重,透水不良,且有季節性凍層,容易形成上層滯水,
夏季溫暖多雨,植物生長茂盛,地上及地下有機物年積累量非常大,成為染色的重要材料。秋末霜期早,氣溫下降快,植物枯死易存于地表和地下,有機質來不及分解,來年夏季土溫升高時,微生物作用,使植物殘體轉化成腐殖質在土壤中積累,從而形成深厚的腐殖質層。可見溫度和水的變化是染色的動力來源,同時土壤的中鐵錳元素在雨季高溫的影響發生還原,隨流水移動,旱季時又氧化沉淀。
如此反復,經漫長時間,就形成厚度達60-80厘米的黑土,黑土需要好好保護東北的黑土是我國的寶貴的土地資源,使得東北成為了我國重要的糧倉。開墾之后,東北黑土流失問題也成了不可忽視的問題,上述的黑土形成過程,需要大量來不及的分解有機質覆蓋,且植被是多年生的草甸,水土保持強,但開墾之后,植物變成了一年生農作物,土壤裸落,水土保持能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