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用課本上學到的只是,找了3個月,始終找不到地宮的入口在哪里。有意思的是,1923年,著名的考古學家衛聚賢在1928年目睹盜墓者使用洛陽鏟的情景后,便運用于考古鉆探,在中國著名的安陽殷墟、洛陽偃師商城遺址等古城址的發掘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我國古墓最多的省份是哪里?
我國古墓最多的省份是陜西,“地下文物看陜西”是最有力的說明。跟隨我拍的照片走進聞名全國,乃至世界的陜西大墓,一、秦始皇兵馬俑兵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別,兵馬俑即制成兵馬(戰車、戰馬、士兵)形狀的殉葬品。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并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先后有200多位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參觀訪問,成為中國古代輝煌文明的一張金字名片,被譽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二、漢茂陵茂陵位于陜西省咸陽市興平市東北,茂陵是漢武帝劉徹的陵寢,是漢代帝王陵墓中規模最大、修造時間最長、陪葬品最豐富的一座,被稱為“中國的金字塔”。陪葬墓有李夫人、衛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等人的墓葬,
馬踏匈奴石雕是我國首批64件禁止出國展覽文物名錄中的國寶。三、唐乾陵乾陵位于陜西省咸陽市乾縣縣城北部6千米的梁山上,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陵園規模宏大,陵域占地“周八十里”(《唐會要》)。采用“因山為陵”的建造方式,陵區仿京師長安城建制,除主墓外,乾陵還有十七個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員與功臣,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陵墓。
2、盜墓賊發明的挖墓的工具,為什么叫做洛陽鏟?
歡迎來到熊二讀史,一起來讀洛陽那些事,(本文約600字,閱讀需時2分)盜墓的鏟子之所以被稱為“洛陽鏟”,是因為這個好用的工具就是誕生于洛陽。洛陽鏟鏟頭如今,洛陽鏟已經是每個考古專業學生必備的工具,也經常在官方的考古挖掘中使用,而通過洛陽鏟取土辨別土質,也成為每個考古工作者的基本功,洛陽鏟打的洞,可見旁邊帶出來的土層說來可嘆,這么好用的工具,最先竟然是盜墓者發明的。
那是上個世紀而是年代的事情了,1923年前后,洛陽馬坡村的一個不務正業的村民,名叫李鴨子,素日以盜墓為業,有一天他在集市上看到一個包子鋪的老板用一個類似鏟子的東西在地上打洞以安放物件,這個工具似鏟非鏟,往地下戳一下后能帶出不少泥土。李鴨子立馬和盜墓活動結合起來,認識到這是一件對盜墓很有用的器物,于是就找鐵匠模仿此器物,做成了第一把專門用于盜墓的鏟子。
據說這個鐵匠真名叫陳印娃,洛陽鏟的原理不復雜,其實就是利用土壤顆粒物進入半U形管受擠壓后,固定在管內無法移動,因此能將土層帶出,讓人可以根據土層有無人為擾動,判斷有無墓穴。厲害的盜墓者,甚至能根據洛陽鏟帶出土的味道等特點,判斷出古墓的大致年代,洛陽鏟的使用及其帶出的泥土因為這種鏟子誕生于洛陽,因此名叫洛陽鏟。
洛陽邙山上的諸多侯王之墓,成為洛陽鏟最先實驗鉆探的目標,五年后,到了1928年,我國著名的考古學家衛聚賢目睹了盜墓者使用洛陽鏟后,便將這一得力工具用于考古事業。之后的殷墟、偃師商城等國家組織的考古發掘活動中,洛陽鏟才大放異彩,廣為人知,如今的洛陽鏟越做越精致,一把標準的洛陽鏟分為鏟頭、配重桿、加長桿、吊環、安全繩等諸多部件,甚至還發明了電動洛陽鏟。
3、洛陽鏟真是盜墓賊發明的嗎?有何依據?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確實如此。古代任何一項工具的發明,必須有著自己的作用,洛陽鏟的唯一作用,就是辨別地下的土壤,然而,除了盜墓以外,沒有人需要去辨別地下十幾米甚至幾十米的土壤,所以,洛陽鏟就是用于盜墓的。洛陽鏟真正出現在大概200年前,地點是河南洛陽,當時是清代,河南邙山這里農民非常貧窮,土匪橫行,地方政府貪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