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點上,共有產權房與商品房和經濟適用房差異非常大。這么一也許有人覺得還是買大產權房子好,但是大產權房子貴,買不起,還要拼死拼活的賺錢,用一生去奮斗,如果僅僅是為了自己住,不妨去買二手房或小產權房,第二個原因可能是更深層次的影響,就是共有產權房規則的變化,現有規則刪除了原來最重要的第三條,也就是購房五年后可以以市場價格購買剩余產權,就是購房者擁有全部產權,房子也就屬于商品房,可以在市場買賣。
1、大產權,小產權,二手房,買哪種最劃算?
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妙,看房子所在城市,看買房經濟承受能力,看購房者的用途需要。所謂大產權,通俗的講就是產權更多或者說更大,具體就是房屋土地一起被購買,土地和房屋都是自己的,房屋轉賣給他人時,不用再交土地轉讓費,土地連同房屋一起轉讓人到他人名下,換句話講,就是房子自然災害被推到,房子下面的土地還是你自己的,重建房屋還有你的土地錢。
另外,大產權國家頒發房產證,最長的70的使用權,可能以后要更改,房子只要結實能住房屋土地使用年限可延長。就是不知道土地使用年限加長是不是重新要付錢,還有,大產權房,就是地地道道的商品,可以隨意買賣受法律保護。還可以抵押做貸款,至于小產權房,產權相對而言是很小,土地屬于集體或村鎮,房戶只有房屋所有權使用權,私下交易的是房屋,土地屬于集體,個人沒有買賣權。
房屋推倒若重建,土地不是自己的沒有權,房子沒了就啥都沒有了。二手房,好理解,多指別人住過一段時間的房子,這么一說,也許有人覺得還是買大產權房子好,但是大產權房子貴,買不起,還要拼死拼活的賺錢,用一生去奮斗,如果僅僅是為了自己住,不妨去買二手房或小產權房。小產權房,價格低,而且如果單位自己住的質量會更好,
買來房子雖然沒買來土地,但是并不影響自己住。況且大產權房子土地也是只有使用年限70年,房子癱了估計使用年限也到了,其實土地使用權只是一個象征的意義而已。小產權,雖然沒有土地使用權,但是并不影響你的居住權,房子不塌和大產權房子居住是一樣的。除非你太多小產權房子賣不出去想到銀行去貸款,二手房,一定要買地勢好一點房。
2、誰適合買共有產權房?買共有產權房劃算嗎?
公共有產權房市政府為了實現“房住不炒”而實施的新的房產政策,因為現在國內高房價讓大多數年輕人壓力頗大,政府在出各種政策控制房價。從廉租房、公租房、經濟適用房、再到現在的共有產權房,通過調查現場購房者,原因一,交款時間緊,需要近百萬!第二個原因可能是更深層次的影響,就是共有產權房規則的變化,現有規則刪除了原來最重要的第三條,也就是購房五年后可以以市場價格購買剩余產權,就是購房者擁有全部產權,房子也就屬于商品房,可以在市場買賣。
但是規則改變以后,交房五年后,也就是七年后,只能按政府指定市場評估價,賣給政府或者共有產權房輪候者,也就是不能像商品房一樣在公開市場流通。如果兒女想繼承,也要擁有購買共有產權房的資格,這一條就讓許多原來想要購買共有如果產權房的購房者放棄了購買資格。其實這么來看,規則的改變讓許多人放棄了購買共有產權房,因為五年后,無法像商品房一樣自由流通,也就讓共有產權房失去了金融屬性,對房子“只住不炒”來說,未必是一壞事,
3、買共有產權劃算嗎?
共有產權房是出現不久的新事物。目前圍繞共有產權房的關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價格,共有產權房價格由政府補貼一部分,個人出資一部分。與商品房比較而言,個人承擔的房屋價格整體少了,第二,產權。共有產權顧名思義,部分產權屬于購房人,另有一部分為政府份額,一般情況下在申請之前會向社會公布產權分配情況。但是很多時候,存在個人負擔較多,產權較少的情況,
比如共有產權房估價5萬每平米,90平米450萬,其中政府產權占比50%,購房人產權占比50%,個人出資225萬,但是周邊商品房房價也就4萬多,90平米本可以少付幾十萬。但是如果純粹自住,不考慮增值、出售,從入手總價方面,確實比商品房要劃算不少,第三,繼承,目前對共有產權房的繼承還沒有出臺相關政策,房子目前明確是可以出售的,政府有優先回購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