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四線城市周口是河南的一個市,具有悠久歷史文化,這片土地享有“華夏先驅,九州圣跡”之譽。根據當前被大家普遍采用的城市分級機構——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發布的“2019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周口為四線城市,一、漯河是幾線城市漯河是五線城市,河南省轄市,位于華北平原西南邊緣地帶,西部為伏牛山,東部為平原,是中國地形上第二第三階梯的接合部位,處于暖溫帶的南部邊緣地區,屬于溫暖過渡型季風氣候,一年當中、冷熱交替、四季分明,下轄3市轄區、2縣,2018年總人口284.13萬人。
1、河南漯河是四線城市嗎?
一、漯河是幾線城市漯河是五線城市,河南省轄市,位于華北平原西南邊緣地帶,西部為伏牛山,東部為平原,是中國地形上第二第三階梯的接合部位,處于暖溫帶的南部邊緣地區,屬于溫暖過渡型季風氣候,一年當中、冷熱交替、四季分明,下轄3市轄區、2縣,2018年總人口284.13萬人。二、漯河相關簡介漯河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伏牛山東麓平原與淮北平原交錯地帶,地理坐標為東經113°27′--114°16′,北緯33°24′--33°59′,屬暖濕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常年降水量786毫米,農業基礎條件較好,
境內河流為淮河流域沙潁河水系,淮河兩大支流沙河、澧河貫穿全境并在市區交匯,濱河城市特色明顯。漯河1948年設立縣級市,1986年升格為省轄市,現轄臨潁、舞陽兩縣,郾城、源匯、召陵三區,三個功能區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城區,總面積2617平方公里,總人口283萬人,其中城市建成區72平方公里,城區人口72萬人,
2017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165.1億元,比上年增長8.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2.7億元,增長12.3%;全市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662.6億元,比上年增長7.8%,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增長8.3%;固定資產投資1185.3億元,增長11.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50.3億元,增長12.0%;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50元,增長9.9%。
漯河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古老城市,早在新石器時代,先民就在這里定居生息。賈湖遺址發現的裴李崗文化刻畫符號距今已有8000年之遙,將中國文字史向前推進了4000年;出土的國寶七音骨笛,將中國音樂文化史向前推進了3000年;考古發掘的釀酒工藝,將中國造酒史向前推進了3000多年,東漢時期著名的經學家和文字學家許慎誕生于此,他編纂的《說文解字》是中國乃至世界最早的字典,被譽為“字學宗師”。
目前已發現的主要古跡還有:曹丕代漢的歷史實證“受禪臺”和“三絕碑”;早于趙州橋20年、被譽為“天下第一橋”的隋代小商橋等,全市現有各類文物景點200余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8項,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6處38項,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7處。漯河是一個區位優越、交通發達的樞紐城市,漯河城市啟于北魏、盛于明清,曾以商貿和水陸交通發達而享譽中原,在明朝永樂年間已是“江淮百貨萃,此處星辰羅”的商品集散中心,素有“水旱碼頭”之稱。
2、周口是四線城市嗎?
依據最新一年的170個品牌商業數據、19家互聯網公司的用戶行為數據及數據機構的城市大數據,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再度對中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再次排名,為保證榜單的延續性與可比性,這份2018年最新的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沿用了上一年的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五大指標。
根據4月26日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發布的2018年最新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周口與開封、安陽、平頂山、焦作、濮陽、漯河一道入選四線城市,而五線城市有三門峽和鶴壁。周口是河南省的地級市,處于沙河、潁河、賈魯河的交匯處,可謂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已經有著6000多年的文明史,周口其的公路、水路、鐵路運輸已經交織成網,形成了公路、水路、鐵路三位一體的大交通格局。
再加上漯阜鐵路的電氣化雙線升級改造全面啟動,就改造完成后并入到了國家鐵路路網,將會帶動周口經濟發展的行動力,目前周口已經形成了根據食品加工、紡織服裝、醫藥化工為支柱,又以電力、機械、皮革皮毛等特色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多年的人均GDP來說都是在全省倒數第一,周口是目前卻沒有高鐵,就是機場也還在建設當中,火車站也依舊是之前的那個小火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