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景佑元年(103張莊宋張莊,北宋應天府(今河南商丘)人。次年6月調任總司令張方平宋(1007~1091)張方平(1007-1091),字安道,號樂全居士,應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19年受五四運動影響,在河南政法學堂畢業后,棄文學武,考入河南宏威軍事學校。
1、為什么畫家有那么多同樣的畫在網上賣?
謝謝邀請。作為一個山水畫家,我覺得這從另一面證明民眾生活質量的提高,提高到無選擇、隨大流、跟風般購買商品畫,毫無藝術感,責任在于那些毫無藝術價值觀的所謂“畫家”,是這些人踐踏了藝術的尊嚴,所謂藝術作品,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作品,如果說一模一樣有第二張,那叫仿制品,不叫藝術作品。藝術作品貴在唯一,稀缺及珍貴才是它的屬性,
當代社會,物欲橫流,很多“畫家”們走捷徑,走歪路,腦子里沒有藝術,只有金錢,說句不中聽的話:有奶便是娘。這種人整天打了藝術的名分,掛許多耀眼的虛名,不惜各種手段,千方百計為利益擠破腦筋,一張畫可以反復復制百張,有人買就有的賣,畫家賣畫養生活天經地義,無可厚非,但動了邪念,商品畫當藝術作品賣,這人的品行就有待考證了。
2、中國這么大,為什么陜西的畫家比較多?
從陜西省美術家協會的統計資料得知,到今年為止,陜西美協共有會員近1000人,陜西11個地市的美協會員共有6000多人,如果再加上陜西省各個縣級美協的會員人數,各個民間畫院的人數,各個老年書畫大學的人數,以及沒有加入任何協會,分布在各行各業的業余畫家和民間畫師,陜西境內的畫家總數不低于10萬人,而陜西總人口有3700多萬,也就是說,在陜西人里邊,差不多300多人里邊就有一個畫家,這個比例相當高。
陜西之所以有這么多人從事繪畫職業,跟陜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有很大關系,眾所周知,陜西在唐朝之前,一直作為中國的政治中心、經濟中心、文化中心而存在,從唐朝之后,陜西在政治地位上雖然弱化了,但依靠厚重的歷史積淀和文化底蘊,在文化地位上的優勢依然存在,并一直延續到了當代,形成了優良傳統。尤其在唐代和宋代,陜西大地上誕生了許多書畫大師,如,人物畫巨匠閻立本(610年——673年),楷書大師顏真卿(709年——784年)和柳公權(778年——865年),仕女畫大師張萱(713年——741年),山水畫大師關仝(907年——960年)、李成(919年——967年)和范寬(950年——1032年),等等,這些書畫大師以卓越的才華,執著的探索精神,第一次把陜西的書畫藝術推向了高峰,并引領了全國的藝術風向,
陜西書畫藝術攀上第二次高峰無疑是在20世紀60年代,以“長安畫派”的橫空出世為代表。在20世紀60年代初期,以趙望云、石魯、何海霞、李梓盛、康師堯、方濟眾為首的六名陜西畫家,在北京舉辦了一場畫展,并提出“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的創作口號,他們的作品以鮮明的時代特色,樸實無華的藝術風貌,靈動自然的筆墨趣味,迅速引起了全國關注,引起極大反響,由于他們都來自陜西西安,因此,被冠以“長安畫派”,
長安畫派給陜西畫家帶來的影響力,一直延續到當代。現當代的陜西畫家在長安畫派精神的滋養下,繪畫人才和精品力作不斷涌現,相繼出現了黃胄、徐庶之、陳忠志、王子武、崔振寬、李世南、王西京、趙振川、徐義生、張之光、陳國勇、羅平安等一批在全國很有影響力的畫家,他們里邊大部分人到現在依然是陜西畫壇,乃至全國畫壇的翹楚,
3、商丘出過什么名人?
商丘歷史人物介紹范志完清(?~1643)范志完(?—1643),字叔愷,號成六,本縣利民人,宋范仲淹后裔。自幼聰穎,為文高古,母作《八行圖》以教之,先后任永平推官、湖廣布政司檢校、山東按察司僉事,右僉都御吏,明朝崇禎四年(1631年)中進士,任宣府、寧國推官、真定知府、關內道副使張文進(1907~1931)張文進(1907-1931),碭山縣城西楊集(現歸河南夏邑縣)人,系碭山縣黨的創建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