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當長一段時期,一些地方的黨政干部沒有把加快小城鎮建設作為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加快經濟發展、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推進農村城鎮化、提高城鄉居民生活質量和解決三農問題深層次矛盾的突破口;小城鎮規劃、建設、管理的科學理論、相關知識和先進經驗研究不夠,經營城鎮觀念淡薄:小城鎮建設思路不開闊,缺乏對小城鎮長遠發展的深度思考;如何處理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僅供參考:一、促進農村非農產業發展,激活農村經濟。
小城鎮對施工缺乏了解、重視和指導。相當長一段時期,一些地方的黨政干部沒有把加快小城鎮建設作為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加快經濟發展、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推進農村城鎮化、提高城鄉居民生活質量和解決三農問題深層次矛盾的突破口;小城鎮規劃、建設、管理的科學理論、相關知識和先進經驗研究不夠,經營城鎮觀念淡薄:小城鎮建設思路不開闊,缺乏對小城鎮長遠發展的深度思考;如何處理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
僅供參考:一、促進農村非農產業發展,激活農村經濟。小城鎮的發展,可以在原有鄉鎮企業發展的基礎上,培育大量上下游產業,不斷吸引周邊相關配套產業的集聚,還可以利用各種優勢吸引外部資本,形成大量具有小城鎮特色的產業品牌。第二,新農村建設的核心是增加農民收入,增加農村公共產品供給。部分先富起來的農戶搬遷到小城鎮,可以緩解過去“過于密集”的矛盾,實現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第三,縮小城鄉差距,提高醫療、養老、教育等農村社會保障能力,促進農村市場消費;四是促進農村勞動力就地就業,解除外出打工之憂。農民進入城鎮門檻低,就業風險小,生活成本低,小城鎮成為我國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有效途徑和重要載體。
3、特色小鎮國家有啥政策,2016年2月2日,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若干意見》,提出加強傳統村落民居和歷史文化名村名鎮保護,建設美麗宜居鄉村。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及其特色小城鎮,發展休閑旅游、商貿物流、信息產業、先進制造業、民俗文化傳承、科技教育等特色優勢的魅力小鎮,促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民就近市民化,2016年7月1日,住建部、發改委、財政部聯合發布《關于發展特色小鎮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培育休閑旅游、商貿物流、現代制造、教育科技、傳統文化、美麗宜居等特色小鎮1000個左右,引領全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