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后卻與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無關了。這次機構改革之后,預計會有兩變化,對于場圃站的改革,政府的思路是比較明確的,除了一些大型的國有林場和苗圃,基本都要推向市場,鼓勵完全脫離于財政供養,早自收自支的改革路線,林業局下屬的場圃站,實際上已經經過數輪改革了,但各地的情況不一,林場職能也不盡相同,特別是在有些地區已經邊緣化。
1、林業系統怎么改革?
林業系統在此次改革中,總體弱化降格,特別是基層,既無調查權(森林資源調查劃歸自然資源部門),又無執法權(林業執法劃歸設區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部門管理),也丟了登記權(林權登記發證歸了不動產管理部門),“木頭工程師”這里搞得最活的林權交易(縣林權交易中心交易額已近億元)估計也要劃走,森林武警、森林公安也將離開。
林業系統成了只管栽樹(現在叫“生態修復”)的技術部門,栽了多少樹還得由別人說了算,栽的樹是誰的也得由別人發證算數,林業系統掌握著全國最大的活著的自然資源(林地、濕地、草原)、管理著國土面積的絕大部分,擁有三大生態系統(森林、海洋、濕地)中的兩個,是生態環境的主體。改革后卻與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無關了,倒是土地升為自然資源部門,環保升為生態環保部門,林業成了它們的附庸。
估計以后的縣級林業部門會變成現在農委下的種植業管理局般的存在,鄉鎮級林業部門會與相關部門合并,“木頭工程師”長期工作在鄉鎮林業站,這里的鄉鎮林業站在鄉直單位中算最忙、最苦的??上г谌珖鴮用嫔?,林業沒有抓住生態保護這個牛鼻子,沒有用好用活“兩山”理論,還是停留在栽樹、砍樹這個森工思維上,工作沒得到充分肯定,
鄉鎮林業站現行的管理體制是,一般屬全供事業單位,為鄉鎮\
2、林業系統改革,鄉鎮林業站如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