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來了,在阿聯打不了半決賽的情況下,廣東隊還有能力淘汰北京隊嗎。如果第一場輸了那沒得辦法只能硬著頭皮打封閉也要上,再輸就沒機會了,打封閉意味著阿聯職業生涯又要進一步壓縮,是否能保持狀態難說了,第二,我們從阿聯受傷的情況來分析雖然阿聯不是肌肉拉傷,估計最短時間也要休息幾天,嚴重的話可能要休息十幾天,從樂觀的方面估計,有可能阿聯趕上半決賽,但是半決賽的第一場比賽,易建聯肯定是趕不上了,因為明天就要打半決賽了。
1、遼寧隊沒了大韓和廣東隊沒了阿聯誰的影響更大?
從目前廣東隊和遼寧隊的陣容來看,我認為缺少韓德君后,對于遼籃的影響更大。廣東隊如果沒有易建聯,雖然球隊實力也會大受影響,但是至少球隊中還有蘇偉這樣的五號位,況且易建聯在四號位上,還有任俊飛這樣的球員可以填補,而大韓在遼籃中沒有可填補的內線。韓德君缺陣,遼籃的整個戰術體系遭到破壞;其實在我看來,大韓的缺陣導致了遼籃整個戰術體系失靈,雖然健康的大韓也不可能打滿全場,但是遼籃真正的強勢點就是在大韓身上,缺少大韓后,遼寧隊的連鎖反應就完全暴露出來,
特別是有了大韓的內線牽制,才使得外援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如今缺少了內線巨無霸,遼寧男籃就必須利用起更加整體的攻防,用每一名球員的積極態度,來適當填補大韓的空缺,易建聯雖然重要,但是并不是球隊唯一的選擇;易建聯的能力毋庸置疑,無僅僅是在廣東隊,在國家隊中易建聯也是毫無疑問的核心。但是廣東隊不僅僅只有易建聯,如果易建聯缺陣,在球隊戰術輪轉上只是能力下降,并不會引起全隊過大的連鎖反應,
主要是牽涉到注冊要求的問題!首先是廣東隊本土球員總共才注冊了17人,而且有兩人是租借出去的,就等于廣東實際名額只有15人,因為租借占用的是租入方的名額!但是按照當時的球員管理注冊規定,本土球員注冊最低不能低于16人,最多不能超過20人!但是特例是選秀球員,如果不夠16人,選秀球員可以計算入注冊總人數,但是如果超過20人,選秀球員允許不計算名單!但是最多只允許不計算兩個選秀球員!也就是說,最低注冊人數加上選秀球員不能低于16個,最多只能注冊20人外加2個選秀球員!但是在租借兩人后,當時廣東隊實際上僅有15人,這個問題我也沒搞明白!二隊的球員不能被注冊,應該是受限18歲注冊規定!原本就不夠數,再不注冊阿聯,要是恢復情況很好,達到上場標準的話,那不就垮了!所以在人員名單有空位的時候,注冊阿聯是無可厚非的!畢竟這是廣東的根基!其次是心理戰術!當對手看到阿聯在注冊名單中,沒人敢放棄對阿聯的戰術準備,你怎么搞確保他在關鍵戰役甚至季后賽出戰呢?畢竟阿聯滿足不需要參加體測,所以只要進入賽前大名單,就隨時可以上場的!反而同樣被注冊,但是標哥沒達到可以不用參加體測的要求,還因為傷病沒參加體測,所以,在最后時刻,即使其可以上場,但是因為沒能達到參賽資格,且超過補測機會,所以標哥最后階段注定無法上場!。
3、假若兩年后阿聯退役,廣東隊會從此一蹶不振嗎?
易建聯韓德君差不多同時退役,兩隊都在尋找替代品,廣東依然走在遼寧前面,接班易建聯已準備多年現在CBA人才儲備最雄厚的就是中鋒和控衛,他們構成了球隊的主框架,一般強隊都不可能很差,廣東和遼寧情況出奇相似,都是中鋒老化,但廣東隊情況還比遼寧好些,遼寧方面的王化東矮胖,劉雁宇瘦得像排球運動員,被迫交易來山東的朱榮振,但居然和楊鳴不合,所以遼寧隊被迫讓韓德君硬挺,這也是不明智,打到后來連曾繁日都敢和韓德君上強度,這就是遼寧隊的尷尬,當然他依然敢死磕朱榮振,這就是立足體系的好處,單純的一對一的話,曾繁日肯定很菜的,只是別人顧慮太多,
廣東隊易建聯之外,今年蘇偉和曾繁日就維持了下來,甚至曾繁日作為小球中鋒,還被多方面夸贊,蘇偉老當益壯,在籃下盡職盡責,考慮到張明池和徐昕馬上要進入一隊接受鍛煉,所以廣東隊已經不需要多操心了。誰接班韓德君才真正愁人吧?1、易建聯接班人在交接,王化東劉雁宇坐冷板凳遼寧的朱榮振肯定要回山東,拿回高詩巖,還想讓朱榮振留在遼寧,這等于白騙了一個大中鋒一樣不可思議吧?那么遼寧隊誰是韓德君接班人才窘迫,連續多屆國青沒有遼寧梯隊,他們的青訓人才儲備越來越差,所以最擔心的應該是遼寧隊的內線吧?廣東隊張明池和徐昕馬上進入一隊,跟易建聯學進攻,當然跟蘇偉學習防守,甚至曾繁日和他們一起學習全面性,廣東隊5個中鋒就為了順利交接,事實上遼寧隊的王化東和劉雁宇真的應該讓多打球,他們比朱榮振值得期待,你要回高詩巖,山東即便廢了朱榮振也不給遼寧了,這就是利益的短暫交接,在使用年輕人方面高調還是比遼寧大膽,王化東敢于培養的話,應該不差于吉林的鐘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