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這個南北方是中原人和江南人的分界線,并未得到兩廣人和東北人的認可。接受中國文化熏陶的人和接受外國文化熏陶的人,在行為舉止上和面相上會讓任何包括廣東人在內的中國人都很容易判別得出來的,這里還有歷史因素,江南人眼中的北方是中原,中原人的南方是江南。
1、為什么在很多廣東人眼里,除了廣東以外都是北方?
1.我認為廣東人的觀點科學,因為南方和北方是相對的。比如說一個廣東人問江西人:你是哪里來的?江西人能回答我是南方來的嗎?很明顯是北方來的,2.由于五嶺的存在,廣東有著鮮明特征,廣東人出省,就會有些強烈的“北方”感覺。如果外省人在廣東待久了,也會有這種感覺,所以廣東人習慣上用南方來區分自己和外省。3.廣東經濟發達,隨著大灣區概念的提出,廣東經濟有一騎絕塵之勢,同時奠定了廣東人強大的心里優勢,
這樣本土廣東人和來打工者就有個區分的問題,如果大家都是南方人,怎么區分?4.這里還有歷史因素,江南人眼中的北方是中原,中原人的南方是江南。比如說山東河南人說南方,大多是指上海,還有安徽和江浙,所以說這個南北方是中原人和江南人的分界線,并未得到兩廣人和東北人的認可。5.理解了這些,就能理解廣東人南方的概念,入鄉隨俗是重要的,來了廣東就是尊重廣東的風俗,去了北京就要尊重北京的風俗,
2、廣東人眼里的馬來人是怎樣的呢?你怎么看?
外國人就是外國人,中國人就是中國人。這對于身為中國人一地域群體的廣東人來說,要分辯出區別來,與其他省的人一樣,還是很容易分得很清楚的,接受中國文化熏陶的人和接受外國文化熏陶的人,在行為舉止上和面相上會讓任何包括廣東人在內的中國人都很容易判別得出來的。如果故意拿廣東漢族人與馬來人的歷史源流說事,又故意不想區分歷史與現實狀況,其意圖是什么?值得我們警醒,
對地域不顧事實,單純以某種故意含糊其詞的表述來引起有關方面在網絡上互噴互黑,如果不是幼稚,那就是別有用心的挑撥。針對題主這個問題,我們要談下去,就要理清這種毫無意義的含糊其詞的以亂推亂越說越亂的推理,具體說到馬來人,在嚴格學術意義上來說,很多人使用馬來人種這個概念本身就不是一個很清晰化指向的很有爭議的一個詞。
有人拿來指馬來西亞人,有人拿來泛指南島語系人,有人拿來指中南半島的人,又有人用來泛指澳泰族群人,有人用來泛指棕色人種,等等,但只要它是外國人,就明顯與中國人不同。(廣西東興中越邊境口岸的過境衣帽穿著完全不同的越南人,見圖中間戴尖頂帽者)中國漢族人無疑與中南半島的東南亞人區別明顯,去廣西中越邊境很多口岸,以及每年在廣西南寧舉辦東盟博覽會,很容易分得清漢族人與中南半島的東南亞國家人,
他們東南亞人的膚色偏棕偏黑,眼神與表情都與國人不同。但說到人種的歷史源流,我國南方的一些少數民族確實與東南亞的一些民族同源,其中,越南就有12個民族與我國的民族同源。據一項中國和外國多地專業科研機構的基因學探源研究,我國古代的百越與南島語系民族有著共同的祖先,整個澳泰族群發源于3萬年前我國廣東的沿海。
約在2萬年前,臺灣族群的祖先開始從廣東、廣西的南方沿海向臺灣遷移,約1萬年前,馬來族群的祖先離開越南和廣東沿岸向南遷徙,一直到達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廣西桂林發現的7500年至9000年甑皮巖人,據研究說屬于蒙古人種,與現代分布于我國華南、印度尼西亞等地的南亞各族接近,廣東粵西湛江遂溪鯉魚墩貝丘遺址發現的6000年前的古人骨,與甑皮巖人很相似。
3、為什么豐順、大埔民間的一些人認為他們是潮州人?
歷史上潮州的行政區域定型于1369年,潮州九邑的區域:1、海陽縣(潮安):今潮安區,湘橋區,楓溪區2、蓮陽縣(澄海):澄海區,龍湖區,金平區3、揭陽縣(揭陽):揭東縣,榕城區,揭西縣部分4、洪陽縣(普寧):普寧市中東部,揭西縣棉湖鎮一部分5、潮陽縣(潮陽):潮陽區,潮南區,濠江區6、饒陽縣(饒平):饒平縣,南澳縣,7、葵陽縣(惠來):惠來縣,普寧的南部和西部,陸豐市三甲地區8、新陽縣(豐順):梅州市豐順縣9、茶陽縣(大埔):梅州市大浦縣從歷史上行政區域可以看出,豐順大埔民間大多人認為屬于潮州人的原因!不像某地方忙著篡改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