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這些東西越多,房價就越高,反之亦然。但結合實際情況,以人口聚集區算,二七區還是鄭州的城市中心,原創不易,喜歡記得點贊、轉評、關注,更多優質內容繼續貢獻中,未來鄭州市區的房產升值比較慢是事實,多數投資收益還是要依靠房租,要說鄭州哪里的房子適合投資,我想即便適合受限購政策影響,也難以實現吧。
1、鄭州市中心在哪?
感謝邀請,鄭州的市中心在二七區,二七塔就是鄭州的代表性建筑,但隨著鄭州東區的建設,市中心也漸漸向東偏移。從三十年前鄭州的衛星地圖可以看出,當時的鄭東新區還是一片荒涼,右邊的白線便是今天的中州大道,那時城市中心還在火車站附近,西區發展的也很好,再從去年的鄭州衛星地圖上看,東區已經建設的很大,原來在郊外的中州大道現在真正是處于中間。
但結合實際情況,以人口聚集區算,二七區還是鄭州的城市中心,要說鄭州哪里的房子適合投資,我想即便適合受限購政策影響,也難以實現吧。從限購區域來看,就知道鄭州將來城市的發展方向,是向東和向南,所以東區和港區的房子也是最適合投資的,不過如今鄭州的房價總體上是趨于平穩上漲,小幅度回落的狀態,在管控下房價不會再出現幾年前那樣的瘋漲,炒房情況也被限制,這幾年變得少了。
2、如果要買房,鄭州哪里的比較有升值空間?
感謝邀請回答這個問題,對于買房保值的問題也寫過不少文章,對于鄭州這樣的城市來說,哪里的房產更加保值?從個人對于鄭州樓市的觀察來看,主城區的房產買來都保值的,當然升值的空間大的區域其實還是集中在優質資源比較集中的區域,比如:金水區和三環內區域等,借此機會簡單談談我的觀察。房價的最終體現形式還是資源聚集度,優質資源越集中房價自然就越高,未來升值空間就越大圖上所示是鄭州過去一年房價均價走勢圖,其實房價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表現形式,就是跟資源、政策、基礎配套等直接相關,
一般來說這些東西越多,房價就越高,反之亦然。幾點愚見:第一、鄭州區域房價的高低順序基本代表了各個區域資源集中度情況,金水區、中原區、二七區等主城區資源集中度還是不錯的,根據查詢后發現截止到11月份鄭州市區內各個區域的房價均價分別為鄭東新區11月新房均價27222元/m2、金水11月新房均價19101元/m2、經濟開發區11月新房均價16660元/m2、中原11月新房均價14791元/m2、管城11月新房均價14370元/m2、二七11月新房均價14175元/m2、惠濟11月新房均價14048元/m2、高新區11月新房均價13423元/m2、航空港區11月新房均價10761元/m2;基本上就很明顯了,幾個傳統市轄區金水區、經濟開發區、中原區、管城區、二七區、惠濟區和高新區等是資源相對比較優質的。
鄭東新區的房價均價從幾年前都是這樣,因為本身價格太高未來升值的空間并不大,第二、鄭州雖然已經規劃了5環,但是目前來看資源基礎配套比較完善的基本還是集中在三環內區域,部分3-4環區域發展也尚可。一個很簡單的例子,鄭州目前開通的幾條地鐵線路,集中的區域還是在三環內區域,比如:一號線、二號線、五號線等都是集中在三環內(甚至是二環內),根據鄭州未來地鐵規劃來看(如圖上所示)線路最集中的區域還是在市區老城區,
除去地鐵外,包括中小學教育、三甲醫院分布等基本也是如此。這也是為何包括鄭州在內很多老城區房價要高于遠城區的主要原因,鄭州房產要想出現類似于2016年那樣的情況基本不現實,這幾年鄭州對于房產的態度很明顯第一、堅持房住不炒是鄭州一直在做的事情,僅僅從同類型城市來看,鄭州的房價水平不高,對于房產調控的力度不弱,未來不會輕易出現放松調控的情況。
鄭州已經連續多年被媒體評為新一線城市,在新一線城市的房價來說只能算是中下水平,根據觀察來看鄭州并沒有放松調控的跡象,目前來說鄭州還是以產業轉型和招商引資為主,那么控制好房價,穩定土地價格就是長久之計(起碼4-5年是靠譜的),第二、未來鄭州市區的房產升值比較慢是事實,多數投資收益還是要依靠房租。根據國家統計局10月份的數據來看,鄭州新房同比上漲3.8%,二手房下跌2.5%;未來這樣的情況會持續存在,雖然說老城區內的房價上漲具備基礎,但是未來大概率收益還是要依靠租金收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