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暴雨后,水自然向東流。河南此次暴雨水災影響究竟有多大,我們來看看對這兩次暴雨的命名,山西定義為暴雨,河南定義為特大暴雨,不言而喻,河南的降雨等級比山西要高,而且高很多,這是兩個問答,先回答第一個問題,河南暴雨后,水都去了哪里,此次山西暴雨雖然損失比河南嚴重,但從降雨量上看,誰的等級更高呢。
1、海上航行的船是怎么排暴雨風浪而帶來的水?
兔哥回答。船舶在海上航行,海浪涌上甲板對于大海中航行的船舶來說就是家常便飯,很正常的,暴雨那點水對于船舶來說只當來個淋浴而已,對于船舶來說,甲板上浪或是被海浪埋首也是平常事。一艘一百五十多米長的貨船,這個長度的貨船的排水量通常1萬噸左右,在風浪中航行時,海浪能從船頭一直打到駕駛臺,這個級別的駕駛樓通常是5層高。
5000噸級是4層,遠洋5~8萬噸級的通常也是5層,集裝箱船樓最高,而貨船和軍艦不同,貨船的船樓在尾部,距離船首一百多米。就是二百多米甚至三百米的貨船遇到風浪甲板都會上浪,這個上浪的水量可以說是非常大的,所有的遠洋貨船,船的甲板都有固定的護欄,而且沒有一艘船的護欄是使用鋼板的,全部是欄桿式的,船甲板并不是平的,都是中軸線高,兩面低的弧形,就是為了排水,而且弧度還是比較大的,人走在船舷明顯感覺向舷側傾斜。
所以海水上甲板后能訊速由兩舷排入海里,有的貨船兩舷船板要高出甲板10厘米以上,這個地方會存水,于是在船舷甲板會有很多的排水孔,這些排水孔用彎形管排到船舷外面,流入海里,遇到下雨時雨水就從這些排水孔流入海里。這樣的排水孔布滿船的四周,短途貨船的護欄有鋼板式的,但下面都是二三十厘米的縫隙,并設有排水孔。軍艦和貨船有所不同,軍艦過去都是采用可折疊(放倒)的護欄,用鋼索連起來,
為的是火炮射擊時不受干擾。而現在的艦船為了隱身性的要求開始采用鋼板護欄,但卻都有很大的排水通道,如,我國的052系列,054護衛艦,056輕型護衛艦,在首樓兩舷都有個護欄斷面,這部位就是排除船首上浪海水的,這個設計非常科學,軍艦甲板上浪都是從船首過來的,這是因為遇到大浪時軍艦就必須要迎浪航行,因此,我們從畫面中也能看到整個船首都被海浪埋住了,然后隨海浪起浮,這個就叫埋首現象。
船首抬起時海水會涌向首樓,遇阻后從兩側舷的開口處流到海里,現在的軍艦甲板和貨船一樣是弧面的,軍艦沒有高出船甲板的舷板,而是圓弧形過渡。這樣就不用再設置排水孔了,提高了整船的平整度,便于隱身要求,無論是貨船還是軍艦,船樓的門都不是和甲板處于一個平面,而是要高出甲板至少30厘米以上,所通向甲板的門都是向外打開,而且是密封門。
航行中關閉這些門,海水再大都不會進艙室,萬一進了也沒關系,會有管路將水排出。如果按航行規定關閉通道門窗是不會進水的,現在的軍艦除了駕駛臺有窗戶,沒別的窗戶了,所以更容易防水進入。總之船舶設計中防進水,排水是重要的設計指標,船舶也都有必備的排水措施。以上是兔哥個人的看法,不代表平臺觀點,歡迎你的關注。(圖片來源網絡),
2、為什么河南暴雨被淹,而跟河南最近的山西沒事?
我是山西運城的,離河南就隔了一條黃河,離鄭州只有二三百公里,鄭州下暴雨當天,我們這里也下了一陣大雨(相對鄭州就是毛毛雨了)。首先我先說一下地理,山西的人口密集區是由四五個盆地組成的“糖葫蘆”其他的都是陰山,呂梁山,太行山,中條山等山脈,這也是山西被稱為“表里山河”的原因,其他的都不說,就說離河南很近的運城吧,它的南邊是中條山,東邊是呂梁山,西邊是“一見楊過誤終生”的風陵渡,當雨云和水汽從河南過來,經過中條山和太行山,還有河南西部的伏牛山,這些山會抬高水汽,和云層,發生“冷凝效應”,山西這邊的雨就會被“擋回去”,所以山西這邊就沒有發生洪澇災害。
3、河南暴雨后,水都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