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學區房也同理,好的學區教育資源是一方面,但更多是有歷史沉淀的。南京民辦小學熱,是因為初中階段民辦學校在南京十強中占據一半以上,學區房的問題很難通過簡單平均教育資源去解決,南京民辦學校尤其熱的另一個原因是小學教育資源的嚴重不均,原因很簡單,只要有就近上學的政策,就會存在學區房,目前在主要發達國家都是這樣。
1、南京學區房是不是涼透了?
階段性會涼一下,徹底涼就不要想了。原因很簡單,只要有就近上學的政策,就會存在學區房,目前在主要發達國家都是這樣,學區房的問題很難通過簡單平均教育資源去解決。以發達國家中高度追求社會公平的新西蘭為例,新西蘭公校一般按1-10分排名,是按所在區的人口富裕程度評分,地區收入最低的1分校國家投入教育補貼是最多的,10分校國家教育資源投入反爾會很少,從而促進教育公平,
但現實是成績好的依舊大機率是10分校,傳統的學區房也多集中在10分校的校區。究其原因,能買得起或租得起10分校區的一般都是中產及以上家庭,家庭在教育方面重視高、投入多,造就生源普遍質量好,推動了學校成績的不斷提高;而學校成績好又能吸引富裕家庭來區里買房、租房,所以一般好的學區都是有歷史的,很多高質量的私校也是設在好學區里。
南京的學區房也同理,好的學區教育資源是一方面,但更多是有歷史沉淀的,拉力瑯可不是一天形成的,是幾代家庭不斷積累起的人文素質才形成了今天的名校區;雖然這些區域表面看起來沒南京河西漂亮,被冠以“老破小”。同時應當看到,現在能買得起鼓樓名校區的家庭條件一定不會差,最簡單地從接送車輛上就能看出;很多拉力瑯的學生很小就去國外看過,甚至游學過,他們的家庭教育、眼界就決定了起點不會低,所以想讓名校被平均很難,
2、南京民辦小學花30萬贊助費加每年10萬元的教育經費,與買老破學區房上公辦,怎么選?
南京的教育體系在全國都是那么的與眾不同,在所有人眼里都是一個奇葩!南京民辦小學熱,是因為初中階段民辦學校在南京十強中占據一半以上。民辦小學好的民辦小學都與這些優質民辦中學存在一定關注,并不是所有民辦小學都如題主所說,只有南外仙林附小達到如此標準,這是因為南外仙林每年升南外初中的人數占南京最大比例,而走南外系而準備出國的人家相較都比較富有,價格高些自然也能接受,而且家里出一下南外的牛娃也是光宗耀祖的好事。
南京民辦學校尤其熱的另一個原因是小學教育資源的嚴重不均,拉力瑯的強力襯托出草小的無力,而好學區房動輒八九萬的單價和老破小的環境也讓很多人選擇民辦。畢竟民辦小學憑實力也能考上,并不是所有小孩都要花十幾甚至于幾十萬的贊助費,19年南京民辦小學學費較去年普遍上漲一倍多,每學期都在15000以上,全年學雜費應該在50000左右,對于重視教室的小康家庭,也能接受,至少有更大的機會能搏一個較好的民辦初中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