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是臺灣西南高山族的一個“臺窩灣”人的簡稱,從族名變?yōu)楫數(shù)氐孛髷U展為全島名稱,唐宋都是外國;袁在澎湖設巡檢司,主管臺灣漁民;明被荷蘭占領,明末鄭成功收復,設東寧省、承天府;清代鄭氏家族設臺灣府、臺霞路,初名臺灣,正式稱臺灣島,后改臺霞路為臺灣路;清末建立為臺灣省,后為日本,仍稱臺灣;1945年收復,恢復為臺灣省,省名至今未變。
"臺灣"是臺灣西南高山族的一個“臺窩灣”人的簡稱,從族名變?yōu)楫數(shù)氐孛髷U展為全島名稱。在我國古代文獻中,臺灣被稱為蓬萊、瀛洲、益州、柳丘。唐宋都是外國;袁在澎湖設巡檢司,主管臺灣漁民;明被荷蘭占領,明末鄭成功收復,設東寧省、承天府;清代鄭氏家族設臺灣府、臺霞路,初名臺灣,正式稱臺灣島,后改臺霞路為臺灣路;清末建立為臺灣省,后為日本,仍稱臺灣;1945年收復,恢復為臺灣省,省名至今未變。
臺灣因盛產(chǎn)農林漁業(yè)和礦產(chǎn)資源,被稱為“祖國的寶島”。1。“森林寶庫”:北回歸線從中間穿過,南北方分別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而且臺灣該山脈海拔較高,從山麓到山頂分布著熱帶、亞熱帶、溫帶、寒溫帶森林,森林資源豐富,其中以香樟最為著名,其樟腦產(chǎn)量居世界第一。2。“水果之鄉(xiāng)”:香蕉在臺灣上被稱為“水果之王”。熱帶、亞熱帶、溫帶水果均有分布,如椰子、菠蘿、龍眼等。一年四季都有水果供應。茶葉是出口特產(chǎn)中的“不倒翁”。3。“東方甜島”:甘蔗是熱帶經(jīng)濟作物,而臺灣位于南方的熱帶地區(qū),所以臺灣是我國重要的甘蔗產(chǎn)區(qū),蔗糖產(chǎn)量很大。4。“海上糧倉”:西部平原,土壤肥沃,廣泛種植水稻,出產(chǎn)的“蓬萊大米”在歷史上大量出口。5。優(yōu)良漁場:臺灣周圍廣闊的淺海是東海魚類和南海魚類的交匯處,也是近海魚類和外來魚類的漁場,漁業(yè)發(fā)達,水產(chǎn)豐富。
3、為什么說 臺灣是祖國的寶島?臺灣是中國神圣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歷史上,臺灣先后被西班牙、荷蘭、日本占領,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臺灣回歸中國版圖。1949年后,由于內戰(zhàn)結束,國民黨逃到臺灣,從而使臺灣處于與大陸分離的狀態(tài),63年來,臺灣政治、經(jīng)濟、文化、社會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臺灣位于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大陸架上,臺灣太平洋以東,琉球群島東北,相距約600公里;巴士海峽以南,距菲律賓約300公里;福建以臺灣海峽相隔,最窄處130公里,面積36000平方公里。臺灣西太平洋航道中心是太平洋地區(qū)各國海上聯(lián)系的重要交通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