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資料來源:重慶市政務網—行政區劃
6. 重慶市行政區劃與地名網
重慶全市總面積82370平方公里,轄26個市轄區、8個縣、4個自治縣,合計38個縣級區劃。226個街道、629個鎮、161個鄉、14個民族鄉,合計1030個鄉級區劃。
1、重慶,簡稱“渝”。為省級行政區,中西部唯一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金融、科創、航運和商貿物流中心,西部大開發重要的戰略支點、“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重要聯結點以及內陸開放高地、山清水秀美麗之地;既以江城、霧都、橋都著稱,又以山城揚名。重慶地處中國內陸西南部,總面積8.24萬平方千米,轄38個區(縣、自治縣);2018年,重慶常住人口3101.79萬,地區生產總值20363.19億元;有中國火鍋之都、中國會展名城、世界溫泉之都之稱。
2、重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189年,宋光宗趙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重慶由此得名。重慶是“紅巖精神”起源地,巴渝文化發祥地,“火鍋”、“吊腳樓”等影響深遠;在3000余年歷史中,曾三為國都,四次筑城,史稱“巴渝”;抗戰時期為國民政府陪都。
3、重慶是中國西南地區融貫東西,匯通南北的綜合交通樞紐。其江北機場居中國內陸“十大”空港之一,果園港為國內規模最大河鐵公水聯運港區。重慶地處盆地東部,地形由南北向長江河谷傾斜,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其山地占76%;長江自西向東橫貫境內,流程691千米。
4、重慶是西南地區最大的工商業城市,國家重要的現代制造業基地。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8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個、高校67所,還有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兩江新區、渝新歐國際鐵路等戰略項目。
7. 重慶市行政區域劃分圖
重慶行政區劃 一圈兩翼 重慶市目前共有40個區縣 主城九區:渝中區、沙坪壩區、江北區、南岸區、大渡口區、九龍坡區、巴南區、渝北區、北碚區 一小時經濟圈圈:主要包括主城九區,以及永川區、江津區、合川區、雙橋區、萬盛區、南川區、涪陵區、長壽區、潼南縣、銅梁縣、大足縣、榮昌縣、璧山縣、綦江縣(共23個區縣 ) 渝東北翼:萬州區、城口縣、巫溪縣、巫山縣、開縣、云陽縣、奉節縣、梁平縣、忠縣 、墊江縣、豐都縣(共11個區縣) 渝東南翼:黔江區、秀山縣、酉陽縣、石柱縣、彭水縣、武隆縣(共6個區縣)
8. 重慶行政區劃圖最新
轄區內:從字面意思來理解就是管轄的區域范圍內,重慶的轄區內就是重慶市的組成部分,市轄區與其他縣級行政區比較起來,顯著的特點就是城市主體(主城區市區)的一部分,人口密度大,流動人口集中,居民以及城鎮人口為主要或占有很大比例。
9. 重慶行政區劃簡圖
重慶市簡稱渝,位于 東經105°11'-110°11'、 北緯28°10'-32°13',東西長470千米,南北寬450千米, 總面積8.24萬平方千米。 [1] 重慶地處中國西南部,長江上游,是我國西南水、陸交通樞紐,工商業重鎮,又是我國進行經濟體制綜合改革的試點城市,行使省一級經濟權限,自辟口岸,可以直接對外貿易,已成為我國內地對外開放的一個新型城市。 全市轄26個市轄區、8個縣、4個自治縣(合計38個縣級行政區劃單位),204個街道、611個鎮、193個鄉、14個民族鄉(合計1022個鄉級行政區劃單位)。
1997年3月,重慶直轄,劃入原萬縣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區管轄的區域。原重慶市轄11區3市7縣:渝中區、江北區、沙坪壩區、九龍坡區、南岸區、大渡口區、北碚區、萬盛區、雙橋區、巴南區、渝北區;永川市、江津市、合川市;綦江縣、長壽縣、大足縣、銅梁縣、璧山縣、潼南縣、榮昌縣。原萬縣市轄3區8縣:龍寶區、天城區、五橋區,忠縣、云陽縣、巫山縣、城口縣、開縣 、梁平縣、奉節縣、巫溪縣。原涪陵市轄2區1市3縣:枳城區、李渡區,南川市,墊江縣、豐都縣、武隆縣。原黔江地區轄5自治縣: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石柱土家族自治縣、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是年12月,重慶市調整行政區劃。撤銷萬縣市及其所轄的龍寶區、天城區、五橋區,設立萬縣區;龍寶區、天城區、五橋區改為龍寶管理委員會、天城管理委員會、五橋管理委員會;萬縣區轄龍寶、天城、五橋三個管理委員會。設立萬縣移民開發區,與萬縣區為一套機構兩塊牌子。原萬縣市所轄的忠縣、開縣、云陽縣、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由萬縣移民開發區代管。城口縣、梁平縣由重慶市直接管理。撤銷涪陵市及其所轄的枳城區、李渡區,設立涪陵區。原涪陵市所轄南川市、墊江縣、豐都縣、武隆縣由重慶市直接管轄。撤銷黔江地區。設立黔江開發區,代管原黔江地區的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石柱土家族自治縣、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至此,重慶直轄市轄13區4市23縣,萬縣移民開發區代管忠縣、開縣、云陽縣、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黔江開發區代管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石柱土家族自治縣、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直接管理12區4市12縣。
1998年5月,萬縣區改為萬州區,萬縣移民開發區改為萬州移民開發區。
2000年6月,撤銷萬州移民開發區、黔江開發區;撤銷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設立黔江區;原萬縣移民開發區代管的忠縣、開縣、云陽縣、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和原黔江開發區代管的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由重慶市直接管理。7月,萬州區龍寶、天城、五橋三個管理委員會改為移民開發區。
至此,重慶市轄14區4市22縣。
2001年12月,撤銷長壽縣,設立長壽區。至此,重慶市轄15區4市21縣。
2005年4月,萬州區撤銷龍寶移民開發區、天城移民開發區、五橋移民開發區。
2006年10月,撤銷江津市、永川市、合川市、南川市,設立江津區、永川區、合川區、南川區。至此,重慶市轄19區21縣。
2011年10月,撤銷萬盛區、綦江縣設立綦江區;撤銷雙橋區、大足縣,設立大足區。至此,重慶市轄19區19縣。
2014年5月,撤銷璧山縣,設立璧山區;撤銷銅梁縣,設立銅梁區。至此,重慶市轄21區17縣。
2015年4月,撤銷潼南縣,設立潼南區;撤銷榮昌縣,設立榮昌區。至此,重慶市轄23區15縣。
2016年6月,撤銷開縣,設立開州區。至此,重慶市轄24區14縣。
2016年11月,撤銷梁平縣,設立梁平區;撤銷武隆縣,設立武隆區。至此,重慶市轄26區12縣。
10. 重慶行政區域劃分地圖高清
重慶行政區劃調整設想
方案一
二十年來,重慶直轄不直轄對渝東北和渝東南改變不大,重慶直轄主城九區受益最大,其次是主城周邊的都市功能圈,而渝東北和渝東南重慶各區縣直轄后變化并不大。
其實重慶應該把渝東北與渝東南的萬州、涪陵、黔江都劃出去,直接按老重慶的范圍直轄,那樣就是一個實打實的直轄市,面積人口和北京、上海、天津這三個直轄市相當,和別的城市廣州、成都、武漢、南京比較的時候,也不會被嘲笑拿一個省跟一個市比了。
方案二
把長壽、涪陵、南川三區及以西為重慶市轄區;以東各區縣劃給萬州成立地級萬州市,與四川達州市、湖北恩施州、十堰市成立三峽省,省級機構駐萬州城區。
萬州、開州、云陽合并成立副省級的三峽新區,梁平、忠縣和石柱三峽工程蓄水波及區域(由水利部、重慶市人民政府依法依規劃定)、豐都等劃為三峽新區拓展區。
方案三
重慶全市可進一步整合為7區:
1、渝中區:渝中、九龍坡、大渡口、沙坪壩;
2、江北區:江北、渝北、兩江新區、北碚區;
3、江南區:南岸、巴南、綦江;
4、渝北區:永川、江津、潼南、銅梁;
5、渝南區:綦江、萬盛、南川;
6、渝東區:萬州、開縣、梁平、城口、長壽;
7、渝黔區:西陽、秀山、涪凌、黔江、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