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槽溝村很窮,只有74戶人家,全村加起來一共257人。在這塊地界就形成了“山東地里有河南縣,河南縣里有山東鎮”的獨特現象,河南男女比例基本平穩,但并不能完全代表沒有重男輕女、娶妻不難,因為在我身邊就有一個男孩四五個姐姐的例子,河南外出務工,娶妻結婚早已是不僅僅局限在省內。
1、河南到底有多少人?
感謝邀請,河南是人口過億大省。現在只能找到2017年的數據,河南的戶籍人口是1.0853億,常住人口9559萬,從河南常住人口的變化曲線可以很明顯的看出,這些年河南外出人員的變化,像十年前正是趕上南下打工的浪潮,常住人口急劇下降。現在隨著河南經濟實力的不斷增高,大家都更容易在本地找到工作,因此常住人口不斷上升,并縮小了與戶籍人口的差距,
河南的男女比例是50.8:49.2,遠遠低于全國男女51.2:48.8的平均水平。所以河南男女比例基本平穩,但并不能完全代表沒有重男輕女、娶妻不難,因為在我身邊就有一個男孩四五個姐姐的例子,河南外出務工,娶妻結婚早已是不僅僅局限在省內,所以我個人認為并不能通過男女比例簡單的否定這兩個實際問題。最后就是河南的城鎮化率超過50%,這也是值得高興的事,但要知道發達國家城鎮化率大多都在80%以上,所以進步的空間非常大,
2、為什么在河南有那么多飛地?
大到省級小到村級,在中國很多都存在著飛地,而在國外甚至國家級的飛地也都存在,故不同級別、不同地區形成飛地的原因也是不同的。河南因為歷史條件和地理環境復雜,所以很多飛地形成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論,下面我們就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下河南與眾不同的神奇飛地。一、范縣——“插入敵人心臟的飛地”在河南范縣縣城有一條由南街和北街組成的大街,經常會發生一些讓人哭笑啼非的事情,
比如住在南街的王婆去北街的娘家卻需要“出省”。再比如住在南街的一個人非要給北街的鄰居寫信,結果這封信先由鎮郵政所寄出,再經過莘縣、濟南、鄭州,最后到范縣送到那個鄰居的手中足足花了15天時間,而如果南街的這位朋友直接把信送到鄰居家,只需花五分鐘。這就是發生在范縣這塊飛地上的魔幻現實,在范縣有一大片櫻桃園,范縣整個縣城就被這個巨大的櫻桃園包圍著。
但令人尷尬的是,這個櫻桃園在行政關系上卻隸屬于山東莘縣的櫻桃園鎮,所以在這塊地界就形成了“山東地里有河南縣,河南縣里有山東鎮”的獨特現象。而如此混亂的行政規劃背后的故事還得從1952年講起,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1948年中共曾在豫冀魯三省交界地帶成立過一個平原省。但3年后這個曇花一現的平原省就被撤銷了,而其下轄的縣市就又劃歸回原有的省份,
范縣重新回到山東,隸屬于聊城地區,縣城駐在的山東莘縣。時間走到1963年,這一年位于河南、山東兩省交界地帶的金堤河遭遇特大暴雨,面對暴雨成澇的威脅,位于上游的河南省只能開閘泄洪。結果兇猛的洪水一發就不可收拾,直接就把下游山東范縣、壽張縣的農田給淹了,兩省百姓因為這事就吵起來了,事態嚴重了起來,為了合理協調好兩省的水利糾紛,國家特地發文決定撤銷山東壽張縣的建制,從而將原分屬壽張、范縣兩縣管理的金堤河南部整體劃歸范縣,而原隸屬于范縣、莘縣的金堤河北部就整體劃歸莘縣。
經過重新調整,原本交叉難解的金堤河分段治理難題一下子就變得明朗了,但當時為了更好的防汛,上級部門卻把范縣縣城留在了山東,而縣城附近的幾個村就順勢成了范縣的轄區,但外圍更大的櫻桃園鎮卻還是隸屬于山東莘縣。所以這塊隸屬關系混亂的地界就像一個洋蔥,雖然層次分明,但每一層卻屬于不同的主人,二、淅川石槽溝——歷史典故傳下來的飛地在河南淅川縣同樣有一塊神奇的飛地——石槽溝,這個村子有點像中國孤懸海外的臺灣島,飛進了湖北的深山里。
石槽溝村很窮,只有74戶人家,全村加起來一共257人,村里85%的媳婦都是湖北人,包括建筑風格、民俗方言都和湖北荊楚文化很像。而關于這塊神奇飛地的由來,據當地村民講述,是出自一個世代流傳的歷史典故,石槽溝賈姓居多,賈姓祖上原本是河南內鄉縣賈溝村人,當年因為逃難來此定居,有一年賈氏家族與附近湖北省的吳氏家族發生了土地糾紛,因為地方官員處理不了,案子就傳到了皇帝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