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邀請,河南高彩禮現象層出不窮,很多人也是談彩禮而色變,其實結婚還是要以感情為重,能過到一起,彩禮都是次要的。首先,彩禮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彩禮是我國自古以來的結婚習俗,正式的名字是聘禮、聘金,在河南也是一樣,有個本地朋友也是娶了外地媳婦兒,要彩禮8萬愣是沒給,結果女朋友十來天后又找回來了,說是一切按照鄭州規矩辦事。
1、河南哪的彩禮最高,是鄭州嗎?娶個鄭州女孩一般要多少彩禮?
怎么還有人問這種問題?鄭州本地女孩不要彩禮,一般就是送好一萬零一,也有六萬八萬的,但這些都是男方看著給,反正最后都帶到小家去。鄭州女孩陪嫁最少一輛車,陪嫁全款房的也不少,關鍵是鄭州女孩要求高啊,最起碼得門當戶對,外地的窮小伙也得是個人條件極其優越的。你要是窮矮矬又不上進,想娶個鄭州女孩少奮斗二十年那真是白日做夢[捂臉],
2、河南的彩禮為什么越來越多?
說道現在的彩禮,也許每個家長都話要說,本來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都是好事,而結婚要彩禮也是由來已久的傳統,讓男女雙方對彼此有了終生的“契約”。記得我們父輩結婚時,彩禮就是經典的“三轉一響”,但是對好多人來說卻只是奢望,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彩禮也水漲船高,本來這也無可厚非,但是現在卻高到離譜的程度了,
現在彩禮的上漲,還有一個因素就是攀比心理。本來當地的彩禮都是5萬,他家閨女出嫁要是要得6萬彩禮,他會以為自己開了先河,有了自豪和優越感,而別人又會以他家彩禮起底,這樣大家的彩禮越來越多,只到超出老百姓的承受范圍,什么“萬紫千紅一片綠”“萬里挑一”“十全十美”等等,名字起的很好聽很吉利,殊不知卻給男方父母帶來了傾家蕩產的壓力。
3、河南省現在結婚彩禮、嫁妝一般是多少錢?
我們豫西地區已洛陽為中心輻射,那我就說說洛陽的彩禮價錢吧,十年前的洛陽市區的彩禮也就是3-5萬之間,家長還一般都是商量的意思來著。不會為難年輕人,畢竟自家的都是獨生女或者獨生子,大家都知道意思,誰也不會為難小的。當然你要是條件好的,想多給也可以,市區的彩禮一般都是比較低的,那么鄉村那邊可就高起來了。據我了解,接近洛寧那邊的彩禮是最高的,
一次彩禮錢就能要到10 萬左右,這還非常普通。你沒車沒房還嫌棄你,覺得你沒本事,在鄉村結一次婚,這可是把老人的錢包全部掏空了。說一個事情吧,我伙計在洛陽找了個洛寧的女朋友,長的漂亮,就是家庭條件不好。家里面還有幾個兄弟,彩禮錢要了12萬,最后陪嫁過來的就幾床被子,現在還天天吵架。鄉村的價值觀與城市不同,城市里大多都是獨生子女,
4、你對河南各地的彩禮錢有什么看法?
作為一個河南人,我就以當地的情況聊一聊對彩禮的看法。目前河南省各地彩禮差異比較大,但總體情況河南大部分彩禮禮金偏高,普遍在10萬元以上,特別是廣大農村地區,是高彩禮的重災區。不但是高彩禮,還有房車要求,現在農村地區,除了要求多少彩禮以外,還出現了要求買房買車,車子最低10萬以上,房子最低買在縣城,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有些年輕人結婚總的下來要花50萬以上,這對收入尚且不高的河南人來說,結婚花銷還是太大,彩禮彩頭變了味兒,原本結婚的彩禮,漸漸成為了大家結婚的負擔,特別是高彩禮的重災區農村,很多適齡年輕人面對高彩禮不得不四處周轉才能湊夠結婚錢的窘迫局面,往往是娶進門了個媳婦,父母卻欠一堆債。而且彩禮的高低還出現了一個普遍的情形,就是男方越富有,知識層次越高,往往彩禮越低,男方越窮,知識層次越低,彩禮要的便越高,
這便使得那些家庭情況不好,孩子知識層次不高的家庭,娶媳婦變的越來越難。這也應了那句話,不好好上學,媳婦都娶不上,雖說是戲言,但卻實實在在的印證在生活中,當然有些地方彩禮依然在可控范圍之內,在駐馬店新蔡上蔡等地還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便是男方送來多少,女方回多少,我同學便遇到了這樣的情況,他前年結婚,女朋友是駐馬店新蔡的,結婚時送去八萬,結果女方帶回來十六萬,也就是說他送去的八萬退回,娘家又陪嫁八萬,這樣雙方都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