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荊州失守后,關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廖化前往上庸借兵,可見關羽不愿將荊州拱手讓給東吳。正當關羽志得意滿之時,卻傳來了荊州失守的消息,原來,在關羽主力都派遣到前線北伐之時,呂蒙卻乘機襲擊江陵,關羽最終敗走麥城,荊州從此淪陷,而劉備為給關羽報仇發動夷陵之戰又遭遇慘敗,蜀漢因此徹底失去統一天下的機會,因此很多人認為關羽是葬送蜀漢的千古罪人。
1、關羽圍攻樊城的時候,如果孫權沒有偷襲荊州,樊城會失守嗎?
我是歷史笑春風,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如果孫權沒有偷襲荊州,樊城也不會失守,落入關羽的手中,建安二十四年七月,關羽率軍北伐襄樊。他的對手是曹仁指揮的襄樊守軍幾千人,和駐扎在城北的于禁、龐德指揮的七軍三萬多人,雙方交戰,各有勝負,雙方形成對峙。八月,秋雨連綿,漢水暴溢,平地水深數丈,于禁龐德七軍被淹。
關羽憑借水軍,將于禁和七軍全部俘虜,殺了龐德,并乘勢乘船攻城,在曹仁的拼死抵抗下,未能攻克樊城。這個時候,關羽威震華夏,連曹操都考慮遷都避其鋒芒,但是不久,孫權偷襲荊州,使得關羽潰敗,走保麥城。最終關羽被東吳擒殺,荊州落入孫權的手中,我們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先解答為什么關羽在襄樊之戰初期會獲得勝利。在當時,我們不得不佩服關羽對戰機的敏銳嗅覺,他抓住了千載難逢的戰機,這個戰機轉瞬即逝,
當時,曹操從漢中撤退,還在漢中。而孫權進攻淮南,曹軍主力東調,以防備孫權,在整個襄樊兵力空虛。除了曹仁和于禁的部隊,只有徐晃一支新兵部隊在宛城駐扎,因此,關羽帶領水陸混合都是部隊,實力已經超過了襄樊的守軍,可能會勝利拿下襄樊。但是,關羽占優勢的根本原因并不是表面上的這些,最根本的原因在曹操身上。曹操早就從漢中撤軍,但是,幾個月仍然沒能夠撤出關中,
這里面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曹操的身體有了問題。而曹操對軍權十分看重,大軍絕不交給家族以外的人帶領,這時他手下的三員大將,夏侯淵已死,夏侯惇身體也不好,同時要作為合肥的后援,駐扎在居巢。而曹仁被困樊城,這樣,曹操的援軍無法大規模的派出,只能一批批的派出。這就成了兵家所忌的添油戰術,造成了關羽的優勢。但是,關羽在取得初期的勝利后,頭腦發熱,把手伸得太長,兵力鋪得太開,反而錯失了機會,
在向上庸請求援兵遭拒后,自己陷入了困境。隨著曹操親自率領軍隊到來,夏侯惇也來會合,關羽已經優勢喪失,沒有了勝利的希望,曹操連續派出殷署、硃蓋等十二營人馬增援徐晃。徐晃在援軍沒有到來前就已經攻下郾城,連營距關羽的軍營三丈的地方!三丈,這個距離都無法控制,可見關羽兵力衰弱,無能為力的地步,在援軍到來后,徐晃接連打敗關羽,使得關羽的陸軍遭受重大損失。
2、荊州失守后,關羽為什么不拒守襄陽?當時關羽已經打下整個襄陽郡?
一、“襄陽說”不承認襄陽郡,不承認襄陽郡太守,不承認襄陽郡樊城,1、馬謖:襄陽郡宜城人2《三國志—魏書—三少帝記》:正始二年(241年)吳將朱然等圍襄陽之樊城。“襄陽說”@向往飛天舞等認為這里的“襄陽之樊城”是西晉區劃,玩起時空穿越了二、“襄陽說”不承認《出師表》,把“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篡改了,
3、關羽丟掉荊州,該把責任推給關羽一人嗎?
關羽發動樊襄戰役,初期取得很大勝利,擒于禁,斬龐德,將曹仁圍困于襄陽,史稱關羽“威震華夏”,曹操都被關羽打懵了,準備遷都跑路。正當關羽志得意滿之時,卻傳來了荊州失守的消息,原來,在關羽主力都派遣到前線北伐之時,呂蒙卻乘機襲擊江陵,關羽最終敗走麥城,荊州從此淪陷,而劉備為給關羽報仇發動夷陵之戰又遭遇慘敗,蜀漢因此徹底失去統一天下的機會,因此很多人認為關羽是葬送蜀漢的千古罪人,
荊州失守真的是關羽的責任么?失荊州真的因為大意么?筆者以為,荊州失守并非關羽的責任,真正應該為荊州失守負責的應該是劉備和諸葛亮,在當時的情況下,如果劉備與諸葛亮不及時補救,荊州其實無論換誰都守不住,那么這樣說的依據是什么呢?諸葛亮考慮不周首先說諸葛亮,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到“東和孫權”與“跨有荊、益”本身就是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