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天下一区二区三区,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日韩高清,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毛片

首頁 > 重慶 > 大足區 > 觀察物體練習題,五年級數學題觀察物體要從不同的方向仔細看還要全面看這句話

觀察物體練習題,五年級數學題觀察物體要從不同的方向仔細看還要全面看這句話

來源:整理 時間:2023-01-11 01:36:05 編輯:好學習 手機版

本文目錄一覽

1,五年級數學題觀察物體要從不同的方向仔細看還要全面看這句話

五年級數學題觀察物體要從不同的方向仔細看還要全面看這句話

2,四年級數學下冊觀察物體

最新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觀察物體(一)教案_學習目標:1.經歷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的過程,能正確辨認從前面、上面、左面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2.經歷從同一位置觀察不同物體的過程,,明確觀察到的平面圖形的形狀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3.通過觀察、操作、想象、判斷等活動,培養空間想象力和推理能力。教學重點:能正確辨認從前面、上面、左面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教學難點:從觀察的物體中抽象出平面圖形。學習過程:一、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1.觀察圖形,理解題意。題中的物體是由4個小正方體拼擺成的,前后共兩行,前面一行有3個小正方體,后面一行有1個小正方體。通過觀察,辨認三個平面圖形分別是小華從什么位置看到的。2.擺正方體,觀察圖形。學生用學具照著書上圖形操作,從不同方向觀察,并且連線。3.交流看法。學生做完題以后,老師指名說說為什么這么連線。4.教師根據書上圖形,分析做題方法。二、從同一位置觀察不同形狀的物體。1.分析第一個圖形。照著書上圖形擺小正方體,分別畫出從上面、從左面、從前面看到的圖形。2、分析第二個圖形。教師引導學生說說,從上面看和從左面看到的正方形,忽略距離的遠近,拉在同一個平面上。3.分析第三個圖形。總結規律:從同一位置觀察由相同個數的小正方體拼擺成的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三、鞏固練習。1.擺一擺,看一看。從左面、右面、上面看到的圖形相同,從前面看到的圖形不同。2.易錯題分析。讓學生擺一擺,看一看。從左面和從前面看到的圖形相同,從上面看到的圖形與左面、前面不同。通過實際操作和觀察,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四年級數學下冊觀察物體

3,觀察物體時我們會發現近遠的現象A大 B小 C一樣 問

根據題意可得:在觀察物體時,通常是近大遠小.故答案為:A,B.

觀察物體時我們會發現近遠的現象A大 B小 C一樣  問

4,教學觀察物體一

教學觀察物體(一) 昨天與今天教學觀察物體。觀察物體屬于幾何與圖形領域的知識,最終的目標是要培養孩子的空間觀念。凡是涉及到空間觀念的課,都是很難上的課。如果沒有實物的直觀,單純憑著孩子的腦袋來想,幾乎是沒有任何效果的。下面是教材例題1的配圖: 本課的難點之一就在于左右不分,或者說是左右難分,難分的地方就是到底是與誰為中心,是以觀察者為中心,還是以物體為中心?比如假設以熊貓為中心,則前面是小明,后面是小芳,右邊就是小亮,左邊就是小紅。但是,如果是以觀察者為中心,(這個時候的觀察者可以是我們自己,或者就是圖上小明的位置)小亮則在左邊,小紅在右邊,同熊貓的左邊與右邊正好相反,這就是左右為難的來源。還有,對于小明來說,熊貓還是在前面,小芳在更遠的前方,這個時候就沒有了我們觀察者的后面了。但是,人們往往根據生活經驗又會把小芳定義成在后面。(其實,就是熊貓的后面。)因此,生活習慣用語的模糊與數學的精準表達用語就完全混了。(有的時候,用生活語言,有的時候用數學語言,造成了這節課特別的不好表達。)以往的教學實證表明——很多的時候,這節課上了和沒上是一個樣子的。 針對這種情況,教學用書上提到:為了降低難度,最好不涉及誰為中心的話題,而改成是誰看到的圖形。比如:完整的熊貓正面圖就是小明看到的,小芳看到的就是熊貓的背影圖,而不是說成小明在熊貓的前面,小芳在熊貓的后面。 當然,前面與后面的問題就是不定義的如此清晰,孩子也是能明白的,這沒有一點難度。難得是2號圖與3號圖,都是側面圖像,到底是小亮看到的,還是小紅看到的呢?對于這個疑惑,教材也是有準備的,特別在小亮看到的那邊系了個蝴蝶結。因此,孩子憑借著這個蝴蝶結能順利的推導出2號圖是小亮看到的,3號圖是小紅看到的。由此可以看到,教材的編寫是花費了很多的心血的,著實嚇了一番功夫。 但是,不可能,每道練習題都這么用心良苦呀,都給你系這個蝴蝶結。比如,下圖連一連,有的孩子就有一定的難度了。 車頭和車尾沒有任何難度,車的兩個側面一個側面車頭向左,一個側面車頭向右。到底是誰看到的呢?有孩子提出,以我們自己為中心的話,我就是那個有扎著辮子的小女孩,我看到的車頭是向左的,那么利用排除法,則雙手打開的女孩看到的就是車頭向右的側面,這兩個人看到的情形正好相反。好的,孩子們自己總結出來了,正面看就是與圖上的一模一樣,背面看就是與正面看正好相反,一大難題解決了。 但是,數學是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數學要向圖形過渡。因此例題2登場了,向著更純數學的方向發展了,沒有了后面觀察的角度,更多的是為以后的三視圖(主視圖,正面;左視圖,側面;俯視圖,上面)做準備了。 可以看到,三視圖依然是以觀察者為中心的。也就是說來到這題以后,教材又默認以觀察者為中心了。我們的左邊就是左邊,右邊就是右邊。而且,左邊與右邊看到的側面圖有的時候有著細微的差別。差別就在于有點時候,要分清楚多出來的地方是位于左邊還是右邊。當然這是觀察物體(二)的知識內容。但是,奇怪的是,配套的練習又把難度提前了,出現了這樣的題目,也導致了部分孩子完全是蒙的。 上圖中,正面看到的就是三個正方形,左邊2個,右邊1個,或者說成是下面2個,上面1個,就是圖中的第2幅圖。這個過程中,要提取孩子的拍照經驗。不管現實生活中的前面與后面,最后成像的都是在同一平面上。引用往屆孩子的話說就是最終要把所有的物體拍扁了,無論高的,凹的,凸的,都要打成一個平面。也不知道明天的孩子有什么樣的語言出來。(有點期待明天的課堂) 今天最有難度的出現在例題三,由一個角度看到的圖形樣子來推斷整個物體的樣子,并且感受到單單憑借一個角度看到的圖形樣子不能最終確定物體的具體形狀。 這一過程中,由于看到的是正方形,孩子第一個猜測的是正方體,然后也猜測有可能是比較特殊的長方體(有兩個面是正方形的)。對于球體,孩子們說是不可能的。 當討論到圓柱體的時候,孩子說道只能看到圓。老師追問:“能否看到長方形呢?”孩子有些模糊,不敢表達,內心想著:這彎彎的線怎么可能是長方形呢?最終,無可奈何之下,我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圓柱,并讓孩子們觀看我畫的過程。在孩子們看到我先畫一個長方形,再修改成圓柱體后,孩子說道可以看到長方形。再進一步,有正方形的可能嗎?有孩子答到:有可能,這個時候的圓柱是矮矮胖胖的,而剛才的圓柱是高高瘦瘦的。(課后,在與同事交流的時候,同事指出這多少有強行告知的味道。是的,確實有強行告知的味道,但是,孩子的抽象能力沒有到位的情況下,也只能這樣了。) 第二天,由于搭班語文老師送教下鄉,整個上午都是我的課。第一節課繼續講解昨天的觀察物體,講的很是辛苦,學生聽得也累。(當然,孩子聽得累也是有原因的。明明是四年級下冊的觀察物體(二)教學內容偏偏要放到二年級上冊來出現,整整相差了兩年半的時間。小孩子的思維怎么能跟上呢?)下面是四年級下冊的教材配圖: 可以發現,孩子現在做的就是這道例題。不過,也還是有孩子能聽明白的。要不,怎么說孩子的差異很大呢。孩子的差異就如同喝酒的人,有人半斤白酒打底,有人半兩就倒。面對這種差異,教學難度可想而知,還偏偏遇到了超綱的題目。 上課時候,利用孩子的一張照片,勾起孩子的日常思維經驗。就算是孩子與教學大樓離開了一段很長的距離,但是照片上孩子與教學大樓還是處在同平面。然后利用孩子帶來的魔方,擺成立體圖形,讓孩子的眼光正好與觀察物體同高,閉著一只眼睛平視物體,來觀察看到物體的表象,并記在心里,然后老師畫出圖來,詢問是否是你看到的樣子。這個教學過程是有難度的,因為,這是把孩子腦海中的表象與我繪制出來的圖形進行比對再確定的過程。有的時候,感覺到只能意會而不可言傳。但是,有偏偏需要言傳。 在不斷比對的過程中,孩子了解到假如在某個魔方的后面再增加一個魔方,按這個角度看下去,是不可能看的到的,它被前面的魔方給擋住了。以至于,就算后面有很多很多的魔方都沒有用,我門只看到了最前面的一個。應該說,孩子有這樣的體驗還是不錯的。 但是,我現在擔心的是這道題目,明天又該怎么來講。估計又得累的半死。就怕累的半死孩子還依然是蒙的。就算這樣,依然還得教呀。 不過,擔心是多余的,通過昨天的教學,孩子多少有點感悟了。今天的練習課進展的還比較順利,孩子大多能把思維集中到想要的點上去。比如,孩子說道:“”從上面,我就只考慮上面看下來的各個面,雖然在圖上也可以看到其他的面,不過這個時候,我的思維就只想著上面看到的面……” 應該這么說:教,還是有作用的。整個觀察物體(一)歷時三天,新課用了3個課時,練習用了2個課時。讓孩子經歷了由實物或者幾何形體到平面圖形抽象轉化的過程,以及反過來由平面圖形到立體圖形的轉換過程,讓孩子在二維與三維之間不斷的轉化,構建,以發展孩子的空間觀念。同時也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情,在涉及到空間觀念的時候,男孩子比女孩子表現的要好;平時的計算則發現女孩子比男孩子更有小心,出錯的幾率更少一些。

5,觀察物體我們可用 看摸 聽用

眼手耳鼻
眼,手,耳,鼻,口

6,初二物理探索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練習題

一、選擇題 1.一個焦距是10cm的凸透鏡,當物體從離透鏡20cm處逐漸移向30cm處的過程中( ). A.像逐漸變大,像距逐漸變小 B.像逐漸變小,像距逐漸變大 C.像逐漸變大,像距逐漸變大 D.像逐漸變小,像距逐漸變小 2.如果要使透鏡15cm處的光屏上得到物體的清晰、縮小的實像,測應選擇的凸透鏡的焦距為( ) A.5cm B.10cm C.15cm D.20cm 3.在做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時,若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測得物體到透鏡的距離為10cm,則該凸透鏡的焦距有可能為( ) A.3cm B.5cm C.7cm D.14cm 4.物體沿凸透鏡主光軸從2倍焦距處勻速向外移動的過程中,像的大小和速度將( ) A.像變大,速度變大 B.像變大,速度不變 C.像變小,速度變小 D.像變小,速度不變 5.要在光屏上得到跟物體一樣大小的像,下列元件中應選用( ) A.平面鏡 B.凸透鏡 C.凸面鏡 D.凹透鏡 6.測繪人員繪制地圖時,常需要從高空飛機上向地面拍照,若使用的相機鏡頭焦距為50mm,則膠片與鏡頭的距離應為( ) A.100mm以外 B.恰為50mm C.50mm以內 D.略大于50mm 7.攝影師利用“135”照相機對著一學生拍完一張全身像后,接著對站立不動的該生再拍一張半身像,則攝影師應( ) A.縮短相機與學生距離,同時將鏡頭內縮 B.縮短相機與學生距離,同時將鏡頭外推 C.增大相機與學生距離,同時將鏡頭內縮 D.增大相機與學生距離,同時將鏡頭外推 8.在做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燭焰在光屏上成了一個實像,如果這時用硬紙板將凸透鏡遮住一半,則( ). A.屏上不能成像 B.屏上不能成完整的像 C.屏上仍能成完整的像,但比原來暗 D.屏上仍能成完整的像,且和原來的像沒有任何不同 9.在凸透鏡前有一個物體,當它沿主光軸向透鏡方向移動30cm,它對應的像卻遠離透鏡移動了10cm,那么( ) A.物體可能在離透鏡1倍焦距內移動 B.物體一定在離透鏡2倍焦距外移動 C.物體一定在離透鏡2倍焦距與焦點間移動 D.以上說法都有道理 二、填空題 1.在圖中的凸透鏡焦距為15cm,則燭焰到凸透鏡的距離應大于_____cm,其像的位置在_______cm與_______cm之間,此像是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像. 2.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________鏡,膠卷相當于________.若鏡頭的焦距為 ,則相機中的膠卷應放在_______cm與_______cm之間的位置. 3.在“研究凸透鏡成縮小實像”的實驗中,用粉筆在桌面上畫一直線,在直線上依次放置_____、______和_______,并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 4.在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時,應使燭焰,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大約在______.凸透鏡焦距為5cm,通過調節,使光屏上出現縮小的燭焰清晰的像,這時蠟燭到透鏡的距離應是______. 5.如圖所示,蠟燭的燭焰在凸透鏡的右側光屏上成一個倒立、縮小的像,圖中O點是凸透鏡的中心,A、B、C、D四個點中有一點是凸透鏡的焦點,且 ,根據成像情況可知,______點是凸透鏡的焦點. 6.如圖是“研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圖,若在透鏡右邊的光屏上(光屏未畫)得到清晰縮小的實像,則蠟燭可能置于透鏡左邊a、b、c、d四點中的_______點處,______機就是利用此成像特點制成的. 7.做“研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發現燭焰的像在屏的下邊緣處,如果不改變燭焰及屏的位置,只移動透鏡,使像移到屏的中央,那么應將凸透鏡_______移動.(選填(“向下”或“向上”) 8.甲、乙、丙、丁是同一架可調焦距照相機的四種不同的使用情況,如圖(a)所示.用它們對著同一景物——亭子各拍一張照片,如圖(b)所示A、B、C、D.我們可以判定: 甲拍______,乙拍______,丙拍_______,丁拍_______. 答案 一、1.D.分析:凸透鏡成實像時,像和物相對于凸透鏡向同一方向運動,且像與像距的變化情況完全一樣.本題中,物距逐漸增大,故像距逐漸變小,像也逐漸變小. 2.B.分析: ,即 ,解得 . 3.A.分析: ,即 ,解得 . 4.C.分析:當 時,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若物距u增大(即物體遠離凸透鏡),則像距減小(即像與物相對于凸透鏡向同一方向運動),其像也隨像距成正比地減小(即像與像距的變化情況宛全一樣).但物體移動的距離大于像移動的距離,而移動的時間又相同,由 可知,像的速度會變小(減速運動). 5.B. 6.D.分析:當 時,凸透鏡成像的像距特點 時, . 7.B.分析:“135”照相機使用的膠卷每一張底片的大小相同,半身像與全身像相比,在畫面中占的比例大,即半身像的像大.像變大,像距應變大(鏡頭外推可增大暗箱長),物距應減小. 8.C.分析:凸透鏡成實像是由于物體射出的光,入射到凸透鏡上時,經凸透鏡折射后的所有折射光線會聚形成的,當凸透鏡被擋柱一部分后,還會有光線入射到凸透鏡上,還能成完整的像.但由于會聚的光線少了,因此像將變暗. 9.B. 二、1.30,15,30,倒立、縮小,實.分析:由圖可知,凸透鏡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故物距u與焦距f應滿足 ,像距v與f的關系應是: ,即 . 2.凸透,光屏,5,10. 3.蠟燭、凸透鏡,光屏,同一高度,使物體在凸透鏡上成的實像呈現在光屏上. 4.同一高度,大于10cm. 5.D. 6.a,照相機. 7.向上. 8.由圖可知,甲、乙、丙、丁四相機中,鏡頭到膠片之間的距離,即像距大小順序是甲、丙、丁、乙.用它們拍攝同一景物,在照片大小相同時,物距由大到小的順序是乙、丁、丙、甲,從而拍出的照片上像的大小依次是甲、丙、丁、乙.與(b)圖中像的大小相對照,可得甲拍的是D,乙拍后面是答案,看在人家滿幸苦的份上,給點分嘛。 回答者: 微笑de愛77 | 三級 | 2010-12-4 19:06 | 檢舉 (2006 北京市)一束平行光線經過凸透鏡折射后的傳播方向如圖16甲所示,由圖可知,此透鏡的焦距為 cm;當把燭焰放在此凸透鏡左側12cm處時,如圖16乙所示,則從該凸透鏡右側通過透鏡可以看到一個 、放大的虛像(填:“正立”或“倒立”)。 答案:15cm;正立 (2006 蕪湖) 人眼結構中的晶狀體相當于一個 鏡,來自物體的光經過晶狀體在視網膜上成 (選填“正立”或“倒立”)縮小的像。人眼觀察物體最清晰而又不易疲勞的距離,叫做明視距離。根據老花眼的結構可判定,老花眼的明視距離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正常人眼的明視距離。 答案:凸透鏡,倒立,大于 (2006 黑龍江)在森林里決不允許隨地丟棄透明飲料瓶。這是由于雨水進入飲料瓶后相當于一個_________鏡,對太陽光有_________作用,可能會導致森林火災。 答案:凸透 會聚 (2006 欽州市)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 透鏡(選填“凸”或“凹”);用放大鏡觀察郵票時(如圖8所示),看到的像是一個放大的 像(選填“實”或“虛”)。 答案:凸;虛 (2006 桂林)一次,小明在家寫作業時在書桌的玻璃臺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過水滴看下去,他發現壓在臺板下面的動畫圖片上的文字變大了。這是由于此時的水滴相當于一個 ,圖片上的文字經過水滴折射后形成一個放大的 像(選填 “實”或“虛”)。 答案:凸透鏡,虛 (2006 宜昌)顯微鏡鏡筒的兩端各有一組透鏡,每組透鏡的作用相當于一個 透鏡,人眼通過顯微鏡觀察微小物體時,看到的是放大的 像(填虛或實). 答案:凸;虛. (2006 黃岡)體育運動中,科研人員經常利用頻閃攝影對運動員的動作進行分析與指導。頻閃攝影就是攝影光源在有節奏的閃光時,從光源射出的光線照射到運動員身上發生_______射, 又通過攝影機前的_______鏡 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觀察圖中照片,可知頻閃 攝影時要求背景較_________ (填“亮”、“暗”)。 答案:反射;凸透鏡;倒立、縮小的實像;暗 (2006 襄樊)在圓形魚缸中喂養著的魚,看起來要比真實的魚大,這是因為圓形魚缸相當于一個_ 鏡。 答案:凸透 (2006 長沙)如圖所示是一束平行光通過一個透鏡的情景,由圖可知該透鏡是__________透鏡。當它作為照相機的鏡頭,把物體放在2倍焦距之外時,能成倒立、縮小的_________像。 答案:凸 ; 實 (2006 株州)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如圖1是表示小亮看遠處物體時的光路圖,他是____________眼。矯正的方法是戴____________透鏡片做的眼鏡。 答案:近視; 凹 (2006 長春)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機,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_______________透鏡,來自物體的光會在視網膜上形成一個_______________的像(選填“正立”或“倒立”)。如果長期不注意用眼衛生,會導致近視。有一種治療近視眼的手術,采用激光對角膜進行處理,使晶狀體和角膜構成的透鏡對光的偏折能力變得_______________些(選填“強”或“弱”)。 答案:凸(或會聚);倒立;弱 (2006 錦州)小強用焦距一定的照相機拍攝景物。若他將照相機遠離被拍攝的景物,景物在底片上所成的清晰的像將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答案:變小 (2006 云南)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一照相機鏡頭的焦距為15cm,要在底片上成清晰的人像,人與鏡頭的距離應 30c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底片上所成的像是 像(填“實” 或“虛”)。 答案:大于;實 (2006 昭興)人的眼睛在結構上和照相機非常相似,晶狀體相當于一個凸透鏡,能使物體成像在視網膜上。在下面的甲、乙示意圖中,屬近視眼的是 ,矯正時配戴的眼鏡鏡片應選用 (選填:“丙”或“丁”)。 答案:甲,丁 三、作圖題: (2006 廣州)畫出圖13中的光線AB經過凸透鏡后的徑跡. (2006 北京朝陽區)如圖9所示,根據光的折射情況,在虛線框內填上一個適當的透鏡。 (2006 四川樂山)在圖1中完成透鏡的光路圖. (2006 廈門)在圖12中,完成光線從左邊射向凸透鏡折射后,再射向凹透鏡折射后的光路。 (2006 河北)按下面要求作圖。圖甲是遠處物體在某人眼睛成像的示意圖,請在圖乙中的虛線框內填上適當的透鏡,使遠處物體成像在視網膜上。 (2006 泰州) 請在圖10中畫出近視眼看物體所成像的大致位置,并在像上標出與物體上A點相對應的像點A′。 (2006 錦州)請你畫出圖4中入射光線的折射光線。 答案 (2006 泰安)根據下面兩圖中的入射光線或折射光線,分別作出相應的折射光線或入射光線。 四、實驗題: (2006 連云港)在做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所用透鏡的焦距為10cm。某同學按下圖所示放置好蠟燭和透鏡后,左右移動光屏始終得不到燭焰完整的像,其原因是 。該同學作適當調整(物距不變)后,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完整的像。該像的性質是 。答案:燭焰、透鏡、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 倒立、放大、實像 (2006 無錫)小明站在同一位置用數碼相機(焦距可改變)對著無錫著名景點——錫山先后拍攝了兩張照片甲和乙,如圖所示。他產生了這樣的疑問:物體通過凸透鏡在光屏上所成像的大小與透鏡的焦距有何關系呢?小明對此進行了探究。 (1)小明找來了一些凸透鏡,但不知道它們的焦距,請你為他提供一種測量透鏡焦距的方法。(可畫圖說明) (2)測出凸透鏡焦距后,小明先后選用了三個焦距分別為15cm、10cm、5cm的凸透鏡,在保持物距始終為35cm的情況下依次進行實驗,發現所成的像越來越小。請你根據實驗結果判斷小明在拍攝哪一張照片時照相機鏡頭的焦距較大。 (3)在探究過程中,小明總是讓物距保持不變,請你說出他這樣做的理由。 答案:(1)將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在透鏡的另一側放一張紙,調節透鏡到紙面的距離,直至紙面上出現最小、最亮的光斑,測出光斑到凸透鏡的距離,即為凸透鏡的焦距 (其它方法正確同樣給分) (2)拍攝乙照片時照相機鏡頭的焦距較大 (3)凸透鏡所成實像的大小與物距、焦距都有關系,因此研究實像的大小與焦距的關系時應控制物距不變 (2006 福州)請仔細閱讀下文,按要求回答問題。 人類的眼睛 人類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機。眼睛與照相機的不同之處是:人的眼睛是通過調節晶狀體的彎曲程度,改變晶狀體的焦距來獲得清晰的 、縮小的實像,如圖17所示;普通照相機是在物距確定的情況下通過改變像距使像變得清晰。由眼睛的調節作用所能看清的最遠點,叫遠點,正常眼的遠點在極遠處。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點,叫近點,正常眼的近點約距眼睛10cm。眼睛是人體的重要器官,長時間的用眼,比如看書,看電視、計算機,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勞,眼睛疲勞常見癥狀是頭疼腦漲、眼睛發干。看物體時間較長也不易感到疲勞的距離叫明視距離,正常眼的明視距離25cm。 (1)請把文中像的性質補充完整。 (2)人的眼睛是通過改變晶狀體的 獲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機是在物距確定的情況下通過改變 使像變得清晰。 (3)根據上文,你認為人的正常眼睛的觀察范圍是: (填以下選項)。 A.0~10cm B.10cm~25cm C.10cm一極遠處 D.0~25cm (4)如何預防眼睛疲勞,請你提出一條合理化建議: 。 答案:(1)倒立;(2)焦距(或彎曲程度),像距;(3)c;(4)讓物體與眼睛的距離為25 cm (或不要長時間看書,中間要適當休息,或多做眼保健操)(其他建議合理即可) (2006 福州)如圖12所示,周倩和幾位同學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個縮小倒立的清晰實像。這時,周倩同學將自己的近視眼鏡鏡片放在了蠟燭與凸透鏡(靠近透鏡)之間,結果原來在光屏上的清晰的像變得模糊了。 (1)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變得清晰,在不移動蠟燭和透鏡位置的前提下,應該如何移動光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13所示的四幅小圖中正確表示周倩同學近視眼成像情況和矯正做法的是( ) A、②①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1)光屏向遠離凸透鏡的方向移動;(2)B (2006 韶關)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鏡(焦距為10cm)、蠟燭、火柴、光屏,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 (1)光具座上有A、B、C三個滑塊用于放置凸透鏡、光屏或蠟燭(如下左圖),其中在B上應放置:(2)實驗中發現光屏上成像如上右圖,你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 (3)觀察并記錄凸透鏡成像的情況時,應測量 和 . (4)將蠟燭放在距凸透鏡16cm處,前后移動光屏,小明 (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5)接著小明用不透光的紙板遮擋住凸透鏡的上半邊,然后前后移動光屏,他 (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完整的像. 答案:(1) 凸透鏡 (2) 蠟燭、凸透鏡、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水平線上 (3) 物距 ; 像距 (4) 能 (5) 能 (2006 南通) 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 (1)測量凸透鏡的焦距如圖所示,則該凸透鏡的焦距為_____cm. (2)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后,調節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上. (3)當燭焰距凸透鏡30cm時,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倒立、_____的實 像._______就是利用這一成像規律工作的(填光學儀器). 答案:(1)9.4(9.2—9.5) (2)同一高度 (3)縮小;照相機 (2006 內蒙)給你一個透鏡,不知道是凸透鏡還是凹透鏡,請你簡要寫出三種判斷方法。 答:(1) (2) (3) 答案:(1)透鏡對著太陽光(平行光源)移動,另一側有亮點說明是凸透鏡 (2)用手去摸,中間厚、兩邊薄的說明是凸透鏡 (3)點燃蠟燭,在另一側的屏上看能否成像,能成像的是凸透鏡 回答者: 冰兒h1 | 二級 | 2010-12-4 20:01 | 檢舉 (09安順)某實驗小組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特點”實驗過程中,進行了以下步驟:(1)將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在透鏡的另一側移動光屏,在距透鏡10cm處,屏上呈現出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粗略測出此凸透鏡焦距約是多少?(2) 小華同學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圖9 所示,并使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實驗過程中凸透鏡保持在光具座上50cm的位置處不變。將燭焰移動到光具座上的15cm位置處,當光屏在光具座60~70cm間的某位置時,光屏將會接到燭焰的像,該像與物比較有什么特點?應用這一原理可以制成什么光學儀器?(3)小華同學對凸透鏡成像做了進一步的探究,讓凸透鏡和燭焰的位置保持不變,將光屏向右移動了2cm,結果發現屏上燭焰的像變模糊,接著她將同學的近視眼鏡放在透鏡與燭焰之間并左右移動進行調節,結果光屏上燭焰的像又重新變清晰。此現象說明近視眼鏡是凸透鏡還是凹透鏡?答案:(1)10cm (2)倒立、縮小的實像 照相機(或攝像機、攝像頭)(3)凹透鏡.(09湛江)小明同學用一個焦距未知的凸透鏡、蠟燭、光屏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①由圖可知,凸透鏡的焦距是___________㎝。實驗時,應使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②如圖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畫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燭焰實像,則蠟燭可能置于透鏡左邊a、b、c、d四點中的________點上,此成像特點可應用在___________機上。③小明依次將蠟燭、凸透鏡、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按①的要求調整好三者中心的位置,但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始終都沒能看到燭焰所成的像。原因可能是(寫出一個原因即可)_____________。答案:(1)52.4、20、2.62 (2)①15、同一高度②c、幻燈(或投影、電影放映)③蠟燭放在焦點上(或蠟燭放在一倍焦距以內等)(09哈爾濱)(4分)同學們要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他們來到實驗室,選用的器材如下圖:(1)請你簡要說出實驗探究前應怎樣合理擺放和調整器材;(2)器材調好后,蠟燭從離透鏡較遠的地方逐漸向透鏡移動,調整光屏位置,在光屏上測出了不同位置時像的高度。并將數據填在表格中。凸透鏡焦距f=l0 cm文莉同學通過實驗現象得出的結論是:凸透鏡成的像是倒立的。林哲同學通過實驗數據得出的結論是:物體到凸透鏡距離越近,像就越大。請你對他們的實驗過程及實驗結論作出點評。答案:(1)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同一直線上;(1分)調整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1分)(09自貢)把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可在距凸透鏡15cm處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將某一物體放在此透鏡錢20cm處,可得到一個( )A.倒立放大的實像 B.倒立縮小的實像 C.正立放大的實像 D.正立放大的虛答案:A 回答者: 樂一蛤蛤 | 一級 | 2010-12-4 20:58 | 檢舉 一、填充題 1.凸鏡、凹透鏡、凸透鏡和平面鏡中,能會聚太陽光的是______鏡。 2.有一焦距為f的凸透鏡,若把燭焰放在離凸透鏡2f以外,則在凸透鏡的______側成______實像,光學裝置______就是利用這一規律制成的。 3.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______成的像,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______成的像,透鏡成像是由于光的______成的像。 4.利用凸透鏡不僅可以______光線,而且能成像,這種由______光線會聚而成,能顯示在屏上的像叫實像。 二、是非題在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判斷以下結論是否正確。 1.實驗用的凸透鏡其焦距必須是已知的。( ) 2.光具座上器材的排列次序是燭焰、凸透鏡和光屏。( ) 3.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叫物距,用u表示。( ) 4.像到凸透鏡的距離叫像距,用v表示。( ) 5.焦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叫焦距,用f表示。( ) 6.虛像不可能成在光屏上。( ) 7.實像是倒立的,虛像是正立的。( ) 8.實驗前要調整蠟燭、光屏和凸透鏡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 ) 三、選擇題 1.下列陳述中正確的是[ ]A.凸透鏡一定成實像B.凸透鏡一定成虛像C.凸透鏡一定能成像D.凸透鏡能成虛像 2.已知凸透鏡的焦距為10厘米,物體離開凸透鏡的距離為15厘米,那么所成像是 [ ] A.倒立縮小的實像 B.倒立放大的實像 C.正立縮小的像 D.正立放大的像 凸透鏡成像及應用A組答案: 一、1.凸透 2.另一;縮小倒立;照相機 3.直線傳播;反射;折射 4.折射;實際 二、1.√2.√3.×4.×5.√6.√7.√8.√ 三、1.D2.B 06年中考題匯編(透鏡及其應用) 一、選擇題: (2006 河北)小明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先后把蠟燭放在a、b、c、d四點并分別調整光屏的位置,如圖2所示,探究后他總結出下列說法。其中正確的是(A ) A.照像機是利用蠟燭放在a點的成像特點制成的 B.放大鏡是利用蠟燭放在b點的成像特點制成的 C.幻燈機是利用蠟燭放在d點的成像特點制成的 D.蠟燭放在b點成的像比它放在c點成的像大 (2006 上海浦東)某同學做凸透鏡成像實驗,當光屏距離凸透鏡12厘米時,發現光屏上有一個清晰縮小的像,由此可以判斷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 B ) A. 5厘米 B. 10厘米 C. 15厘米 D. 20厘米。 (2006 江西)有三個焦距都是20cm的凸透鏡,小明利用它們做了一些簡易光學器材,第一個做成了簡易照相機,拍攝了墻上的一幅畫;第二個做成了一臺投影儀,演示了一張幻燈片;第三個直接作放大鏡用,觀察了一只小昆蟲.使用過程中,下列對應關系連線正確的是(C ) (2006 北京朝陽區)凸透鏡的焦距是12cm,將物體放在主軸上距透鏡中心7cm處,物體所成的像是(C ) A.倒立、縮小的實像 B.倒立、放大的實像 C.正立、放大的虛像 D.正立、等大的虛像 (2006 臨沂市)李明同學的媽媽發現李明自從上了初中以后,學習比原來更刻苦了,但也發現李明看書時眼睛與書的距離比正常情況越來越近了,請你在下列判斷及矯正措施中選出正確的一項向李明同學說明(B ) A.李明同學已患上近視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鏡制成的眼鏡 B.李明同學已患上近視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鏡制成的眼鏡 C.李明同學已患上遠視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鏡制成的眼鏡 D.李明同學已患上遠視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鏡制成的眼鏡 (2006 廈門)在“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 ) A、光具座上器材的排列次序是蠟燭、光屏、凸透鏡 B、虛像也能成在光屏上 C、成實像時,當物距減小,像距增大,像變大 D、實驗前要調整蠟燭、光屏和凸透鏡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在一條直線上 (2006 佛山) ( C ) (2006 廣州海珠)蠟燭放在離凸透鏡40cm的主光軸時,在透鏡另一側的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若把蠟燭在原來位置向遠離透鏡方向移動40cm,則所成清晰的像—定是( D ) A.虛像 B.放大的 C.正立的 D.縮小的 (2006 河北)小明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先后把蠟燭放在a、b、c、d四點并分別調整光屏的位置,如圖2所示,探究后他總結出下列說法。其中正確的是(A ) A.照像機是利用蠟燭放在a點的成像特點制成的 B.放大鏡是利用蠟燭放在b點的成像特點制成的 C.幻燈機是利用蠟燭放在d點的成像特點制成的 D.蠟燭放在b點成的像比它放在c點成的像大 (2006宜昌)物體通過凸透鏡可以在光屏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實像,下列哪個光學儀器應用了這種成像原理( C ) A.照相機 B.放大鏡 C.幻燈機 D.汽車后視鏡 (2006 衡陽)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機,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凸透鏡。當人觀察物體時, 物體在視網膜上所成的像是(A ) A.倒立、縮小的實像 B.倒立、放大的實像 C.正立、放大的虛像 D.正立、放大的實像 (2006 株州)電視機的遙控器可以發射一種看不見的光,叫做紅外線,用它可以實現對電視機的控制。有時遙控器并沒有對準電視機的控制窗口,而是沿某一合適的方向對準墻壁按下按鈕,也可以控制電視機,這是利用了 ( A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直線傳播 D.光速很大 (2006 太原)人的眼睛象一架照相機,物體射出的光經晶狀體折射后成像于視網膜上,視網膜上成的像是( B ) A.倒立、放大的實像 B.倒立、縮小的實像 C.正立、放大的虛像 D.正立、縮小的虛像 (2006 鎮江)常見的視力缺陷有近視和遠視.右圖是一位視力缺陷人員的眼球成像示意圖,他的視力缺陷類型及矯正視力需要配戴的透鏡種類是( A ) A.遠視眼,凸透鏡 B.遠視眼,凹透鏡 C.近視眼,凸透鏡 D.近視眼,凹透鏡 (2006 鎮江)一凸透鏡的焦距是10cm,將點燃的蠟燭從離凸透鏡50cm處移到15cm處的過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變化情況是( B ) A.像變大,像距變小 B.像變大,像距變大 C.像變小,像距變小 D.像變小,像距變大 (2006 徐州) 下列光學儀器中,不屬于凸透鏡應用的是( C ) A.放大鏡 B.近視眼鏡 C.照相機 D.顯微鏡 (2006 鹽城) 下列光路圖中,正確的是(A )

7,觀察一個物體最多看到 個面 A1個 B2個 C3

從一個方向觀察物體,最多可以看到它的3個面.故選:C.
從一個方向觀察長方體,最多可以看到它的3個面.故選:c.

8,觀察物體時從某一個方向最多可以看到物體的個面

從一個方向觀察長方體,最多可以看到它的3個面.故答案為:3.
從不同方向觀察同一個物體,看到的面可能(各不相同 )

9,觀察物體時我們要 多 多 觀察

觀察物體時我們要( 全面 ),多( 角度 ),多( 方位 )觀察.
觀察物體時,觀察點距離被觀察物體越近,觀察到的物體越大,觀察到的范圍就越小.故答案為:大;小.

10,觀察物體時不管站在什么位置看到的形狀都是一樣的

由分析知;當這個物體是一個正方體或球體,那么從正面、側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狀都一樣;但是對于一般物體來說,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故答案為:錯誤.
觀察物體時,不管站在什么位置,看到的形狀都是一樣的.錯拿最簡單的圓錐來說,從正面和側面來看,看到的是等腰三角形,從上面看,是一個圓和一個點,同一個物體,從不同的角度看,看到的形狀可能一樣,也可能不一樣。
文章TAG:觀察物體練習題觀察物體練習

最近更新

  • 英語地址,英語中地址如何表達 急

    英語中地址如何表達急2,用英語怎么說地址1,英語中地址如何表達急xxxPlotNo.xxxxxRoadCitynameXXXX小區,XX路XX號,XX市,XX國家英語中地址的表達是 ......

    大足區 日期:2023-05-06

  • 陰影英文,shadow是英文名嗎

    shadow是英文名嗎shadow作為英文名太不好聽了n.陰影,影子,影像,預兆,庇護,隱蔽處,陰暗,少許vt.遮蔽,使朦朧,預示,尾隨vi.漸變,變陰暗可以作為人名,例如Abby ......

    大足區 日期:2023-05-06

  • 血壓低了怎么辦,血壓偏低咋辦

    血壓偏低咋辦2,血壓低怎么辦1,血壓偏低咋辦1、適當攝入鈉鹽日常食用的飯菜過咸是高血壓特別忌諱的一點,然而對于血壓低患者來說,吃咸一點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很可能還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血 ......

    大足區 日期:2023-05-06

  • 羽絨服洗滌,羽絨服洗滌的妙法有那些

    羽絨服洗滌的妙法有那些洗滌羽絨服一忌堿性物,二忌用洗衣機攪動或用手揉搓,三忌擰絞,四忌明火烘烤。正確的方法是:(1)如果羽絨服不太臟,可采用干洗法。用毛巾蘸汽油在領口、袖口、前襟等 ......

    大足區 日期:2023-05-06

  • 快速讀書,有什么方法可以快速閱讀

    有什么方法可以快速閱讀嗯……這個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要日積月累的聯系才可以!時間長了,真的可以達到一目十行的效果而且質量也不差。看重要部分,自然快速閱讀,領悟其道理。看得多了速度自 ......

    大足區 日期:2023-05-06

  • 火影忍者琳,火影忍者中的琳是誰

    火影忍者中的琳是誰琳是四代的弟子之一,在第三屆忍者大戰中出現過除了漫畫卡卡西外傳和最近推出的動畫中都提及之后沒有在任何故事中出現。四代目火影-波風班●領隊:四代目火影(波風皆人)● ......

    大足區 日期:2023-05-06

  • 那一世,那一世是什么詞性

    那一世是什么詞性“那一世”是短語,短語是沒有詞性的。“那”是指示代詞、“一”是數詞、“世”在這里可以理解成量詞。數量詞后應該有一個名詞,即“那一世的……”可以改成“我和那一世人生的 ......

    大足區 日期:2023-05-05

  • 紅薯粥的做法,紅薯粥怎么做好吃

    紅薯粥怎么做好吃做法一將紅薯洗凈,連皮切成塊,放入鍋中,加入淘洗凈的粳米及清水適量煮稀粥,加紅棗,芝麻調味即可。做法二1.將新鮮紅薯洗凈,連皮切成小塊。2.粳米淘洗干凈,用冷水浸泡 ......

    大足區 日期:2023-05-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侯马市| 绥滨县| 祁连县| 基隆市| 襄垣县| 中超| 桂平市| 卓尼县| 营山县| 调兵山市| 湖南省| 句容市| 安化县| 镶黄旗| 开阳县| 莲花县| 郯城县| 芜湖市| 运城市| 鄂伦春自治旗| 崇阳县| 台安县| 原阳县| 离岛区| 克东县| 婺源县| 宜春市| 镇坪县| 钟祥市| 江华| 吉隆县| 海丰县| 沐川县| 利川市| 厦门市| 鱼台县| 黄龙县| 筠连县| 彝良县| 鱼台县| 青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