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姚老師的未來出路是怎么樣的,這些老師會不會關心呢。如今,姚老師回歸了課堂,受到了學生們的熱烈歡迎,事實表明,她是一個優秀的老師,為了內定人員和關系戶的上位而拿下了本來穩穩進檔的姚老師呢,看了這段新聞,人們自然而然產生疑問,實力分很高的姚老師,怎么會由最后的民意測評投票而發生突轉,變成倒數第二呢。
1、焦作姚老師事件你怎么看?
據網上報導,姚老師本來各項考核總分排第二名,最后的民意測評投票一項后,姚老師變成了倒數第二名。姚老師欲哭無淚,咽不下這口氣,一怒之下把學校和教育局告了,看了這段新聞,人們自然而然產生疑問,實力分很高的姚老師,怎么會由最后的民意測評投票而發生突轉,變成倒數第二呢?是不是有人故意做了手腳?為了內定人員和關系戶的上位而拿下了本來穩穩進檔的姚老師呢?這種貍貓換太子的做法在有些人才招聘活動中也時有耳聞。
2、焦作教師職稱事件中,學校和姚老師各存在什么值得反思的問題?
在這件事情中,雙方都存在問題,作為學校一方,應耐心向當事人解釋學校的職稱評聘辦法,如果是評聘辦法需要完善,那也要通過教代會來修定,如果有人為因素,則要排除人為因素的干擾!作為教師一方要理解學校的做法,如果學校存在舞弊行為,可以逐級反映,要求糾錯并處理。如果不存在舞弊行為,則要把意見傳達到學校層面,形成教職工共識,修改完善職稱評聘制度,推動職稱公平,
3、焦作姚老師上訴案雖敗猶榮,是推進中小學職稱改革的巨大力量?
雖然姚老師敗訴了,但對大多數一線教師來說,職稱評定難的現實仍然是客觀的,她作為個例,是教師隊伍職稱評審怪象里的冰山一角。從網絡輿情來看,太多數人是“看熱鬧不嫌事大”,也有部分人選擇“知難而退”,生活閱歷的增加,讓他們變得消極!如今,姚老師回歸了課堂,受到了學生們的熱烈歡迎,事實表明,她是一個優秀的老師!,
4、焦作姚老師遞交二審上訴書,提出兩點訴求,結果會怎樣呢?
二審的結果,我個人覺得想都不用想,肯定是維持原判,因為我覺得本身這個事件就屬于教育系統的事情,她的申訴應該屬于信訪內容,教體局不給回復,姚老師可以向同級紀委進行投訴(投訴信訪不回復);或者向上級教育局投訴(信訪不回復)或向上級教育局直接提出信訪訴求。姚老師到法院起訴教體局,我個人感覺是沒有弄懂行政不作為的含義,
以比事件為例,行政不作為是指教體局在法定期限或后理的時限屆滿后仍未履行其法定職責,侵害了起訴人的人身權,財產權。那么這兩權在事件中是否有侵害呢?姚老師甘當吹哨人,對于飽受職稱困擾的某些教師來說,是一個巨大的福音,不用自己出一份力,有可能會受到好處,只是姚老師的未來出路是怎么樣的,這些老師會不會關心呢?上面是我的看法,不管是否正確,我們還是靜待結果的產生吧!。
5、評上高級職稱的老師有幾個還留在教學一線?
提這個問題純屬扯蛋!我不知為什么有這么多人對高級職稱的老師有意見?評上高職稱的老師不在教學一線到哪里去啊?難道還提拔當領導?我2015年評上高級職稱以后,工作量有增無減!仍然是一個班班主任,兩個班語文,絲毫沒有因為進了高級就減輕工作量,每學期的公開課還是首當其沖,別人調侃:高級教師不上,誰上?唯一不同的是,年末評優時領導會說一句:你已經是高級了,評優名額就讓給**老師,好么?雖是商量口吻,但我也不好拒絕!我所認識的高級教師中,95%還是在教學一線,除非個別行政領導。
我們學校6個高級教師,除了校長和副校長都只教一個班地理外,其余四個,都還在一線超負荷地工作著,評上高級職稱后,崗位晉升仍然要業績支撐,仍然有名額的限制,級崗位進六級崗位,六級進五級,都需要評聘,如果你評上高級職稱后不在一線,拿什么去和別人競爭?所以我覺得這個問題純屬扯蛋!不能以偏概全,一葉障目,看到某個老師晉級后去了后勤,就覺得所有老師晉級后都離開了教學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