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結石直徑大于2cm這種大小的腎結石,去做體外碎石,無異于自殘。(2)結石直徑介于1.5~2cm這種大小的腎結石,如果沒有形成腎積水,建議可以隨訪觀察或者做輸尿管軟鏡碎石術;如果形成輕度積水,建議做輸尿管軟鏡碎石術;如果形成重度積水,建議做經皮腎鏡碎石術。
1、腎結石可以體外碎嗎?
作為一名工作多年的泌尿外科醫生,我看到現在都沒有看到一個可以稱為合理的答案,很多人連體外沖擊波的原理和參數都不明白,就在網上的數據各種搬運,很容易誤導別人。首先,腎結石是指產生自腎盂內,還留在腎盂內的結石,腎盂你可以理解成腎臟里的空腔,存小便的地方,這里的結石處理方式,和下面的輸尿管、膀胱、尿道結石的處理原則是完全不同的。
結石的成分很多,其中有一種是高尿酸血癥引起的純尿酸結石,這種結石是可以通過口服枸櫞酸鉀等藥物進行溶石的,無需要外科治療,而其他成分的結石,無論任何中藥都是無法溶石的。同時,腎結石的發現,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有賴于B超檢查,在B超檢查中,我們要看下該腎結石的大小,再作處理。(1)結石直徑大于2cm這種大小的腎結石,去做體外碎石,無異于自殘,
多次體外沖擊波治療,不斷地對腎臟產生不可逆損害,結石無法清除,變成更小的碎石散入各個腎臟角落,或者不斷地落入輸尿管中,反復出現腎絞痛,無法收場。結局就是,腎臟也受損了,結石也沒處理好,建議:如果結石堵住了腎盂開口,形成了腎積水或局部腎盞積水,建議做經皮腎鏡碎石術。如果結石沒有引發腎積水,有兩個選擇,做輸尿管軟鏡碎石術,或者干脆定期復查進行觀察,什么時候有腎積水什么時候處理,
(2)結石直徑介于1.5~2cm這種大小的腎結石,如果沒有形成腎積水,建議可以隨訪觀察或者做輸尿管軟鏡碎石術;如果形成輕度積水,建議做輸尿管軟鏡碎石術;如果形成重度積水,建議做經皮腎鏡碎石術。(3)結石直徑介于1~1.5cm這種大小的腎結石,如果沒有形成腎積水,建議可觀察隨訪,等待其出現移位至腎盂開口處甚至上段輸尿管,再行體外碎石處理;如果已經形成腎積水,建議可行體外碎石處理,碎石可行2~3次,中間一定要間隔10~14天,中間進行復查評估,
(4)結石直徑小于1cm這種大小的腎結石,在腎盂內一般不會形成嵌頓引發腎積水,建議不要進行外科治療,多飲水多活動,如果結石落入輸尿管中,到時再作進一步處理。(這些文字純粹是臨床經驗之談,和死板的搬運文多少有些不一樣,但真的能少走很多彎路,現在很多醫療機構都在利益的驅使下大肆超指征進行體外碎石,造成了很多悲劇的,這里我也不方便多說了),
2、體外沖擊波碎石效果顯著,為什么大醫院不怎么采取這種方法碎石,而是經常讓患者做微創治療?
對于這個問題,我作為一名泌尿外科醫生,還是有些話要說的,可能是很多醫生沒有那么多時間和精力去解釋,才會讓大家對醫生選擇的結石治療方式有那么多誤解。首先一點,正是所謂大醫院的醫生經手的結石患者數量大,才會對體外沖擊波碎石的效率和潛在副作用有著直接而客觀的認識,因此才會嚴格按照診療指南來向患者推薦體外沖擊波碎石這種治療方式,既是為了醫療安全,也是為了縮短治療周期,盡可能地保留腎功能,
下面,黃醫生就來給大家說說,什么情況下的尿路結石才適合進行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其實,體外碎石的指征范圍是相當狹窄的,可能老百姓認為這種治療方式無創且效果顯著,應該全面推廣,但是有時其副作用也是相當顯著的,(一)腎結石應該不應該進行體外沖擊波碎石?腎結石,我將它分為兩大類:有并發癥的腎結石、沒有并發癥的腎結石。
(1)有并發癥的腎結石一般指的是由于結石梗阻導致的腎積水,或者結石表面附著致病菌引起反復的尿路感染,腎結石只有體積大到一定程度,偶然從腎盂內脫落,嵌頓在腎盂開口的地方,才會形成腎積水。這種情況會持續損害腎臟功能,因此這類腎結石必須治療,而且應該盡快治療,但是體外碎石的效率畢竟有限,目前只建議針對大小1~1.5厘米,且嵌頓于腎盂開口的腎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