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最早發現于安陽殷墟,而且,出土的甲骨也最多。從目前出土的甲骨和甲骨文來以安陽殷墟最多,其中尤以甲骨文最為代表,以殷墟甲骨文為代表的象形文字是世界四大古文字中唯一傳承至今的文字,15萬片甲骨文,堪稱商代歷史百科全書的甲骨文,(周原出土甲骨文)學者們認為,商代甲骨文今后仍有可能繼續在鄭州商城遺址、安陽殷墟遺址出土;并且,也很可能在鄭州、安陽以外的商代某諸侯方國之中心地帶出土。
1、西安兵馬俑和安陽殷墟,哪個歷史價值大?
雖然兵馬俑名氣更盛,但若論歷史價值還是殷墟更勝一籌。1899年王懿榮發現的甲骨文使被“疑古派”否定了的商王朝重新建立在有文字可考的基礎之上,成為海內外學者公認的中國歷史的開篇,1910年,甲骨學家羅振玉據此考證出其出土地小屯村曾是的晚商都城,1928-1937年間,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主持的殷墟科學發掘取得了巨大成就,發現了小屯宮殿宗廟區50余座夯土基址、小屯YH127甲骨坑及諸多甲骨坑層的發現還有小屯遺址區貴族墓及諸多祭祀坑,尤其是后岡“三疊層”文化的發現解決了仰韶、龍山、小屯三種文化的先后序列。
(1930年殷墟發掘現場)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組建了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繼續殷墟遺址的發掘,一個更加豐富的“地下世界”呈現在我們面前,新時期的殷墟發掘幫我們進一步了解了這座三千多年前的城市的城市布局,發現了小屯宮殿區內婦好墓、南地甲骨坑層、環繞小屯宮殿宗廟區大壕溝、成片家族墓、大型道路及近百座車馬坑、洹北商城等重要遺址,殷墟都城作為夏、商、周三代都城的代表作,在布局上遺址核心區內有宮殿宗廟區、手工業作坊區、民眾聚居區和家族墓地及縱橫的車馬大道,西北郊侯家莊西北崗有規模宏大的王陵區,說明殷商時期的都城建制是有規劃的,
殷墟還出土了大量珍貴的文物,殷墟出土的文字是中國漢字的鼻祖,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等多種載體文字。其中尤以甲骨文最為代表,以殷墟甲骨文為代表的象形文字是世界四大古文字中唯一傳承至今的文字,15萬片甲骨文,堪稱商代歷史百科全書的甲骨文,(殷墟發掘出五乘車馬坑和青銅短劍)殷墟都城中手工業作坊區的密集分布,其中尤以鑄銅作坊遺址規模大、內涵豐富,再加上數以萬計的青銅器的出土,充分說明殷商時期的青銅鑄造水平達到了極高水平,重達800多千克的“司母戊鼎”是世界青銅器鑄造之冠,雄偉瑰麗,讓人想到三千多年前祭祀的宏偉場面。
王陵區1005號大墓出土的“旋龍盂”,底中部下粗上細的柱子上,有頭向一致的四條可旋轉的圓雕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玉人雕像,為研究殷人的衣、冠、發式和不同階層的人物形象提供了物證;此外,殷墟歷年出土文物以陶器為大宗,可供復原者達萬件以上,這些陶器不僅是研究殷人日常生活的重要資料,也是考古學分期斷代研究的最好標志性指示器。
2、甲骨文為何只在安陽出現,其他地方到現在無一片發現?
(殷墟武丁大龜)請恕冒昧,題目這個說法是不對的,甲骨文,最早發現于安陽殷墟,而且,出土的甲骨也最多。但是,其他很多地區已相繼出土了刻有“契文”的甲骨,網上有個別人質疑甲骨文是造假,這就屬于缺乏最基本知識的虛妄之說了。1899年,時任國子監祭酒的金石學家王懿榮,發現藥店買來的“龍骨”上有類似文字的痕跡,于是,在初步鑒定后,先后從古董商人那里買來了1400多片甲骨,
羿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王懿榮投井自盡。1902年,王先生的長子王翰甫將家中1000多片甲骨賣與劉鶚,劉先生將其與自己收藏的合計5000余篇甲骨,在羅振玉先生“竄拽”下,編成了《鐵云藏龜》一書,為殷墟甲骨的首部著錄書籍。第二年,孫詒讓先生據此書,著成《契文舉例》,1904年付梓,是為甲骨文研究的第一部著作,
1906年,任學部參事官的羅振玉亦開始收集甲骨。1910年,著成《殷商貞卜文字考》,書中指出,安陽小屯甲骨實為殷商遺物,1914年,王國維在研究甲骨文后,在《古史新證》中,明確認定小屯即殷墟所在,1915年,羅振玉自日本返國后到實地考察,以一人之力收集甲骨30000余片,其在研究基礎上,先后撰成《殷墟書契》《殷墟書契前編》《殷墟書契菁華》《殷墟書契后編》《殷墟書契續編》《鐵云甲龜之余》《殷虛古器物圖錄》等著作,開創了甲骨學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