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語言分類而言,河南各個地方的方言都是河南話的一部分,也都能代表河南話,并且最好聽的方言肯定是自己的家鄉話。謝謝你的邀請,方言是地域間最大的特征,也難怪抖音里用方言講話,作者只能說一句“友友們湊合著聽,我老家平頂山,說著魯山東邊的方言,但在大學期間認識了很多開封的同學,感覺他們的方言比較有意思,特別是開封方言無論是信陽、焦作、濟源、安陽的都能聽懂。
1、說一句你家鄉最常用的方言,你覺得哪一句最有代表性?
謝謝你的邀請,方言是地域間最大的特征,也難怪抖音里用方言講話,作者只能說一句“友友們湊合著聽![捂臉][捂臉][捂臉][笑哭][笑哭][大笑][大笑][大笑]清早切來(起來)摸啥浪,揍順著344國道邊轉了一圈,路上碰見劉二,“弄啥氣切?”揍個啥!”[呲牙][呲牙]你鍛煉身體呢?“唉!糊難入呢,轉咯兒”[害羞]又碰她姨妹,額趕緊招呼,“妹子,吃了么?”“吃了,哥,墜象活少了吧?”“罷咧,不太忙!”“額姐墜象啥都好嗎?”‘好著呢!”好著額揍放心了,你轉慢慢轉著,操心車,’[心][心]友友讀讀這幾句,你知道額是啥地方的?下面額說一句代表性的地方方言你可能會猜個七里八方兒了[呲牙]傷午咥攪團,黑了喝個湯,一天凈吃些慫不頂的東西,能揍個啥活嗎?還是窩肉夾饃就涼皮解饞得咥![笑哭][笑哭][笑哭]謝謝鄉黨們,伙計們停哈歇個兒吃ChO,hu口茶[作揖][作揖][作揖][作揖]????。
2、河南哪個地方的方言最能代表河南話?
拋開語言分類而言,河南各個地方的方言都是河南話的一部分,也都能代表河南話,并且最好聽的方言肯定是自己的家鄉話,站在個人的角度,我認為開封話最能代表河南話。我老家平頂山,說著魯山東邊的方言,但在大學期間認識了很多開封的同學,感覺他們的方言比較有意思,特別是開封方言無論是信陽、焦作、濟源、安陽的都能聽懂,
開封給我的感覺就是說話輕飄飄的,音調比較好聽,似有若無。那時候經常聽室友講開封話,像“沒力兒、不孬、沒啥事兒”等等代表著濃濃的開封音,我們有時也開玩笑講,北宋時候皇上上朝會不會也說開封話,比如“今有啥事兒,這咋弄的啊”等等。總之,至于哪個地方的方言最能代表河南話,這個不會有統一的標準,方言本身就是最接近風土人情的文化,也多如星點,
3、你接觸過河南人嗎?關于河南人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
“河南人沒贏過一次‘地域’暴力,卻也從沒輸過一次民族大義”!這句話來自網絡的留言,但說出了河南人的心里話。我來河南幾十年了,從最開始準備來這里的時候,就有人跟我說,河南人如何如何,一晃幾十年就過去了,現在我的河南話說得跟本地人一樣一樣的,也離不開了河南的燴面、胡辣湯。這么多年無論是去外地的企業工廠,還是瀏覽網頁,總能時不時地看到所謂的“地域黑”,
印象最深的應該是十幾年前一次去外地,工廠的門口赫然拉著橫幅“不招河南人”!后來和朋友說起這事兒,都在疑惑,究竟是啥原因導致了這么深的芥蒂呢?琢磨著主要跟歷史原因和一些個別現象的放大有關!首先,歷史原因當屬“黃泛區”。歷史上黃河泛濫,土地被淹,人民四處逃難,勢必有人為了生存,行雞鳴狗盜、打家劫舍之事,影響了河南人的形象,
其次,個別現象被放大成普遍現象。據說,有一段時間似乎全世界的井蓋都被河南人偷了,這就是典型的個別現象放大,讓全體河南人背鍋了!以上都不是真實的河南!事實上,河南的貢獻超乎你的想象,用占全國1/16的耕地,生產了全國1/10的糧食、1/4的小麥,每年調出約600億斤原糧及加工制成品,確保國家糧食的安全。
據統計,中國?分之?的?腿腸,三分之?的?便?,四分之?的饅頭,五分之三的湯圓,70%的速凍?餃均來?河南,河南也是?化?省,黃帝故里、老子故鄉;是道家、法家、縱橫家等思想的發祥地;歷史上有20多個朝代以河南多地為都城;四大發明,占了三項!抗日戰爭期間,花園口大堤被炸,河南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在民族危亡之際,河南人以民族大義為重,先后有2萬多人倒在了抗日戰場,涌現出吉鴻昌、楊靖宇、彭雪楓等為代表的河南優秀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