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說法一出,在網上瘋傳一段時間,最后洛陽文物局否定洛陽是四大圣城之一的說法。洛陽已經不是以前的洛陽,那些河流和街道昭示著她曾經闊過,為了沾光,不是洛陽地界,也要叫“洛陽”的名字,只有承載著歷史記憶的古老城鎮和河流還寫著洛陽之名,在訴說著洛陽輝煌的過去。
1、洛陽修建地鐵的意義在哪里?
其實這個問題也可以這樣問:洛陽為什么不能修地鐵?是洛陽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指標達不到要求嗎?顯然不是。洛陽是河南省的副中心城市,近幾年經濟發展非常強勁,國民生產總值一直是中國中西部地區非省會城市中的排頭兵。2018年更是達到創紀錄的4600多億元,穩居全省第二的位置,洛陽市的城市框架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擴大了一倍還多,目前總面積已達803平方公里,實現了以洛河為軸線,南北對稱發展,再造一個新洛陽的宏偉目標。
2、西周的都城到底在洛陽還是西安?
關于西周的都城在西安還是在洛陽的問題我來作答,相信初中歷史課本早就給出了答案,再有《新華字典》也有簡單的圖解,中國中央電視臺也有專業解讀——,現在是網絡時代,比較流行的一句話是“我是來看評論的。”,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豐鎬遺址”文物保護碑在我的家鄉隨處可見,以至于影響了我們村乃至我們街辦的拆遷開發等工作。
如果河南洛陽朋友要爭,建議先去國務院,先摘掉我們這里的帽子,然后愛誰誰去,官方的解釋西安,古稱長安,豐鎬等,其中豐又作灃,大部分在今陜西西安西咸新區灃西新城馬王街辦,位于灃水(河)西岸。鎬在灃河東岸,歸灃東新城斗門街辦轄,咸陽是秦都,漢隋唐叫長安,西安是明朝以后的稱呼。西周王朝是奴隸制國家,在現在看來,可以是一個大的部落群體,以農耕文明為主,兼有游牧性質的群體,在建國以前,在今甘陜境內經歷過不下四五次大的遷徙,同時那時候的城市有市無郭,城市布局可以是方的,也有可能是圓的,真正意義上的都城受人口的限制,不可能達到今天一個縣城的規模,
3、洛陽是四大圣城之一的說法來自哪里?
洛陽是四大圣城之一的說法,起源于洛陽部分網友對西安世界四大古都的仰慕,為了能讓洛陽和躋身世界,與西安齊名,所以編造出了個世界四大圣城的說法。此說法一出,在網上瘋傳一段時間,最后洛陽文物局否定洛陽是四大圣城之一的說法,洛陽文物局回應網友提問時,回答到洛陽是歷史文化名城和古都,對外沒有使用過世界四大圣城的宣傳口號。
武則天和唐高宗的陵墓在陜西乾縣,距縣城約五公里的梁山上,當地人叫瓜坡陵(瓜坡即姑婆之意),乾陵被譽為天下選址最好的帝陵,風水最佳,從早上到太陽落山,都能見到太陽,由于地處八卦之乾位,故取名乾陵,(乾陵遠景)武則天在歷史上有一段不光彩的故事,那就是和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在自己的行宮(又叫陪宮)洛陽鬼混的事情,其實這在唐朝算不了什么,一來武則天本來就是一代女皇,有資格享受這個待遇,二來唐朝社會本來就很開放,但武則天并不這么想,她認為唐高宗李治才是真正愛她的人,她也一生真正的愛著她的丈夫,和張氏兄弟之事被武則天晚年視為自己一生的恥辱,也是她一生對自己丈夫和李唐天下的最可恥的背叛,為了糾正自己的過錯,彌補她對丈夫的愛情,在她臨終之時做出了她一生又一次最重大的決定,那就是“歸陵、袝廟、去帝號,以則天大圣皇后相稱\
4、為什么武則天和唐高宗都選擇在京師長安附修陵安葬自己?為什么不在洛陽附近安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