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沂蒙山區生活近五年,山東人的勤勞樸實是留給我深刻的印象,當你走在山東的路上,路是小碎石鋪就,但永遠是平坦的。有點象歐洲人眼里的近東中東遠東的概念,因歐洲很長一段時間主導了世界的格局,很愿意回答您這個問題,因為自己也算是半拉山東人,家在說山東就山東,說河北就河北的地方,喝著四女寺河水長大,對山東人特有好感。
[原創]說幾段我們這里的方言讓大家猜猜我的家鄉是哪里吧!——天還烏隆隆的我爺就起來出去了,夜里后上他且下的時候還不夠半夜了?真知不道他才睡了多么沙沙?——經沙功夫他就提留著大半斤豬右家來了,對俺娘說:麻里地切幾個地蛋熬右吃,吃了我去把那棒槌子杯來!——娘說:你撒剩么急?這棒槌子可能韓不大熟,你先把那地瓜刨了,還有好幾個囊瓜也大些每(讀三聲)了,趕緊得把它翟來,要不就叫小孩造憎了!——爺說:eng!(讀四聲,鼻音),也叫大費里去吧,韓德毫毫那草,咹上點豆夾子。
要不我一個銀弄不完,——娘說:中啊,他放了學剛在家里又木家誰。那右也都熬熟了,你麻里和他一堆吃撈嘎或著他去吧,你倆銀,當木住晌午大多就能回來了。——爺說:晌午多回不來,要不就捎著點晌飯在坡里吃,——娘說:我及餒拿上幾個踏包子吧!——爺說:剛好!——娘又說,你捎著個交叉子,使的上了就坐著歇沙。唉,晌午頭里剛業,多哈點湯啊!釋意:天還烏隆隆的(天還不明),爺(父親),且下(躺下),夜里后上(昨晚),多么沙沙(才多大會),經沙功夫(一會兒),豬右(肉),熬右(煮肉),吃撈(吃了),地蛋(土豆),囊瓜(南瓜),大些每了(很大了),棒槌子(玉米棒子),杯來(掰來),撒剩么急(著啥急啊),韓不熟(還不熟),豆夾子(長四季豆),銀(人),一堆(一起),嘎或著他(叫上他一塊去),晌午(中午),韓德毫草(還要拔草),地瓜(紅薯),造憎(糟蹋),翟(摘),木家誰(沒有事),及餒(給您),麻里地(快點),當木住(估計著),晌午大多(中午以后),晌午頭里(正中午),塌包子(用平鍋烙的扁形菜包),剛好(很好),大費里(大份里,大兒子),咹上(種上),交叉子(馬扎),使的上了(累了),歇沙(休息會),天剛業(天很熱),哈湯(喝水)大家知道我是哪里人了嗎?告訴你:這里是山東沂蒙山區一帶,原屬臨沂,現歸淄博管轄,
2、山東人有什么優點,有什么缺點?
很愿意回答您這個問題,因為自己也算是半拉山東人,家在說山東就山東,說河北就河北的地方,喝著四女寺河水長大,對山東人特有好感。但你讓我說優缺點還真有些做難,人與人不一樣,十個指頭不一般齊,只能從大的方面講,山東人實誠,忠厚,肯吃苦,與山東人打交道不會讓你吃虧,非要說出個缺點就是山東人有點倔強,認死理。我在沂蒙山區生活近五年,山東人的勤勞樸實是留給我深刻的印象,當你走在山東的路上,路是小碎石鋪就,但永遠是平坦的,
3、山東在古代叫什么名字?這個名字的由來是怎樣的?
山東在先秦時期指崤山以東或函谷關以東地區,一般秦國以東都可以泛稱山東。之所以出現山東的概念,我認為主要因為秦國,秦國與其他諸侯國相比更勇武彪悍,在其他諸侯眼里也更野蠻落后,但秦國在春秋時期是重要大國,在戰國時期逐漸成為最強大的國家,秦國眼里函谷關既是地理節點,也是視野和格局的分界點,有點象歐洲人眼里的近東中東遠東的概念,因歐洲很長一段時間主導了世界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