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新高考,模擬考原始分是619分,賦分后是598分,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對于原始分為E等的考生,哪怕最后一名的卷面原始分是0分,因為等級賦分的最低起點分是30分,所以倒第一的考生經過轉換后的等級分為30分,比其原始分一下子多了30分,假設試卷很難,連第一名也只考了89分,轉換為等級分后,他的分數將比原始分多了11分。
1、山東新高考,模擬考原始分619,賦分后598,感覺賦分后吃虧了,你怎么看?
新高考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新高考的賦分制度!如果賦分高了當然會像中了彩票一樣高興,但是如果是賦分低了,就會痛斥這種制度,因為高三考生的每一分,都是多少個日日夜夜刷題換來的,憑什么“偷走”我的分數?山東新高考,模擬考原始分是619分,賦分后是598分,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賦分的某些學科,題目過于簡單了這是實行賦分制度的根本原因,因為實行新高考后,選擇不同組合的學生,完全可以報考同一學校的同一專業,但是命題者無法平衡各科試卷的難度,所以為了公平起見,采取賦分制度,能最大可能地衡量出學生在這門學科中的學習情況,根據學生的排名,通過公式運算,給學生賦出一個相對合理的分數。
舉個例子,甲同學選擇了物理化學和生物組合,乙同學選擇了物理化學和政治組合,但是因為生物過難,政治過于簡單,所以甲同學生物考了60分,乙同學政治考了80分,如果其他科目一樣,那么甲同學肯定吃虧了,而吃虧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試題的原因,所以通過賦分可以彌補這種現象,甲同學的生物可能會賦分成70分,乙同學的政治可能會賦分成75分,這樣的結果就是甲同學感覺自己賺了便宜,乙同學感覺自己吃了虧,
第二、賦分的某些學科,競爭對手太強了賦分后分數變少,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選擇的對手過強導致的,這樣的情況下,賦分會更加不公平。這也是賦分制度實施時,專家的上層設計沒有考慮到的一點,比如選擇物理的學生,成績都是中上游的學生,如果把這些學生重新排名后,一些中游的學生就不行變成了“學渣”,最后分數和自己原始分相差很大。
還是以上面的例子為例,因為選擇生物的尖子生較多,而選擇政治的尖子生較少,如果實行賦分制度,結果很可能是這樣的:選擇物化生的甲同學的生物,賦分依然是60分,甚至會低于60分,而選擇政治的乙同學,賦分則可能會變成90分,因為政治原始分能考80分,正常情況下已經是高分了,這個分數在賦分時,很有優勢,名次靠前,所以賦分更高,
2、新高考排位分如何計算?
謝邀!目前各省的新高考改革推進工作都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部分試點地區已經接近尾聲),在新高考中很容易被考生及家長忽略的一個問題就是新高考的排位分計算(等級賦分制度)。在等級賦分制度下,“占便宜”的是單科實力頂尖或者墊底的考生,“吃虧的”是成績平平的中間段考生,為何這么說?先來看看等級賦分制度的設計原則:以遼寧省為例,在普通高中的高考選考科目——化學、生物、政治、地理這四門再選科目中實行等級賦分制度。
也就是將這些科目中,考生的卷面原始分按照規定的人數比例劃分為5檔(A、B、C、D、E),然后再根據等級賦分的規則轉換為等級分,轉換為等級分后,滿分一定存在(原始分第一及緊隨其后的前1%考生),而零分一定不存在(等級賦分起點為30分)。遼寧的等級賦分規則見下圖:簡單說明一下大家就懂了,對于原始分為A等的考生,成績在前1%以內的,不論卷面原始分是多少,一律給一個滿分的等級分(100分),
假設試卷很難,連第一名也只考了89分,轉換為等級分后,他的分數將比原始分多了11分。而對于A等中位于最后1/15的考生,一律給一個等級分86分,在這兩者之間的按照成績排位從99~87分來賦分(一個百分比差值一分),對于原始分為E等的考生,哪怕最后一名的卷面原始分是0分,因為等級賦分的最低起點分是30分,所以倒第一的考生經過轉換后的等級分為30分,比其原始分一下子多了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