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這三個城市,未來的發展機會,荊州最優,孝感其次,黃石第三。作為武漢都市圈的重要城市,孝感向東發展,無疑也是助推武漢孝感同城一體化的規劃,這幾個遠城區里面的未來發展我最看好江夏區,孝感是湖北省地級市,該市擁有武漢城市圈和長江經濟帶、長江中游城市群等眾多國家層面的相關規劃,此舉將為孝感市的未來發展起到功不可沒的推動作用。
1、孝感這座城市未來發展怎么樣?
孝感這座城市未來發展怎么樣?孝感是湖北省地級市,該市擁有武漢城市圈和長江經濟帶、長江中游城市群等眾多國家層面的相關規劃,此舉將為孝感市的未來發展起到功不可沒的推動作用。由于本市地處武漢城市圈核心區的得天獨厚優勢地理區位,為孝感建設現代化大城市提供重要的基礎,被定位為武漢城市圈的副中心城市,意味著孝感市將來發展空間巨大。
孝感市于2017年湖北省各市州GDP年終統計中位居同類城市第三名,由此說明本市潛力巨大,具備進一步提升綜合實力的契機,去年,孝感GDP名義增速再次超越10%,名義增速是分析一座城市未來發展的主要參考數據之一,能夠達到10.5%的增速,預計今年的GDP有望突破1900億關口,為跨入2000億奠下有利的基石。
2、孝感為什么要向東發展?
作為武漢都市圈的重要城市,孝感向東發展,無疑也是助推武漢孝感同城一體化的規劃,其實孝感離武漢真的很近,從東西湖吳家山往西北開半個小時,孝感地界就到了,兩個城市就這么近!所以,建設武漢大都會,孝感的作用非常重要,也是武漢都市圈的一顆非常重要棋子。不過,武漢孝感的同城化,其實也還有很多美中不足,漢孝城際雖然建好運營,卻沒有進孝感市中心。
比如武漢市中心直達孝南區市中心的快速路高速路至今還沒有,107國道速度慢,紅綠燈多,而高速,又繞路太遠,所以,漢孝一體化,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孝感為了對接武漢,也在G107沿線布局了大量的工業開發土地,建立工業園區,隨著武漢的產業升級和外移,孝感無疑是接受武漢產業溢出的第一洼地。直接緊挨大武漢,區位得天獨厚的孝感,無疑也會隨著大武漢的崛起而振興,
3、武漢遠城區未來哪個區域會發展很好?
武漢的遠城區包括:東西湖區、黃陂區、新洲區、江夏區、蔡甸區、漢南區。這幾個遠城區里面的未來發展我最看好江夏區,下面,我從幾個方面來進行一下分析:一、與主城區的協作與互動上,江夏區是發展最快的。江夏區因為被東湖高新托管了幾個鄉鎮,因此江夏的產業建設也是圍繞著光谷的產業布局來進行擴展的,江夏的廟山、大橋新區、梁子湖、鄭店、五里界都是依托東湖高新的產業在布局,布局了大量的高科技公司。
文化大道、廟山大道、梁子湖大道的建設標準都是很高的,特別是文化大道,兩側高樓鱗次櫛比,湖光山色美景無限,在與主城區的協作與互動上,做的比較好一點的就是東西湖區了。其實東西湖區發展的比較早,很早就在走與主城區融合的道路,到現在基本實現了無縫對接,但是東西湖區的產業布局與主城區互動性不強,相當于在新開辟發展道路,
其他的幾個區與主城區的協作與互動就更差了。二、在產業布局上,江夏區最優,江夏區的產業布局與東湖高新的產業高度契合,布局了大量的高科技企業,比如依托騰訊基地建設的陽光創谷,還有華為的云計算基地,海康威視投資50億的產業基地,南車基地;還有依托光谷生物城的研發,投資超過1000億元的大健康產業基地,建設100平方公里的大健康產業園,分三個園區,即鄭店的醫藥產業園、廟山的醫療器械園和五里界的康養基地,投資規模非常巨大;還有江夏金口的通用汽車產業基地,年產汽車70萬輛,是武漢名副其實的刷GDP利器。
其他遠城區的產業布局比較優秀的是東西湖區的國家網絡安全基地、京東方、康寧玻璃、中金數據、食品加工生產等產業,新洲陽邏的航空航天產業基地,造船基地和水運港,蔡甸的汽車零部件生產等,但是跟江夏比起來,我覺得還是有點差距的,三、在設施配套上,東西湖、江夏和蔡甸三個區都是不錯的。在醫療、學校等的建設上,三個區都差不多,都有同濟或者協和的分院,在學校的教育質量上也差不多,談不上好,也不差,特別是江夏有幾所民辦學校的教育質量不錯,東西湖的為民學校也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