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正式投產后,與奉天兵工廠、上海兵工廠、漢陽兵工廠并稱中國四大兵工廠。鞏縣兵工廠設在鄭州至洛陽之間的鞏縣孝義鎮,故也稱“孝義兵工廠”,31年“九一八事變”后,奉天兵工廠大批職工入關謀生,來到鞏縣兵工廠,32年“一二八事變”后,上海兵工廠的部分車間搬遷到鞏縣兵工廠,一時間該廠人數暴漲到1萬人。
1、洛陽工資水平怎么樣?哪些企業比較好?
洛陽的工資水平在河南省排中上。洛陽發展比較均勻,所以GDP發展也比較快,在2016年省內排名第二,僅僅在鄭州的下面,而且洛陽的經濟發展好,開始重點建設地鐵以及城市基礎設施,據資料了解到,在2016年非民營企業員工平均月工資在4200左右,注意這并不是民企。一般民企激勵政策多,都是鼓勵員工工作的,大多數多勞多得,當然加班強度可是很大的,在洛陽有的民企一個月可以拿到8000左右的工資的,當然這也分層次和等級的,
一般的工薪階層干的是技術員的活,都在一些工業的企業干貨,這種企業補助也比較多的。服務業工資是最低得,但是也有高的,按照業績來,有的人基礎工資2000,提成能有6000多,工資水平高的帶來的也是物價飛速上漲,所以很多的年輕人的工作能供自己吃喝,一年下來也攢不住多少錢。在洛陽生活,肯定要承受很大的壓力,尤其是外地人,畢竟需要租房子自己還有吃喝,
2、洛陽一拖只生產拖拉機嗎?
中國一拖不僅僅生產拖拉機。一拖是國家“一五”時期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1955年開工建設,1959年建成投產,是中國特大型機械制造企業,擁有的“東方紅”商標為中國“馳名商標”,公司總部位于河南省洛陽市澗西區。是毛澤東主席親自敲定的廠址、周恩來總理親自任命的廠長的工廠,中國第一臺拖拉機、第一臺壓路機和第一臺軍用越野汽車的誕生地,
洛陽是新中國成立后中央政府重點布局的工業城市。其中主要布局重工業和軍工產業,朋友們可能對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的斯大林格勒戰役非常了解。斯大林格勒戰役中,戰斗最激烈的時刻,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的工人們,駕駛著剛剛造好的坦克,直接出場,迎戰德軍,一拖是蘇聯援建的工業項目,可以軍民兩用。該廠能夠做到平時生產拖拉機,著名品牌東方紅,戰時可以迅速轉型生產坦克,
3、民國時期為什么選鞏縣建兵工廠?
這跟民國早期最有權勢的河南人——袁世凱有較大關系,也跟鞏縣兵工廠所在的孝義鎮的地勢、空間有關系。中國近代的軍火工業,是從洋務運動開始的,辛亥革命前后,全國各地已建起多家軍火工廠,規模較大的有奉天、漢陽、上海兵工廠,較小的有德州(濟南)、太原兵工廠等。這些兵工廠大都由軍閥、實力派興建并把控,日本人向袁世凱當局提出二十一條要求后,老袁認識到中日一戰勢不可免,需要及早備戰。
1915年初,北洋政府在北京設立兵工督辦處,由海軍上將薩鎮冰為督辦,陸軍中將蔣廷梓為總務處長,1915年秋天,北洋政府決定在河南籌辦一家兵工廠,督辦處將廠址選在了鞏縣。鞏縣地處豫西丘陵地區,南依巍巍嵩山,北鄰滔滔黃河,自古為西去關中要道,歷代皆為兵家必爭之地,鞏縣兵工廠設在鄭州至洛陽之間的鞏縣孝義鎮,故也稱“孝義兵工廠”。
它南靠隴海路,北臨伊洛河,東至石河道,西至付家溝,在占地約800畝的廠址上,陸續建起了動力廠(也叫電機廠)、炮彈廠、機器廠、槍廠四大分廠。1922年正式投產后,與奉天兵工廠、上海兵工廠、漢陽兵工廠并稱中國四大兵工廠,1916年袁世凱死后,皖系軍閥段祺瑞操縱北洋政權,控制了鞏縣兵工廠。1920年7月,直系軍閥吳佩孚占據華北及長江流域,繼而控制了鞏縣兵工廠,
1926年北伐戰爭后,吳佩孚失敗,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七集團軍管轄鞏縣兵工廠。1929年6月,改歸南京政府軍政部直轄,改稱“軍政部鞏縣兵工廠”,后因唐生智之變廠務中斷,繼由西北軍接管,1930年,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之間爆發中原大戰,馮玉祥部被迫撤離鞏縣,從此,鞏縣兵工廠一直由國民政府控制。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日本侵略者占領中國東北地區,并對華北廣大地區虎視眈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