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公認的有文字記載臺灣的歷史可追溯到西元230年,吳人沉瑩的《臨海水土志》留下對臺灣最早的記述,日學者伊能嘉矩在《臺灣文化志》中,推斷其所描繪的夷州就是現今的臺灣,隋朝曾三次出師臺灣,臺灣的歷史20字左右╮(╯_╰,遠古時代,臺灣與大陸相連,后來因地殼運動,相連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峽,出現臺灣島。
秦朝稱臺灣為“瀛州”,三國時期稱為“夷州”,隋代改為“流球”,宋朝稱“毗舍耶”,明初又叫做“東番”,后來則有“雞籠山”、“北港”、“笨港”、“臺灣窩”等諸種稱謂。直到明代萬歷年間,才開始有“臺灣”之稱。民族英雄鄭成功率兵收復臺灣,曾改名為“東郡”,其子鄭經繼位時,即更名為“東寧”。清朝更名為“臺灣”,并設置臺灣府,隸屬于福建省,這是臺灣的正式定名
臺灣自古屬于中國,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最早的史書之一《尚書·禹貢篇》書中的“島夷卉服”就是指臺灣。一般公認的有文字記載臺灣的歷史可追溯到西元230年,吳人沉瑩的《臨海水土志》留下對臺灣最早的記述。三國東吳孫權派兵到夷洲。日學者伊能嘉矩在《臺灣文化志》中,推斷其所描繪的夷州就是現今的臺灣。隋唐時期(西元589年—618年)稱臺灣為流求。隋朝曾三次出師臺灣。史籍記載,610年(隋大業六年)漢族人民開始移居澎湖地區。宋元時期(西元960年—1368年),漢族人民在澎湖地區已有相當數量。西元12世紀中葉,宋朝將澎湖劃歸福建泉州晉江縣管轄,并派兵戍守。元、明兩朝政府在澎湖設巡檢司,元朝也曾派兵前往臺灣。明清以后的歷史,大家都很熟悉,就不介紹了。滿意請采納
3、臺灣的歷史20字左右╮(╯_╰遠古時代,臺灣與大陸相連,后來因地殼運動,相連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峽,出現臺灣島。16世紀,西班牙、荷蘭等西方殖民勢力迅速發展,開始把觸角伸向東方,荷蘭殖民者乘明末農民起義和東北滿族勢力日益強大,明政府處境艱難之時,侵入臺灣。不久,西班牙人侵占了臺灣北部和東部的一些地區,后于1642年被荷蘭人趕走,臺灣淪為荷蘭的殖民地,1662年2月,鄭成功迫使荷蘭總督揆一簽字投降。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了中國領土臺灣,成為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受到廣大人民的敬仰,清政府為了加強海防,于1885年將臺灣劃為單一行省,臺灣成為中國第20個行省。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翌年清政府戰敗,于4月17日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把臺灣割讓給日本,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