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他們來到泉州時,看到這里的山川地勢很像古都洛陽,就把這個地方也取名“洛陽”。或許有人會說落戶孟津又怎么樣,能帶來多少效益,洛陽橋應該在河南洛陽,那么此橋為何取名“洛陽橋”呢?據有關資料記載,很早之前,泉州一帶居住著越族人,洛陽橋畔的蔡襄像洛陽橋的建造過程異常艱苦,主要是因為洛陽江在連江接海之處,深受海水侵蝕之苦,橋基必須特別堅固,防止海潮侵蝕。
1、洛陽的孟津縣怎么樣?
作為孟津的媳婦,說說自從嫁到孟津后孟津的變化!2008年嫁到孟津白鶴,那時的孟津縣城高樓很少,給人的感覺很落后的樣子。(別誤會,沒黑孟津的意思,)現在的孟津是房地產開發商爭搶的地方,具有代表的是恒大,融創,東方府,騰飛房價也從2008年一千多,到2015年3000左右,直至今天的6000甚至7000左右,
究其漲價原因,并不是因為孟津人工資漲了人民富裕了,個人認為是因為孟津現劃為孟津區,消息靈通的炒房者乘此劃區前進入孟津,再加上房地產商的大力宣傳,導致了孟津房價的高速上漲!不過,孟津發展的也挺快,就拿白鶴來說,我剛嫁過去的時候,周圍廠很少,工業也不發達,也只是白合鎮。現如今,變身為華陽集居區,以華陽電廠為首,進駐了很多企業,白馬集團,725,金鵬車業,還有正在建設的中硅高科等等這些企業的到來不但解決了周圍村民的就業問題,也吸引了一部分外來人員農業以草莓和奶油西瓜種植為主,使孟津的觀光農業項目遠近文明,皮薄瓤酥且甜的西瓜讓人吃了不再想吃別的品種的西瓜!嬌艷欲滴的草莓竟然有好多品種,章姬,紅顏,奶油,冰淇淋,巧克力讓人吃到欲罷不能噢,還有一個好消息差點忘記說,大學城落戶孟津啦!或許有人會說落戶孟津又怎么樣,能帶來多少效益?大學生有多少消費能力,畢業后會留在孟津就業嗎?會買房子嗎?我想說的是,你說的這些暫時可能不會,但是洛陽在騰飛,孟津在發展,相信孟津會越來越強的!,
2、泉州洛陽橋和洛陽有什么關系?
在今天的福建泉州,有一座多孔石橋,名為洛陽橋,有近千年的歷史了。明明是建在福建,為什么卻叫洛陽橋呢?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座橋的故事,一、洛陽橋的得名洛陽橋,又稱“萬安橋”,位于今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東北郊10公里處。北宋皇祐年間由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橋,嘉祐四年(1059年)竣工,歷時近4年,是我國著名的巨型海港梁式多孔大石橋,開創了在海港建設大石橋的先河,
洛陽橋(今福建泉州)洛陽橋初建時全橋長834米,寬7米,有500個石雕護欄、28只石獅子、9座石塔,46個橋墩,47個橋孔。全都是由花崗巖筑成,鋪設橋面的石板長10米,寬1米,重達10000公斤,是福建省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之一,茅以升稱贊其為“福建橋梁中的狀元”,與趙州橋、盧溝橋、潮州廣濟橋并稱為“我國古代四大名橋”。
洛陽橋應該在河南洛陽,那么此橋為何取名“洛陽橋”呢?據有關資料記載,很早之前,泉州一帶居住著越族人,唐朝初年,社會動蕩不安,戰爭時常發生,不少中原人南遷。河南、河水和洛水一帶的人多遷到泉州及閩南一帶,這些南遷的人民帶來了中原先進的技術和經驗,引導當地人們發展生產,當他們來到泉州時,看到這里的山川地勢很像古都洛陽,就把這個地方也取名“洛陽”。
二、洛陽橋與泉州洛陽橋地處泉州城東北洛陽江口,是福建與廣東北上的交通要道,也是廈門、福州往來的必經之地,是東南沿海的通衢之地,現在仍是廈門、泉州、莆田、福州往來的必經之地。在修橋之前,人們一直靠以渡船往來江上,但是春夏季節,雨水上漲,加上海水漲潮,搭渡翻船而葬身江中者,難以計數。宋代,泉州成為當時最重要的海港之一,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泉州港商賈云集,店鋪林立,是重要的貨物集散地。經濟的發展對當地的交通條件也提出了嚴峻的考驗,為了適應人們的生活和經濟的需求,順應海外貿易迅速發展的趨勢,在泉州知府蔡襄的號召下,當地商民集資1400萬兩白銀興建了這座跨海大橋,實現“長虹臥波人爭越,閩海四洲變通途”的愿望,洛陽橋畔的蔡襄像洛陽橋的建造過程異常艱苦,主要是因為洛陽江在連江接海之處,深受海水侵蝕之苦,橋基必須特別堅固,防止海潮侵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