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天下一区二区三区,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日韩高清,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毛片

首頁 > 云南 > 昆明市 > 八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八年級物理上總結知識點總結

八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八年級物理上總結知識點總結

來源:整理 時間:2022-12-24 13:18:35 編輯:好學習 手機版

1,八年級物理上總結知識點總結

第六章 一.透鏡 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 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 焦點:與主光軸平行的光線,經過凸透鏡后在F點會聚,F點叫作凸透鏡的焦點。 焦距:焦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叫焦距。 焦距越小的透鏡,會聚(或發散)作用越明顯。 二.凸透鏡成像規律。 物距 像距 像的性質 正立或倒立 放大或縮小 虛像或實像 u>2f 2f>v>f 倒立 縮小 實像 u=2f v=2f 倒立 等大 實像 2f>u>f v>2f 倒立 放大 實像 u

八年級物理上總結知識點總結

2,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有哪些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包括機械運動、聲現象、光的傳播、 透鏡及其應用、溫度計原理、汽化和液化、質量與密度。物理學是研究物質最一般的運動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機械運動:在物理學中,我們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1、宇宙中的一切物體都在做機械運動,機械運動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運動形式。2、判斷物體是否做機械運動關鍵是看物體是否發生“位置的變化”。聲音的產生和傳播1、聲音的產生: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物體只有振動才能發聲。2、聲音的傳播: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氣體、液體、固體都能傳聲,真空不能傳聲。3、聲速:聲在每秒內傳播的距離。聲音的傳播速度決定于介質的種類,和溫度。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聲音在15℃的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4、回聲:聲波在傳播過程中,碰到大的反射面(如建筑物的墻壁等)將發生反射,人們把能夠與原聲區分開的反射聲波叫做回聲。人耳能夠辨別回聲的條件是:與原聲的時間間隔大于0.1S。光的直線傳播1、光的傳播: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影子、日食、小孔成像等2、光的傳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2.99792×108m/s,計算中取c=3×108m/s。溫度計攝氏溫度的規定:在一標準大氣壓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0℃,把1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規定為100℃,0℃和100℃之間有100個等份,每個等份代表1攝氏度。使用方法:1、溫度計與待測物體充分接觸但不要碰到容器的底或壁;2、待示數穩定后再讀數;3、讀數時,視線要與液面上表面相平,溫度計仍與待測物體緊密接觸。質量: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密度:某種物質組成的物體的質量與它的體積之比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1、公式:ρ=m/v,m=ρv,v=m/ρ2、單位:國際單位:kg/m3,常用單位g/cm3。單位換算關系:1g/cm3=103kg/m3 1kg/m3=10-3g/cm3。水的密度為1.0×103kg/m3,其物理意義為1立方米的水的質量為1.0×103千克。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有哪些

3,物理八年級上冊知識全部詳細介紹

初二物理主要研究聲,光,電,要求掌握聲光電的性質,概念以及意義。00聲:概念,計算題,還有掌握聲的特性。00光:是難點。要掌握光的傳播,反射,折射以及色散,重難點是光路圖。00電:一定要掌握好,這是初二最重要的部分。00重點是:1電路的串并聯的判斷,特點。002電流表的使用。003了解短路斷路及通路。00還有詳細點的:聲現象001.物理學是研究聲、光、熱、電、力等的物理現象。002.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遞聲音。003.聲音的三大特性:00①音調: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頻率越快,音調越高。00②響度:由物體振動的幅度決定,振幅越大,響度越大。00③音色:由物體的材料和結構決定,不同物體的音色不同。004.人們聽到聲音的基本過程:00①鼓膜的振動 → 聽小骨及其他組織 → 聽覺神經→ 大腦00②頜骨、頭骨 → 聽覺神經 → 大腦005.聲音的作用:傳遞信息和傳遞能量(能舉例說明)006.凡是影響人們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的聲音都是噪聲。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能超過90dB;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聲音不能超過70dB;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聲音不能超過50 dB。00(2)物態變化001.溫度: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單位:攝氏度( ℃ ) 規定:冰水混合物的溫度 —— 0℃ ; 沸水的溫度 —— 100℃002.溫度計的原理: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性質制成的。常用的液體有水銀、酒精、煤油等。 3.溫度計的使用:一看:使用前要先看清溫度計的量程和分度值;二放:玻璃泡全部浸沒在液體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00三讀:00○1待溫度計示數穩定后再讀數;00○2讀數時玻璃泡不能離開液面;00○3讀數時眼睛要與溫度計液柱上表面相平。004.體溫計:量程:35℃~42℃;分度值:0.1℃ ; 使用前要將水銀甩下去。005.物態變化物質由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熔化;熔化要吸熱。 物質由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凝固;凝固要放熱。物質由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叫汽化;汽化要吸熱。物質由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熱。物質由固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叫升華;升華要吸熱。物質由氣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凝華;凝華要放熱。006.常見的晶體有冰、海波、各種金屬;非晶體有蠟、瀝青、松香、玻璃等。要求能判別出晶體與非晶體的熔化和凝固圖象。007.晶體在熔化過程中要吸熱,但溫度不變;在凝固過程中要放熱,但溫度不變;同種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要吸熱,溫度不斷上升;在凝固過程中要放熱,溫度不斷下降。008.汽化有兩種方式:沸騰和蒸發。00○1沸騰:00a.定義: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生的劇烈汽化現象。00b.沸騰條件:①達到沸點; ②繼續加熱。00c.沸騰時的特點:液體在沸騰時要吸熱,但溫度不變00○2蒸發:00a.定義:在任何溫度下,只發生在液體表面的氣化現象。00b.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 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空氣流動越快,蒸發越快; 液體溫度的高低:溫度越高,蒸發越快; 液體表面積的大小:表面積越大,蒸發越快。00c.蒸發有致冷的作用。008.液化有兩種方式: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009.能解釋日常生活中各種物態變化現象。如:霧、露水、霜、冰雹、雪的形成、各種“白氣”、窗邊的冰花、衛生球變小、燈管變黑、燈絲變細、冰化成水、鐵水濤成鋼件等。0010.水的沸點與大氣壓有關:氣壓越高,沸點越高。(海拔越高,氣壓越高,沸點越高。)00(3)光現象001. 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 c = 3 × 10 8 m/s002.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 v = 340 m/s003.元電荷: e = 1.6 × 10 –19 C 二.要點知識001.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如:激光引導掘進隧道、日食、月食的形成、影子的形成、瞄準時用到的“三點一線”、小孔成像等都是運用光的直線傳播原理得到的。)002.光源:00○1自然光源:如水母、太陽、螢火蟲等。00○2人造光源:如電燈、手電筒、蠟燭等。(注意:不月亮是光源)003.光的三原色:紅、綠、藍。004.光在任何物體的表面都會發生反射。005.光的反射定律:00①入射光線、法線、反射光線在同一平面內(三線同面)00②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00③反射角i=入射角r00光的折射規律:00①光從空氣進入其他介質時,折射光線向法線偏折。00②光從其他介質進入空氣時,折射光線遠離法線。平面鏡成像特點:00①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等大)00②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等于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等距)00③像與物體的連線與平面鏡垂直。(垂直)00④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虛像)006.在光的反射現象和折射現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007.反射有兩種:鏡面反射和漫反射(能舉例說明)008.紅外線的作用 紫外線的作用。00① 紅外線搖控00①殺菌作用00②紅外線夜視儀00②使熒光物質發光來判斷物質的真假00③探測病人的健康情況00③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幫助鈣的吸收009.光譜太陽光分解成為:紅、橙、黃、綠、藍、靛、紫。00(4)透鏡及其應用001.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002.凹透鏡:中間薄,邊緣厚。003.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004.能找出主光軸、焦點、焦距。

物理八年級上冊知識全部詳細介紹

4,初二八年級物理上冊所有的知識點

物理復習提綱1、物體靠振動發聲,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但傳播不停止2、聲音通過氣體,團體,液體傳播。【聲音的傳播需要物質,這樣物質叫做介質。】在固體中出傳播最快3、溫度影響呻吟傳播的速度4、聲以波的形式轉播這,我們把它叫做聲波。【聲波是靠空氣產生】5、真空不能傳聲6、要區分回聲和原聲,他們的間隔至少0.1秒以上7、速度=路程 8、1km=1000m9骨傳導比空氣傳播要好10、聽覺的形成;聲波 ~ 外耳道 ~ 鼓膜 ~ 三塊聽小骨 ~ 耳蝸內的聽覺感受器 ~ 聽覺神經 ~ 大腦的聽覺中樞 ~ 聽覺11、雙耳效應可以判斷聲音的方位,但不能準確判斷聲源的位置12、改變弦的松緊程度可以改變音調。13、聲波傳遞信息【不改變對方】聲波傳遞能量【改變對方原樣】14、本身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光源分為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15、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1聲音的產生 2怎么聽到聲音 3聲音的特性 4噪聲的危害及控制 5聲音的利用 6光的產生 7光的傳播(光速 光源) 8光的反射和折射(入射角和反射角 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和法線) 9平面鏡成像的原理 10光的色散 11看不見的光(紅外線和紫外線) 0 12凸透鏡和凹透鏡 13凸透鏡和凹透鏡的應用 14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原理和規則 15眼睛和眼睛 16顯微鏡和望遠鏡 17溫度計 18融化和凝固 19熔點和沸點 20汽化和液化 21升華和凝華 22電荷 23電流和電路 24電流表和電壓表的正確使用方法 25串聯和并聯(串聯電路有分壓作用,并聯電路有分流作用) 26電流的強弱(電流表的正確使用方法) 27探究串聯`并聯電流的規律
聲現象 (一)聲音的產生和傳播 1、知道聲音產生的條件;知道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見的發聲現象發聲的振動部位在哪里; 2、知道聲音傳播的條件;知道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并能比較聲音在固體、液體、氣體傳播速度的快慢比較;熟記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并能運用進行簡單的計算。知道聲音傳播的形式。 3、通過觀察和實驗的方法探究聲音產生的條件和傳播的過程。 (二)我們怎樣聽到聲音 1、了解人類聽到聲音的過程。 2、知道骨傳導的原理。 3、了解雙耳效應及其應用。 (三)聲音的特性 1、了解聲音的特性:響度、音調與什么因素有關?通過什么實驗可以證明? 2、音色有什么作用? (四)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1、噪聲的物理定義和環保定義 2、噪聲的危害 3、如何防治噪聲 (五)聲的利用 人耳聽到聲音的頻率范圍 光現象 (一)光的傳播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兩類 2、了解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及其應用。 3、了解光在真空中和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c=3×108m/s=3×105km/s 4、了解色散現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跟顏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二)光的反射 1、熟悉光的反射中的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反射面的位置和之間的關系; 2、熟悉光的反射定律并能運用解決簡單的問題; 3、理解光的反射現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鏡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三)平面鏡成像 1、了解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2、了解平面鏡成虛像。了解虛像是怎樣形成的。知道怎么區分實象和虛像;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鏡成像的現象 4、初步了解凸面鏡和凹面鏡的特點及其應用。 (四)光的折射 1、了解光的折射現象; 2、了解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或其它介質中時的偏折規律; 3、了解光在發生折射現象時,光路的可逆性。 4、會用光的折射規律解析簡單的折射現象。 (五)看不見的光 知道什么是紅外線,什么是紫外線? 透鏡及其應用 (一)透鏡 1、了解什么是凸透鏡,什么是凹透鏡; 2、了解透鏡的焦點、焦距 3、了解凸透鏡和凹透鏡對光的作用; 4、知道平行主光軸、通過光心、過焦點這三條射到透鏡上的光線經過凸透鏡和凹透鏡后的偏折情況; 5、知道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對光的發散作用。 (二)生活中的透鏡 1、了解透鏡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了解照相機的成像原理;知道照相機所成的像的特點; 3、了解投影儀的成像原理;知道投影儀所成的像的特點; 4、了解放大鏡的成像原理;知道放大鏡所成的像的特點; (三)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1、熟悉整個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過程; 2、熟練填寫下表(透鏡成像規律,課本上有) 3、實象與虛象的區別 (四)眼睛和眼鏡 1、知道眼睛是怎么看清物體的; 2、知道如何矯正近視眼; 3、知道如何矯正遠視眼。 (五)顯微鏡和望遠鏡 1、知道顯微鏡的構造 2、知道望遠鏡的構造 3、知道顯微鏡和望遠鏡結構的共同之處 物態變化 (一)溫度計 1、知道溫度的物理意義 2、了解液體溫度計的制作原理;會看溫度計并讀數; 3、知道0℃和100℃的規定 4、會正確使用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 5、知道體溫計,知道體溫計與普通溫度計構造上的不同之處;知道體溫計的量程;知道人體正常體溫; (二)熔化和凝固 1、了解熔化現象,并知道熔化吸熱;了解凝固現象,并知道凝固放熱; 2、了解什么是晶體,什么是非晶體;了解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了解熔化曲線和凝固曲線的物理意義。 3、能將生活及自然界的一些現象與物質的熔點聯系起來; (三)汽化和液化 1、了解汽化現象和液化現象,知道汽化吸熱,液化放熱; 2、知道什么是沸點,什么是沸騰;能熟練說出探究水的沸騰的實驗過程及沸騰的特點; 3、知道蒸發現象,了解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了解蒸發和沸騰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4、能利用液體的沸點知識解釋簡單現象,如分離水和酒精的方法。 5、能利用蒸發吸熱的特點解釋簡單的生活現象; 6、了解液化的方法;熟練運用液化現象解釋簡單生活現象。 (四)升華和凝華 1、了解升華現象和凝華現象,知道升華吸熱,凝華放熱 2、能舉出生活中升華和凝華的現象的例子,并能簡單進行解釋。達哥,給個好吧~

5,求初二物理上冊所有知識點急

第一章 聲現象知識歸納 1 . 聲音的發生:由物體的振動而產生。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 2.聲音的傳播:聲音靠介質傳播。真空不能傳聲。通常我們聽到的聲音是靠空氣傳來的。 3.聲速:在空氣中傳播速度是:340米/秒。聲音在固體傳播比液體快,而在液體傳播又比空氣體快。 4.利用回聲可測距離:S=1/2vt 5.樂音的三個特征:音調、響度、音色。(1)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它與發聲體的頻率有關系。(2)響度:是指聲音的大小,跟發聲體的振幅、聲源與聽者的距離有關系。 6.減弱噪聲的途徑:(1)在聲源處減弱;(2)在傳播過程中減弱;(3)在人耳處減弱。 7.可聽聲:頻率在20Hz~20000Hz之間的聲波:超聲波: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波;次聲波:頻率低于20Hz的聲波。 8. 超聲波特點: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強、聲能較集中。具體應用有:聲吶、B超、超聲波速度測定器、超聲波清洗器、超聲波焊接器等。 9.次聲波的特點:可以傳播很遠,很容易繞過障礙物,而且無孔不入。一定強度的次聲波對人體會造成危害,甚至毀壞機械建筑等。它主要產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發、海嘯地震等,另外人類制造的火箭發射、飛機飛行、火車汽車的奔馳、核爆炸等也能產生次聲波。第二章 物態變化知識歸納 1. 溫度:是指物體的冷熱程度。測量的工具是溫度計, 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 2. 攝氏溫度(℃):單位是攝氏度。1攝氏度的規定:把冰水混合物溫度規定為0度,把一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規定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間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為1℃。 3.常見的溫度計有(1)實驗室用溫度計;(2)體溫計;(3)寒暑表。 體溫計:測量范圍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溫度計使用:(1)使用前應觀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時溫度計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溫度計示數穩定后再讀數;(4)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體、液體、氣體是物質存在的三種狀態。 6. 熔化: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熔化。要吸熱。 7. 凝固: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凝固。要放熱. 8. 熔點和凝固點:晶體熔化時保持不變的溫度叫熔點;。晶體凝固時保持不變的溫度叫凝固點。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 9. 晶體和非晶體的重要區別:晶體都有一定的熔化溫度(即熔點),而非晶體沒有熔點。 10. 熔化和凝固曲線圖: 圖片傳不上自己去看書吧 11.(晶體熔化和凝固曲線圖) (非晶體熔化曲線圖) 12. 上圖中AD是晶體熔化曲線圖,晶體在AB段處于固態,在BC段是熔化過程,吸熱,但溫度不變,處于固液共存狀態,CD段處于液態;而DG是晶體凝固曲線圖,DE段于液態,EF段落是凝固過程,放熱,溫度不變,處于固液共存狀態,FG處于固態。 13. 汽化: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發和沸騰。都要吸熱。 14. 蒸發:是在任何溫度下,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緩慢的汽化現象。 15. 沸騰:是在一定溫度(沸點)下,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液體沸騰時要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這個溫度叫沸點。 16. 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1)液體溫度;(2)液體表面積;(3)液面上方空氣流動快慢。 17. 液化:物質從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熱。使氣體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液化現象如:“白氣”、霧、等) 18. 升華和凝華: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叫升華,要吸熱;而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叫凝華,要放熱。 19. 水循環: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運動、變化著,構成了一個巨大的水循環系統。水的循環伴隨著能量的轉移。第三章 光現象知識歸納 1. 光源:自身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2. 太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顏料的三原色是:紅、黃、藍。 4.不可見光包括有:紅外線和紫外線。特點:紅外線能使被照射的物體發熱,具有熱效應(如太陽的熱就是以紅外線傳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線最顯著的性質是能使熒光物質發光,另外還可以滅菌 。 1. 光的直線傳播: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 2.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氣中傳播速度也認為是3×108米/秒。 3.我們能看到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這些物體反射的光射入了我們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5.漫反射和鏡面反射一樣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鏡成像特點:(1) 平面鏡成的是虛像;(2) 像與物體大小相等;(3)像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相等;(4)像與物體的連線與鏡面垂直。另外,平面鏡里成的像與物體左右倒置。 7.平面鏡應用:(1)成像;(2)改變光路。 8.平面鏡在生活中使用不當會造成光污染。 球面鏡包括凸面鏡(凸鏡)和凹面鏡(凹鏡),它們都能成像。具體應用有:車輛的后視鏡、商場中的反光鏡是凸面鏡;手電筒的反光罩、太陽灶、醫術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鏡是凹面鏡。第四章 光的折射知識歸納 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發生變化的現象。 光的折射規律: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隨著增大;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表面時,傳播方向不改變。(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它對光線有會聚作用,所以也叫會聚透鏡。 凸透鏡成像: (1)物體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像距:f<v<2f),如照相機; (2)物體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f<u<2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像距:v>2f)。如幻燈機。 (3)物體在焦距之內(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光路圖: 6.作光路圖注意事項:  (1).要借助工具作圖;(2)是實際光線畫實線,不是實際光線畫虛線;(3)光線要帶箭頭,光線與光線之間要連接好,不要斷開;(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圖時,應先在入射點作出法線(虛線),然后根據反射角與入射角或折射角與入射角的關系作出光線;(5)光發生折射時,處于空氣中的那個角較大;(6)平行主光軸的光線經凹透鏡發散后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一定相交在虛焦點上;(7)平面鏡成像時,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一定經過鏡后的像;(8)畫透鏡時,一定要在透鏡內畫上斜線作陰影表示實心。 7.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機,晶狀體相當于照相機的鏡頭(凸透鏡),視網膜相當于照相機內的膠片。 8.近視眼看不清遠處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鏡;遠視眼看不清近處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鏡。 9.望遠鏡能使遠處的物體在近處成像,其中伽利略望遠鏡目鏡是凹透鏡,物鏡是凸透鏡;開普勒望遠鏡目鏡物鏡都是凸透鏡(物鏡焦距長,目鏡焦距短)。 10.顯微鏡的目鏡物鏡也都是凸透鏡(物鏡焦距短,目鏡焦距長)

6,各種八年級上學期的物理重點定律 知識歸納

八年級上冊物理重點筆記第一章 聲現象基礎知識 回聲測距離:2s=vt 第一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一:聲音的產生 重點定義: 1 聲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2 振動可以發聲 要點: 1 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2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3 發生物體的振動停止,發生也停止 疑點: 1 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因振動而產 生聲音。 2 “振動停止,發生也停止”不同于 “振動停止,發生也消失”。振動停止,只是不再發聲,但是原來所發出 的聲音還會存在并繼續向外傳播。 二:聲音的傳播 重點定義: 1 聲的傳播需要介質 2 聲以波的形式傳播, 這種波叫聲波 要點: 1 能夠傳播聲音的物質叫做介質 2 聲音的介質有:固體,氣體,液體 3 真空不能傳聲 重點: 聲音以波的形式向外傳播。 因為物體 的振動, 物體兩側的空氣就形成了疏 密相間的波動向遠處傳播, 這就是聲波 三:聲速和回聲 重點定義: 聲傳播的快慢用聲速描述, 它的大小 等于聲在每秒內傳播的距離。 聲速的大小跟介質的種類有關, 還跟介質的 溫度有關。 要點: 1 聲音在單位時間內傳播的距離叫 做聲速 2 聲速與介質的種類有關。 一般在固 體中傳播最快,其次是液體,在氣體 中傳播最慢 3 聲速與節制的溫度有關。 一般在氣 體中,溫度越高,聲速越快 4 聲音在傳播過程中, 碰到障礙物后 被反射回來,人們能夠與原生區分 開,這樣反射回來的聲波就是回聲。 重點: 聲音在 15℃的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 340m/s 拓展: 1 分辨原聲與回聲的條件: ①回升到達人耳的時間比原聲晚 0.1s 以上; ②聲源距離障礙物至少有 17m 遠 2 回聲的作用: ①加強原聲;②回聲定位;③回聲測距 3 回聲測距離:2s=vt 第二節:我們怎樣聽到聲音 一:怎樣聽到聲音 重點定義: 在聲音傳遞給大腦的整個過程中, 任 何部分發生障礙,人都會失去聽覺。 但是如果只是傳導障礙, 而又能夠想 辦法通過其它途徑將震動傳遞給聽 覺神經,人也能夠感知聲音 要點: 1 人耳的構造: (耳廓, 外耳 外耳道) 中耳(鼓膜,聽小骨)內耳(半規管, 前庭,耳蝸) 2 聽到聲音的途徑: 物體振動→介質 →鼓膜或頭骨→聽覺神經→產生聽 覺 難點: 如果傳導聲音的鼓膜和聽小骨發生 損傷,就會使聽力下降,叫做傳導性 耳聾, 但還可以通過其它途徑將振動 傳給聽覺神經,人可以繼續聽到聲 音;如果耳蝸,聽覺中樞或與聽覺有 關的神經受到損害,聽力會降低,甚 至是喪失,叫做神經性耳聾,一般不 可治愈。 拓展: 聽到聲音的條件: ①聽覺系統正常; ②物體的振動頻率 達到人耳的聽覺范圍; ③聲音有足夠 的響度;④有傳播的介質 二:骨傳導和雙耳效應 重點定義: 聲音通過頭骨, 頜骨也能穿到聽覺神 經,引起聽覺。科學中把聲音的這種 傳導方式叫做骨傳導 要點: 骨傳導的途徑: 物體振動→聲波→頭 骨或頜骨→聽覺神經 重點: 雙耳效應產生的條件: ①對同一個聲音, 兩只耳朵感受到的 強度大小不同;②對同一個聲音,兩 只耳朵感受到的時間先后不同; ③對 同一個聲音, 兩只耳朵桿受到的振動 步調也不同 第三節:聲音的特性 一:音調 重點定義: 1 物體振動的快,發出的音調就高; 振動的慢,發出的音調就低 2 每秒內物體振動的次數—頻率來 表示物體振動的快慢。 頻率決定聲音 的音調。 頻率的單位是赫茲, 簡稱赫, 符號為 Hz 3 頻率高于 20000Hz 的聲音為超聲 波;低于 20Hz 的聲音為次聲波 疑點: 1 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 也就是平常 我們說的聲音的粗細, 不是聲音的大 小,也不是聲音的音色。 2 在相同的介質和溫度中, 頻率不同 的聲音傳播速度相同。 拓展: 音調的高低與什么有關? 音調的高低跟發聲體的形狀, 尺寸和 所用的材料的性質等多種因素有關。 二:響度 重點定義: 1 聲音的強弱(大小)叫做響度 2 物理學中用振幅來描述物體振動 的幅度。物體的振幅越大,產生聲音 的響度越大。 要點: 1 物理學中響度指聲音的強弱, 生活 中指人耳感受到的聲音的大小。 2 人耳感受到的物體的響度與距離 發聲體的遠近有關。 重點: 1 響度與聲源的振幅有關,振幅越 大,響度越大;與人到聲源的距離有 關,距離越大,響度越小。 2 音調和響度是根本不同的兩個特 性,毫無關系。 三:音色 重點定義: 1 頻率的高低決定聲音的音調, 振幅 的大小決定聲音的響度。 2 不同發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 出聲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要點: 音色是指聲音的品質, 即音質。 拓展:人的音色會隨年齡的增長,以 及飲食,健康的因素而變化。鍛煉可 以保持優美的音色。 第四節: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一:噪聲的來源 重點定義: 1 從物理角度來說, 噪聲是發聲體作 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 從環保角 度來說,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 習和工作的聲音, 以及對人們要聽的 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都屬于噪聲。 2 噪聲的波形無規律且雜亂。 難點: 樂音和噪聲的根本區別在于: 樂音是 由發聲體規則振動產生的, 波形是規 則的; 噪聲是由發聲體不規則振動產 生的,波形雜亂無章。 二:噪聲的等級的劃分 重點定義: 1 人們以分貝 (符號是 dB) 為單位來 表示聲音強弱的等級。人的聽覺是 20Hz-----20000Hz。0dB:人剛能聽 到最微弱的聲音。30—40dB:較為理 想的安靜環境,為了保證休息和睡 眠, 聲音不能超過 50dB, 為了保證工 作和學習, 聲音不能超過 70dB, 為了 保護聽力,聲音不能超過 90dB 。 2 聲音從產生到引起聽覺的三個階 段: ①聲源的振動產生聲音; ②空氣等介 質的傳播;③鼓膜的振動 拓展: 噪聲的危害可分為哪幾類? 造聲的危害可分為生理危害, 心里危 害和物理危害。不太強的噪聲,使人 感到厭煩;比較強的噪聲,使人感到 刺耳難受, 時間久了會引起噪聲性耳 聾,還會引起心律不齊,血壓升高, 消化不良等癥狀;更強的噪聲,幾分 鐘時間就會使人頭暈,惡心,嘔吐, 像暈船似的; 極強的噪聲還會影響胎 兒的發育,妨礙兒童的智力發展,甚 至是直接造成人和動物的死亡。 三:控制噪聲 重點定義: 控制噪聲的三個方面: ①防止噪聲產生;②阻斷噪聲的傳 播;③防止噪聲進入耳朵 要點: 消聲(從聲源出);吸聲(在傳播過 程中減弱);隔聲(在人耳處減弱) 第五節:聲的利用 一:聲與信息 要點: 1 回聲定位 2 聲納測距,探測魚群 疑點: 聲的概念比較廣, 包括超聲, 次聲等; 聲音則指人而能夠感受到的聲 重點: 聲音可以傳遞信息 難點: 用超聲波可以準確地獲得人體內部 疾病的信息,這就是“B 超”。用超 聲波檢查身體時, 由于人體各部分器 官對聲波的反射情況不同, 利用計算 機圖像顯示設備, 可以清楚地將人體 內部器官的結構顯示在屏幕上, 根據 圖像, 醫生很快就可以找出病灶所在 的位置了, 超聲波探查對人體沒有傷 害。這一點不同于“X 光” 二:聲與能量 要點: 物體的振動→產生聲波→將能量傳 遞出去→聲波能傳遞能量 重點: 超聲波可以用來清洗精密的機械; 外 科醫生可以利用超聲波振動除去人 體內的結石。 第二章 光現象 基礎知識 1. 光源:自身能夠發光的物體。太 陽是自然光源,電燈、燭焰是人造光 源。月亮和所有的恒星不是光源。 2. 光在同種均勻的介質中沿直線傳 播。能解釋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 3.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 度, 用字母 c 表示: c=3×108 m/s 光 在水中的速度約是真空中的 3/4 在玻璃中光速為真空中 2/3 4.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許多 物體的表面都會發生反射。 光的反射 遵守反射規律。(1)反射光線、入 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2)反 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3)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5.在反射現象中,光路可逆。反射 分為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鏡面反射: 表面光滑,平行光線入射,反射光線 還是平行的。漫反射:表面粗糙,平 行光線入射,反射光線向四面八方。 6.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 時,傳播方向發生偏折,這種現象叫 光的折射。發生折射時,同時一定也 發生發射。 折射現象中光路也是可逆 的。 7.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者其它介質 中時,折射光線向法線方向偏折。光 的折射定律:三線共面,兩線分側, 兩角不等 (空氣中角大些) 折射現象: 鋼筆錯位、池水變淺、水中叉魚、海 市蜃樓等 8.一束白光(太陽光)通過三棱鏡 分解成為紅橙黃綠藍靛紫七色光的 現象叫做光的色散。 說明白光不是單 色光,而是各種單色光組成的復合 光。彩虹是太陽光被水滴色散而成。 9.光的三原色:紅、綠、藍 顏料 三原色:青、黃、品紅 透明物體的 顏色有通過它的色光決定, 不透明物 體的顏色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 10、紅外線位于紅光以外,一切物體 都在不停地發射紅外線, 物體溫度越 高,輻射的紅外線就越多,物體輻射 紅外線同時也在吸收紅外線。 紅外線 作用: ①熱作用:加熱食物 熱譜圖診病 ②紅外遙感:地球勘測、尋找水源、 監視森林火災等③遙控:電視機、空 調等 11.紫外線位于紫光以外,太陽光是 天然紫外線的重要來源。 臭氧可以吸 收紫外線, 避免過量的紫外線對人體 傷害。紫外線作用:①殺菌:醫院的 紫外線燈②紫外線的熒光效應: 驗鈔 機、 防偽③適當的紫外線照射有利于 人體合成維生素 D,促進身體對鈣的 吸收,對人體骨骼生長和健康有好 處。 第三章 透鏡及其應用 1. 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叫凸透鏡, 邊緣厚中間薄的透鏡叫凹透鏡。 通過 光心的光線不改變傳播方向。 2. 凸透鏡有兩個實焦點,焦點到光 心距離叫做焦距。 凹透鏡有兩個虛焦 點。 3. 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 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 4. 三條特殊光線:①過光心的光線 不改變傳播方向。 ②平行于主光軸的 光線經折射后過焦點,對凹透鏡來 說,它的焦點是虛焦點,是折射光線 的反向延長線過焦點③過焦點的光 線經折射后與主光軸平行。 對凹透鏡 來說是虛焦點, 是入射光線的正向延 長線過焦點。 5. 照相機的鏡頭是個凸透鏡,調焦 環的作用是調節鏡頭到膠片的距離, 拍近景時,鏡頭往前伸, 拍遠景時,鏡頭往后縮,光圈控制進 入光的多少,快門控制暴光時間。 6. u>2f 倒立 縮小 實 照相機 u=2f 倒立 等大 實 f<u<2f 倒立 放大 實 投影儀 u=f 不 成 像 u<f 正立 放大 虛 放大鏡 一倍焦距分虛實,兩倍焦距分大小, 實倒虛正來成像,像的大小像距定, 像兒跟著物兒跑。 7.眼睛好象一架照相機,晶狀體相 當于凸透鏡,視網膜相當于光屏。明 視距離為 25cm。 遠視眼能看清遠處的 物體而看不清近處的物體, 晶狀體太 薄,成像在視網膜之后;近視眼能看 清近處而看不清遠處的物體, 晶狀體 太厚,成像在視網膜只前。 8.近視眼應該帶凹透鏡,遠視眼應 該帶凸透鏡。 眼鏡的度數=100×焦度 焦度=1/f 9. 望遠鏡的目鏡和物鏡都是凸透鏡, 目鏡相當于放大鏡, 物鏡相當于照相 機鏡頭。 顯微鏡的目鏡和物鏡也是凸 透鏡,目鏡相當于放大鏡,物鏡相當 于投影儀鏡頭。 第四章 物態變化 1. 溫度是物體的冷熱程度。 2. 溫度計原理:液體的熱脹冷縮的 性質制成的。使用前注意:①觀察它 的量程②認清它的分度值, 使用時注 意: ①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放入被測 液體,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② 溫度計玻璃泡放在液體中稍等一會 兒,穩定后在讀數③讀數時,溫度計 不能離開(除了體溫計)被測液體并 且時視線和溫度計液柱相平。 3. 物質從一種狀態到另一種狀態叫 做物態變化。 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叫 熔化,從液態變成固態叫凝固。熔化 吸熱,凝固放熱。固體分為晶體和非 晶體。 4. 物質從液態變成氣態叫做汽化, 從氣態變成液態叫做液化。汽化吸 熱, 液化放熱。 汽化分為蒸發和沸騰。 蒸發現象:在任何溫度下,發生在液 體表面,緩慢的汽化現象。影響蒸發 的因素: ①液體溫度的高低②液體的 表面積③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 沸騰: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內部和 表面劇烈的汽化現象。 5. 液化有兩種方法:降低溫度,壓 縮體積。 6. 物質從固態變成氣態叫做升華, 升華吸熱,從氣態變成固態叫做凝 華,凝華放熱。 第五章 電流和電路 1. 通過摩擦使物體帶電叫做摩擦起 電,帶電物體能吸引輕小物體。自然 界中只有正負兩種電荷。 絲綢摩擦過 的玻璃棒帶正電荷, 毛皮摩擦過的橡 膠棒帶負電荷,同種電荷相互排斥, 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2. 電荷的多少叫做電荷量。單位: 庫侖 (c) 元電荷是最小的電荷 e=1.6 ×10—19 原子有帶正電的原子核 和帶負電的電子組成。 通常情況下原 子核帶的正電荷和核外電子總共帶 的負電荷數量相等,不顯電性,但是 得到電子就顯負電, 失去電子就顯正 電。 3. 電荷(正電荷或者負電荷)的定 向移動形成電流。 正電荷定向移動方 向規定為電流方向。 電源是提供電能 的裝置,用電器是消耗電能的裝置, 開關控制電路的通和斷, 導線連接電 路作用。 4. 在電源外部:電流方向從電源正 極到用電器再到負極 , 在電源內部: 電流的方向從電源負極流向正極。 5. 通路:處處接通的電路,用電器 正常工作。開路:斷開的電路,電路 中沒有電流, 用電器不能工作。 短路: 不經過用電器而直接把導線接在電 源兩端。 6. 善于導電的物體叫導體,不善于 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 金屬靠自由電 子導電,酸堿鹽溶液靠正負離子導 電。 7. 電流表示電流強弱的物理量,用 I 表示。 A) 單 1A=1000 m A 1m A=1000uA 8. 電流表使用注意 (兩要兩不要) : ①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②電流從 “+”接線柱流進電流表,從“—” 接線柱流處電流表③被測電流不要 超過電流表的量程④絕對不要不經 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直接接在電源 的兩端。還應該注意:①使用電流表 前,應該觀察電流表指針是否指零, 若不指零, 應先調零②用試觸法選擇 量程,要從大量程的接線柱開始。 串聯電路的電流處處相等, 并聯電路 干路中的電流等于個支路電流
八年級物理那么簡單,有必要嗎

7,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 物理 重點 考點 知識點 歸納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歸納 第一章 物質的狀態及其變化 一、溫度計 1溫度計 (1) 溫度的概念: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 (2) 溫度的測量工具:溫度計。 (3) 量程:能測量的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 (4) 分度值:一個最小小格代表的值。 (5) 最基本注意點:被測物體的溫度不能超過溫度計的量程。 2溫度的高低: (1) 攝氏溫度:符號為t,單位符號℃,攝氏溫度規定: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1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為100℃,0℃——100℃之間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為1攝氏度。 (2) 正常人的體溫是37℃。 3體溫計: (1)體溫計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間有一段細管,水銀收縮時,縮口水銀首先自動斷開,直管內的水銀不能退回玻璃泡內。故每次使用體溫計之前應把水銀甩回玻璃泡內。 (2)體溫計的量程為35——42℃,分度值是0.1℃。 4使用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的方法 (1) 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侵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2) 溫度計玻璃泡侵入被測液體后,待示數穩定后再讀書。 (3) 讀數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留在液體中,視線要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提醒:體溫計可以離開人體讀數,普通溫度計不能離開被測物體讀數。 二、熔化和凝固 1熔化和凝固: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叫做熔化,從液態變成固態叫做凝固。如冰變成水屬于熔化;水結成冰屬于凝固。 提醒:熔化和溶化不要混淆,前者表示物質有固態變成液態;后者表示一些溶質溶化在溶劑中的過程。 2熔點和凝固點 (1) 晶體和非晶體:晶體都有固定的熔點,如海波、冰、石英、水晶、食鹽、萘、各種金屬等;非晶體沒有固定的熔點,如松香、玻璃、瀝青等。 (2) 熔點和凝固點:晶體有一定的熔化溫度,叫做熔點;凝固溫度叫做凝固點。同一種晶體物質的凝固點跟它的熔點相同。 練習:下列各組物質中,全部屬于晶體的是( C ) A海波、石英、玻璃 B食鹽、萘、瀝青 C海波、冰、水晶 D松香、玻璃、瀝青 3熔化吸熱,凝固放熱 (1) 晶體熔化特性:熔化過程吸熱,溫度(熔點)不變。熔化條件:①溫度達到熔點;②不斷從外界吸熱。 (2) 非晶體熔化特性:熔化過程吸熱,溫度逐漸升高。 (3) 晶體凝固特性:凝固過程放熱,溫度(凝固點)保持不變。條件:①溫度達到凝固點;②不斷向外界放熱。 (4) 非晶體凝固特性:放熱,溫度不斷降低。 三、汽化和液化 1汽化和液化現象 (1) 汽化: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汽化;如灑在地面上的水,過了一會變干了;濕衣服經過太陽的照射變干了等。 (2) 液化:物質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液化。如冬天可以看到戶外的人不斷地呼出“白氣”;燒開水時常看見的“白氣”等。 2沸騰現象 (1) 沸騰: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進行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2) 沸點:液體沸騰時的溫度。不同液體的沸點不同。 (3) 沸騰的條件:①1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②液體沸騰時要保持沸騰,必須對液體加熱,但沸騰過程中液體的溫度不升高。 3蒸發: (1) 蒸發的條件:在任何地方,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 (2) 蒸發的特點:蒸發是只發生在液體表面的汽化現象。 (3) 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①液體溫度。液體溫度越高,蒸發越快。②液體的表面積。便面積越大,蒸發越快。③液體表面上的空氣流動的快慢:流動的越快,蒸發越快。 (4) 控制蒸發快慢的方法:加快蒸發:提高液體溫度;增大液體表面積;加快液體表面上的空氣流動。減慢蒸發:采用相反措施。 (5) 蒸發有制冷作用:蒸發式吸熱過程,會導致液體和自身溫度降低。 練習:下列措施中,能使蒸發變快的是( C ) A把蔬菜用保鮮膜包好放入冰箱 B給墨水瓶加蓋 C用電吹風將濕頭發吹干 D把新鮮的柑橘裝入塑料袋 4液化 (1) 液化的兩種方法:①降低溫度;②壓縮體積。 (2) 液化時要放熱。液化是汽化的逆過程,汽化吸熱,液化則放熱。 5液化現象的判斷 (1)“白氣”“霧”是液化現象。如: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而形成霧,是放熱過程。 (2)“汗”是液化現象。如:自來水管表面上掛有一層水珠,是放熱過程。 四、升華和凝華 1升華現象:物質有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叫做升華,升華吸熱。如舞臺上籠罩的白霧,是由于干冰遇熱升華變為氣體。升華吸熱,使附近空氣中的水汽化為小水滴——白霧。 2凝華現象: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叫做凝華,凝華放熱。如冬天樹枝上的“霧凇”現象,窗戶的內表出現冰花現象等。 3升華和凝華現象的判斷 (1) 判斷是不是升華或凝華現象,關鍵看是不是在氣態和固態之間直接發生變化,或者看中間是否經歷了液態。若經歷了液態,則一定不是升華或凝華現象。 (2) 若題干的文字表述中含有霜、雪、冰花、冰晶、霧凇等字樣,則對應的物態變化是凝華。一般來說,凝華現象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而形成的。 第二章 物質性質的初步認識 物質的性質,也就是一種物質區別于其他物質的根本屬性 1、長度的測量: (1)長度是一個基本物理量(凡是能用量表示的物理概念稱為物理量),用L表示。 (2)長度的單位:在國際單位中是米。用符號m表示。 長度單位是人們規定的,所以世界各國都曾經有自己的一套長度單位,這些單位各不相同。1791年法國決定把通過巴黎子午線從赤道到北極的長度的千萬分之一,作為長度單位叫“米”,并制了一個標準米原器,保存在法國檔案局,陸續被許多國家采用。 1983年采用激光來更準確地復現米的長度,1米是等于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內傳播的路徑,這個精確度具有更好的穩定性。 1mm(微米)=1000um(納米) 1um=1000nm 1nm=10A(埃) (3)如果我們要準確測量長度,首先應選擇適當的測量工具,即看量程和最小分度是否能達到要求,其次,還必須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 ①使用時,要把刻度尺放正,使刻度貼近被測物(緊靠) ②零刻線對準被測物的一端(若沒零刻線,從其它刻線量起,注意減去刻線前面的數字)。 ③對齊讀數時視線要和刻度尺垂直(視線正對被測物末端所對的刻度線) ④最后,正確讀數和記錄,注意估讀:讀數時讀出準確值和一位估計值,帶好單位。即結(4)測量結果要求:“準確值”“一位估計值”“單位”。測量值與被測物體的真實值總會有些差異,這種差異叫誤差。∴注意誤差與錯誤是根本不同的。 2、體積的測量: ①如何測具有規則形狀的物體體積呢?正方體、長方體、球體等?只要測量出它們的長、寬、高或直徑就可算出它們的體積。 ②怎么測液體體積呢?要用量筒和量杯: 使用時:量筒要放在水平桌面上,讀數時視線要同凹形水面的底相平或與凸形水銀面的頂相平(為什么液面 會有凸凹之分,請同學們課外去查查資料)。 讀數時要仔細,正確進行記錄,注意帶單位。 ③對于形狀不規則固體體積如小石塊,金屬塊怎么測? 用量筒或量杯,借助排開水的體積間接測量出這個固體的體積。 3、物體的質量及其測量: 由各種物質構成的多種多樣的物體,它們所含物質有多有少。不同的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不盡相同。為了概括表示物體的這種共同性質引入了質量這個概念。 (1)、質量: ○1定義:物體內所含物質的多少,叫做物體的質量。用字母(m)表示; ○2所含物質多,質量大,所含物質少,質量小,要比較兩個物體質量大小就必須有個標準,即要確定它的單位質量。人們規定:1升純水在4℃時的質量為1千克。 (2)、質量的測量 生活中常見的測質量的儀器:臺秤、磅秤、電子秤、桿秤,還有實驗室用的物理天平、托盤天平。 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 (2)使用托盤天平前先要進行調節,使它成水平平衡狀態。當我們要測一個物體的質量時,要先調節后測量。調節方法: ①水平放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易于操作的位置,放好后不再移動。 ②游碼歸零:用鑷子把游標輕輕撥至標尺左側零位。 ③調橫梁平衡:調平衡螺母,若右邊沉,平衡螺母向左調,反之,向右調,使指針靜止指在分度標牌的中央刻度線上,才標志橫梁水平平衡。 注意:平衡后,左右盤不可交換位置,平衡螺母不可再調。 ○4左物:把待測物體輕放在左盤中。 ○5右碼:我們需要估測一下物體的質量,先用鑷子夾取大的砝碼,放在右盤中,再加小的砝碼。 ○6移游碼:用鑷子輕撥游碼,使指針在中央刻度線兩側擺動幅度(格數)基本相同,或者靜止在中央刻度線上,這就又平衡了。 ○7讀數:此時物體的質量就等于右盤中砝碼的總質量與游碼標尺上的讀數相加。 第三章 物質的簡單運動 一、機械運動和參照物 ? 機械運動: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位置的改變,叫做機械運動,通常稱為運動。 ? 參照物:說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要看以另外的哪個物體做標準,這個被選做標準的物體(假定為不動的)叫參照物 二、(1)勻速直線運動 速度 ? 速度的公式:速度=路程/時間 v=s/t ? 速度的定義: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 速度的單位:米/秒(m/s);千米/時(km/h) 1m/s=3.6km/h ? 速度的物理意義: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 勻速直線運動:快慢不變,經過路線是直線的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 (2)變速運動 平均速度 ? 加速運動:運動越來越快,速度越來越大 ? 減速運動:運動越來越慢,速度越來越小 ? 加速運動和減速運動都叫做變速運動,與之相對的就是勻速運動。 ? 平均速度:物體在一段時間內通過的路程與所用時間的比,叫做這一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的公式:v=s/t (3)相對速度 兩物體相對于地面的速度分別為v1、v2,當兩物體向相反方向運動時,若選其中之一為參照物,則另一個物體相對于它的速度大小為原來各自相對地面的速度之和,即v= v1+ v2;兩物體向相同方向運動時,若選其中之一為參照物,則另一個相對于它的速度大小為原來各自相對地面的速度之差,即 第四章 聲現象 一、聲音的發生和傳播 1、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因此聲音是由于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 2、聲音的傳播 聲音的傳播要通過媒質,真空中不能傳聲。 液體和固體也能傳播聲音,聲音的傳播有反射回來的現象,要學會利用回聲測距、測深度的道理、學會計算。但要注意:時間往往給的是聲音一次來回時間,求距離往往是發聲物到某一目標的單程距離,因此要把時間除以2,這點在計算中有些同學常常疏忽大意。 二、音調、響度、音色 1、聲音的高低用音調表示。女高音就是音調高男低音就是音調低。 音調的高低決定于發聲體振動的頻率,聲源1秒鐘內振動的次數叫頻率,它反映振動的快慢,頻率高,物體振動快。頻率高,音調高。 2、響度反映聲音的大小 響度的大小與振幅有關,還與離聲源距離有關,越遠聲音越弱。 3、音色也叫音品,是發聲體的不同而造成的,我們可以根據音色不同,從而區別不同的聲音。 三、噪音 凡是妨礙人們學習、工作、生活和其它正常活動的聲音都屬于噪聲。噪聲的計量涉及到聲強的單位—分貝 了解噪聲的危害,減弱噪聲可以下方面著手: 1、在聲源處減弱 2、在傳播過程處減弱 3、在耳朵處減弱 練習 在汽車行駛的正前有一座山崖,現在汽車以43.2千米/時的速度行駛,汽車鳴笛2秒后司機聽到回聲,問聽到回聲時,汽車距山崖多遠?(設聲速為340米/秒) 解:汽車速度:v=43.2千米/時 =12米/秒 聲速v2==340米/秒 2秒鐘內汽車前進距離: S1=v1t1 聲音通過距離 S2=v2t 聽到回聲時,汽車距山崖為: =(v2-v1) =(340-12) 米 =318米 答:…… 第五章光現象 一、光的直線傳播定律 1. 自身能發光的物體是光源。分為自然光源與人造光源。常見的自然光源有:太陽等恒星,螢火蟲、水母、燈籠魚等;常見的人造光源有:發光的電燈、蠟燭、火把、發光的熒光屏等,而象月亮、反光的鏡子、拋光的金屬是靠反射發光,不是光源。 2、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和真空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真空中光速最快是宇宙中最大的速度:3×108 m/s = 3 ×105 km/s。光在水中的速度是真空中的四分之三,光在玻璃中的速度是真空中的三分之二。 3、可用光的直線傳播解釋的現象有: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形成、打靶時“三點一線”、激光準直等。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說明了 光是沿直線傳播 的。光線:表示光傳播方向的直線,即沿光的傳播路線畫一直線,并在直線上畫上箭頭表示光的傳播方向(光線是假想的,實際并不存在,此方法是模型法)。 4.光年是 長度 單位,表示光在一年內傳播的距離。1光年= 9.46×1012千米。 二、光的反射 5.光射到物體表面被反射回去的現象 是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分為 鏡面反射 、漫反射 兩種。它們都遵守 光的反射定律。 6、 入射光線和法線的夾角 叫入射角。反射光線和法線的夾角叫反射角。 過入射點與物體表面垂直的直線叫法線。法線平分 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的夾角。 7.光的反射定律內容是: A 、反射光線、入射光線 和法線在同一平面, B 、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 C、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D、光在反射中光路可逆。 8.我們能看見發光的物體,是它發出的光進入了我們的眼睛,;我們能看到本身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光射到物體表面發生了 反射 ,它反射的光進入了我們的眼睛;我們能從不同角度看到同一物體,是因為光射到物體表面發射了 漫反射 。 9.平面鏡成像特點有 物體經平面鏡成的是虛像,像與物體大小相等,像與物體的連線與鏡面垂直,像于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相等。(成虛像、物、像相對鏡面對稱——正立、等大、等遠。) 10、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 11、平面鏡的作用有 成像 、 改變光的傳播方向 。平面鏡的應用 (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鏡成像 (3)潛望鏡。 12.凸面鏡對光線有 發散 作用,凹面鏡對光線有會聚 作用。常見的凸面鏡有:汽車的后視鏡、街頭拐彎處的反光鏡等,常見的凹面鏡有:手電筒的反光裝置、太陽灶等。 三、光的折射 13.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發生偏折,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 折射光線和法線的夾角 叫折射角。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介質中時,折射光線 靠近 法線,折射角 小于 入射角。光從水或其他透明介質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光線 遠離 法線,折射角 大于 入射角。(空氣中角度較大) 14. 光的折射規律: A、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上; B、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 C、光從空氣斜射入某透明介質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從某透明介質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D、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表面時,傳播方向不變。 E 、光在折射時光路可逆。 15.生活中:由岸邊向水中看,虛像比實際池底位置高,由水中向岸上看虛像比實際物體高等成因都是光的折射現象。例:我們看到水中的魚,實際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魚的 虛 象,比魚的實際位置高。潛水員潛入水中看到岸上的物體,比實際的物體 高 。即從空氣中看水中的物體,物體變小(淺),從水中看空氣中的物體,物體變大(高)了。 常見的折射現象還有:海市蜃樓 水中筷子彎折 群星閃爍 早晨看到的是太陽的虛像等 四、光的色散 16、白光是一種復色光,將復色光分解成單色光的現象叫光的色散。彩虹的形成就是因為光的色散。 17、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分解成 七種 色光,色光向三菱鏡的底邊偏折。色光的三原色是 紅、綠、藍 ,顏料的三原色是 紅、黃、藍 。 18.棱鏡可以把太陽光分解成 紅、橙、黃、綠、藍、靛、紫 幾種不同顏色的光,把它們按這個順序排列起來就是光譜, 在光譜上紅光以外人眼看不見的能量的輻射 是紅外線, 在光譜的紫端,人眼看不見的光 是紫外線。 19.紅外線主要作用是 熱作用強 ,各種物體吸收紅外線后溫度 升高 ,紅外線穿透云霧的能力強,利用靈敏的紅外探測器吸收物體發出的紅外線,再利用電子儀器對吸收的信號進行處理,可以顯示被測物體的 形狀 、 特征 ,這就是紅外遙感。其他應用:紅外線夜視儀、熱譜圖、遙控器。 20.紫外線主要特性是 化學作用強、生理作用強、能使熒光物質發光 ,紫外線能 殺菌消毒 。紫外線能使熒光物質發光,可進行防偽,鑒別古畫,并可用紫外線攝影。紫外線可以幫助人體合成維生素D,維生素D可以幫助人體對鈣的吸收,預防骨質疏松病。太陽的紫外線大部分被大氣上部的臭氧層吸收。 21、透明物體的顏色由透過它的色光決定;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 22.天空呈現藍色、汽車霧燈選用黃燈、清潔工穿黃色的工作服等都是因為光的散射。 23、折射現象中所成的像都是虛像。 第六章 常見的光學儀器 一、透鏡及其實例 1:透鏡:至少有一個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會辨認) 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如:遠視鏡片,照相機的鏡頭、投影儀的鏡頭、放大鏡等等; 凹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如:近視鏡片; 2、基本概念: 主光軸:過透鏡兩個球面球心的直線,用CC/表示; 光心:通常情況下位于透鏡的幾何中心;用“O”表示。 焦點: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后會聚于主光軸上一點,這點叫焦點;用“F”表示。 焦距:焦點到光心的距離(通常由于透鏡較厚,焦點到透鏡的距離約等于焦距)焦距用“f”表示。 注意:凸透鏡和凹透鏡都各有兩個焦點,凸透鏡的焦點是實焦點,凹透鏡的焦點是虛焦點; 3、三條特殊光線(要求會畫) 4、粗略測量凸透鏡焦距的方法:使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太陽光是平行光,使太陽光平行于凸透鏡的主光軸),下面放一張白紙,調節凸透鏡到白紙的距離,直到白紙上光斑最小、最亮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鏡到白紙上光斑中心的距離就是凸透鏡的焦距。 5、辨別凸透鏡和凹透鏡的方法: 結構角度:用手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是凸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是凹透鏡; 對光的作用角度:讓透鏡正對太陽光,移動透鏡,在紙上能的到較小、較亮光斑的為凸透鏡,否則為凹透鏡; 成像的角度:用透鏡看字,能讓字放大的是凸透鏡,字縮小的是凹透鏡; 6、照相機:鏡頭是凸透鏡;物體到透鏡的距離(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投影儀:投影儀的鏡頭是凸透鏡,作用是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投影儀的平面鏡的作用是改變光的傳播方向;物體到透鏡的距離(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 放大鏡:放大鏡是凸透鏡;放大鏡到物體的距離(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虛像;注:要讓物體更大,放大鏡要靠近物體。 二:探究凸透鏡的成像規律: 1:器材:凸透鏡、光屏、蠟燭、光具座(帶刻度尺)、火柴 2:注意事項:蠟燭的焰心、透鏡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面上;又叫“三心等高”,目的是為了燭焰所成的像在光屏的中央。 3:凸透鏡成像的規律(要求熟記、并理解): 成像條件物距(u) 成像的性質 像距(v) 應用 U>2f 倒立、縮小的實像 f<v<2f 照相機 U=2f 倒立、等大的實像 v=2f 實像大小的分界點 f<u<2f 倒立、放大的實像 v>2f 投影儀、幻燈機 U=f 不成像 成像正倒,虛實的分界點 0<u<f 正立、放大的虛像 V>f 放大鏡 口訣:一焦分虛實、二焦分大小;虛像同側正,實像異側倒;越近焦點像越大。 4:能夠畫出物體處在不同區間所成像的光路圖。(作業本畫過) 注意:實像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在光屏上可呈現,可用眼睛直接看,所有光線必過像點;虛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現,但能用眼睛看,由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而成; 注意:凹透鏡始終成縮小、正立的虛像; 三、眼睛與眼鏡 1.眼睛的晶狀體相當于凸透鏡;視網膜相當于光屏(膠卷);瞳孔相當于光圈;眼瞼相當于快門。 2.近視眼與矯正:原因是晶狀體太厚,折光能力太強,或眼球前后方向上過長,因此遠處某點射來的光會聚在視網膜前,到達視網膜時已不是一點而是一個模糊的光斑了,從而看不清遠處的物體, 需戴凹透鏡調節; 3.遠視眼與矯正:原因是晶狀體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前后方向上過短,因此近處某點射來的光會聚在視網膜后,在視網膜上是一個模糊的光斑,從而看不清近處的物體,需戴凸透鏡調節; 4.正常眼睛近點是10cm;遠點是無限遠;明視距離是25cm。近視眼近點變短,遠視眼變長。 四:顯微鏡和望遠鏡; 1、顯微鏡由目鏡和物鏡組成,物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目鏡相當于放大鏡,它們使物體兩次放大; 2、望遠鏡由目鏡和物鏡組成,物鏡使物體成縮小、倒立的實像,目鏡相當于放大鏡,成放大的像; 3、視角不僅與物體的大小有關,還和物體到眼睛的距離有關。 4、望遠鏡的物鏡比瞳孔大得多,這樣可以會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加明亮。 5、天文望遠鏡還常用凹面鏡作物鏡。
文章TAG:八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八年八年級年級

最近更新

  • 特長,特長是什么意思

    本文目錄一覽1,特長是什么意思2,特長是什么意思請解釋一下謝謝3,特長的意思是什么呀4,特長有哪些1,特長是什么意思特長指一個人在某方面所擁有的專業技能,勝過一般人的能力。詞語:特 ......

    昆明市 日期:2023-05-06

  • 帛爵,第二集:朝鮮王朝的國家元首

    (2)君主國和貴族的頭銜;3古代“雀”;3.出處:據唐代杜佑《通典直館馮玨》記載,自堯舜夏以來,先后出現了公、侯、伯、子、公五個等級,發音:jué2,爵組詞:爵士、爵位、爵位、官爵 ......

    昆明市 日期:2023-05-06

  • 小家碧玉的意思,小家碧玉原意是...習語出爐

    小家碧玉原意是...有句古話叫意思,其實很簡單...一般來說,這個習語會被拿來和淑女比較...她們是兩個不同的女人,由不同的家庭培養出不同的性格...女士一般氣質沉穩,”例:艾倫一 ......

    昆明市 日期:2023-05-06

  • 算術平均值怎么算,算術平均數是什么公式是什么

    本文目錄一覽1,算術平均數是什么公式是什么2,算數平均數怎么算3,算術平均值怎么算4,算術平均值怎么求1,算術平均數是什么公式是什么設一組數據:x1,x2,……,xn平均數公式:( ......

    昆明市 日期:2023-05-05

  • 空無一人的意思,夢回家鄉空無一人什么意思

    夢回家鄉空無一人什么意思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見回家鄉說明你想家,想念親人了,希望你忙里偷閑,抽空回家去看看。看一看養育你的父母,看一看家鄉的那片土地。思念家鄉,情真意切。赤子拳拳 ......

    昆明市 日期:2023-05-05

  •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八年級地理下冊東北三省課后反思錄

    八年級地理下冊東北三省課后反思錄東北三省:黑吉遼主要山脈河流: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鴨綠江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自然環境:冷濕東北平原上主要農作物:春小麥大豆玉米高粱甜菜發展農業的 ......

    昆明市 日期:2023-05-05

  • 如何養烏龜,烏龜怎樣養

    烏龜怎樣養放到水里養唄,吃飯、菜、魚、蝦、海螺、包子、水果,夏天注意蚊子小心烏龜掛了。2,烏龜怎么養烏龜食性較廣,稻谷、小麥、豌豆、小魚、蝦、昆蟲、蝸牛等均吃,其中最喜歡吃的食物是 ......

    昆明市 日期:2023-05-05

  • 瘦金體字,瘦金體是什么意思

    瘦金體是什么意思宋徽宗趙佶的字體,屬于楷書的一種,趙佶寫出來相當瀟灑飄逸,現在畫工筆畫的人很多都會學習。原為瘦筋體,因為是皇帝寫的,于是把筋換成金。瘦金體是宋徽宗(趙佶,1082~ ......

    昆明市 日期:2023-05-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载县| 昌黎县| 安阳市| 双辽市| 哈巴河县| 铜陵市| 呼伦贝尔市| 樟树市| 都昌县| 东兴市| 胶南市| 长治市| 正安县| 团风县| 额济纳旗| 安吉县| 察隅县| 太仆寺旗| 玛曲县| 友谊县| 兴文县| 安吉县| 远安县| 广安市| 剑阁县| 枣强县| 三江| 阳原县| 微博| 班戈县| 富蕴县| 阿拉善左旗| 唐河县| 三亚市| 驻马店市| 济宁市| 盖州市| 崇左市| 天门市| 三都| 广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