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天下一区二区三区,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日韩高清,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毛片

首頁 > 云南 > 楚雄州 > 中國詩歌發展史,中國的詩歌發展史

中國詩歌發展史,中國的詩歌發展史

來源:整理 時間:2022-12-11 01:53:37 編輯:好學習 手機版

本文目錄一覽

1,中國的詩歌發展史

詩, 詞,又稱長短句; 曲。

中國的詩歌發展史

2,中國詩歌的發展史是怎樣的

中國詩歌發展史,從西周和春秋時期的《詩經》到戰國后期的《楚辭》,從漢朝的樂府詩到魏晉的山水田園詩,從唐詩的群星璀璨到宋元明清的衰落……想要了解更多,快來看視頻吧! 00:00 / 05:2270% 快捷鍵說明 空格: 播放 / 暫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單次快進5秒 ←: 單次快退5秒按住此處可拖拽 不再出現 可在播放器設置中重新打開小窗播放快捷鍵說明

中國詩歌的發展史是怎樣的

3,中國詩歌發展經歷了

詩經、楚辭、漢賦、漢樂府、建安詩歌、魏晉南北朝民歌、唐詩、宋詞、元曲、明清詩歌、現代詩,

中國詩歌發展經歷了

4,我國的詩歌發展史是怎樣的

1、詩經:《詩經》是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的詩詞總集,也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305篇,按音樂的不同,分為“風”、“雅”、“頌”三類。2、楚辭:公元前4世紀,戰國時期的楚國以其自身獨特的文化基礎,加上北方文化的影響,孕育了偉大的詩人屈原。屈原以及深受他影響的宋玉等人創造了一種新的詩體棗楚辭。楚辭發展了詩詞的形式。它打破了《詩經》的四言形式,從三、四言發展到五、七言。在創作方法上,楚辭吸收了神話的浪漫主義精神,開辟了中國文學浪漫主義的創作道路。3、漢賦:詩經、楚辭之后,詩歌在漢代又出現了一種新的形式,即漢樂府民歌。漢樂府民歌流傳到現在的共有100多首,其中很多是用五言形式寫成,后來經文人的有意模仿,在魏、晉時代成為主要的詩詞形式。4、唐詩: 盛唐時期是詩歌繁榮的頂峰。這個時期除出現了李白、杜甫兩個偉大詩人外,還有很多成就顯著的詩人。他們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以孟浩然和王維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人;另一類是邊塞詩人,他們中的高適和岑參取得成就最高,王昌齡、李頎、王之煥也是邊塞詩人中的佼佼者。5、宋詞:經過了唐詩不可逾越的高峰,宋詩無以為繼。但是宋代詩人另辟蹊徑,也走上了不遜色于唐詩的另一高峰。唐詩重在自身感情的迸發,文辭華美,故顯得肥腴;而宋詩重在理趣,在平淡無華的詩句中見人生哲理和生活情趣,故顯其瘦勁。北宋大家有歐陽修、蘇軾、黃庭堅,南宋出現了宋詩的頂尖的天才詩人陸游,酷肖李白的才華、強烈的愛國精神、多種的詩歌風格,使陸游成為宋詩第一人。同時期還有閑適自然的楊萬里,后來南宋末出現松散的江湖詩人群。6、元曲:在元代登壇樹幟、獨領風騷的文學樣式是元曲。而人們通常所說的 元曲,包括劇曲與散曲。劇曲指的是雜劇的曲辭,它是戲劇這一在舞臺表演的綜合藝術的密不可分的組成部分;散曲則是韻文大家族中的新成員,是繼詩、詞 之后興起的新詩體。7、現代詩:“五四”文學革命中,中國的現代文學誕生了。1917年胡適(1879--1942)首先在《新青年》上發表了白話詩8首,并提出“詩體大解放”的主張,倡導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長短的“胡適之體”詩。在新詩誕生過程中,劉半農、劉大白、康白情、俞平伯是創作主力。經過他們的努力,新詩形成了沒有一定格律,不拘泥于音韻,不講雕琢,不尚典雅,只求質樸,以白話入行的基本共性。最早出版的新詩集有:胡適的《嘗試集》、俞平伯的《冬夜》、康白情的《草兒》和郭沫若的《女神》。擴展資料詩歌起源:古時候,古代信息技術不發達,所以人們從這一個地區到那一個地區傳遞信息都非常不方便,于是他們將寫好的詩編成歌,而詩歌就從人們的口中傳遞。詩歌起源于上古的社會生活,因勞動生產、兩性相戀、原始宗教等而產生的一種有韻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形式。《尚書·虞書》記載:“詩言志,歌詠言,聲依永,律和聲。”《禮記·樂記》記載:“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樂器從之。”早期,詩、歌與樂、舞是合為一體的。詩即歌詞,在實際表演中總是配合音樂、舞蹈而歌唱,后來詩、歌、樂、舞各自發展,獨立成體。以入樂與否,區分歌與詩,入樂為歌,不入樂為詩。詩從歌中分化而來,為語言藝術,而歌則是一種歷史久遠的音樂文學。《詩經》是入樂歌唱的,嚴格地說它是歌,正因為如此,《詩經》被學者稱之為我國音樂文學成熟的標志。詩歌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學特質的文學樣式,它來源于上古時期的勞動號子(后發展為民歌)以及祭祀頌詞。詩歌原是詩與歌的總稱,詩和音樂、舞蹈結合在一起,統稱為詩歌。中國詩歌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遺產,如,《詩經》《楚辭》和《漢樂府》以及無數詩人的作品。歐洲的詩歌,由古希臘的荷馬、薩福和古羅馬的維吉爾、賀拉斯等詩人開啟創作之源。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詩歌

5,中國古典詩歌發展史

詩經 楚辭 是源頭然后是西漢騷體詩和民間詩歌(樂府)然后是東漢文人五言詩(古詩十九首是代表)然后是建安、正始(三曹七子 嵇康阮籍)然后是晉玄言詩、宮體詩,南北朝民歌(吳聲西曲及北朝民歌)然后是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然后是宋詩、初宋、蘇軾、江西詩派、四大詩人(陸范楊尤)、宋末然后是元詩:元詩四大家、楊維禎然后是明詩:明初高啟成就最高,其他可不論然后是清詩:流派眾多、號稱中興,最后是龔自珍

6,中國詩歌發展史

  一、中國古代詩歌發展史概述  上古——口頭歌謠  先秦——詩歌發展的兩大源頭: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  體制:“風、雅`、頌”三部分,“國風”現實主義的精華  表現手法:賦(鋪陳敘述)、比(比喻)、 興(起興)  句式四言為主,語言雙聲疊韻  中國浪漫主義的先河——楚辭  在楚地歌謠的基礎上創造出的有濃厚地方色彩的新詩體。  楚辭體的特點:  1、帶有想象豐富、文辭華美、風格絢麗的浪漫主義色彩  2、“皆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  3、楚辭的語句參差,富有變化,篇幅一般比較長  4、常用語氣助詞“兮”(句末:加強整體語氣,句中:表停頓)  奠基人、最早影響最深遠的愛國詩人——屈原。  代表作:《離騷》《九歌》《天問》《天問》  漢代——漢樂府《上邪》《陌上桑》《孔雀東南飛》  樂府:采集民歌加以整理,配樂演唱的機構  樂府民歌內容:繼承《詩經》現實主義傳統《上邪》《陌上桑》。語言:樸素自然,活潑生動。句式:五言為主。  (漢末)文人五言詩《古詩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古詩十九首》代表了漢代五言抒情詩的最高峰。  魏晉南北朝——  1、建安文學:  三曹(曹操 、曹植、曹丕 )  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瑀、應玚、劉楨)  (文學特征:建安風骨、漢魏風骨)  2、正始文學:代表作家:阮籍、嵇康  3、兩晉文學:  西晉:左思  東晉: 陶(陶淵明:開創了田園詩派)謝(謝靈運 :開創了山水詩派)  4、南北朝時期(最大的成就是民歌的發展)  南朝民歌:文學特征:題材狹窄(愛情)、風格艷麗,喜用雙關  代表作《西洲曲》  北朝民歌:文學特征:題材廣泛、風格剛健、語言直率  《木蘭辭》(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文人詩創作:代表詩人:鮑照、謝朓、庚信  隋唐五代——  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陳子昂建立高峻雄渾、剛健有力的新詩風。 《登幽州臺歌》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孤篇橫絕”  盛唐 詩仙:(李白)、詩圣(杜甫)  山水田園詩派:王(王維)、孟(孟浩然)  邊塞詩派:高適、岑參、李頎、王昌齡  中唐 韓孟(韓愈、孟郊——詩歌的風格特征:奇崛險怪)  元白(元稹、白居易——詩歌的風格特征:語言平易直白)  李賀(人稱“詩鬼”——詩歌的風格特征: 詩境詭譎)  晚唐 小李杜:李商隱、杜牧  宋代——宋詩重理趣  江西詩派: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楊萬里(“誠齋體”)、蘇軾  南宋中興四大詩人:陸游、尤袤、范成大、楊萬里  宋詞(婉約派:柳永、李清照,豪放派:蘇軾、辛棄疾)  元代——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鄭光祖、馬致遠和白樸)  清代——清詩(龔自珍)、清詞(納蘭性德)  綜上所述,中國詩歌的發展史大致是:歌而詩,詩而詞,詞而曲。中國詩詞歌曲均源于民間,它們雖然各自盡經歷了漫長的演變發展過程,各有其不同的表達方式,但其血脈相通,都是借客觀事物抒發主觀情感。  二  (一)先秦時期  中國的詩歌產生于文字發明之前,它是在人們的勞動、歌舞中漸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詩歌的源頭是歌謠,上古時代只在口頭傳唱,沒有文字記錄。  原始的詩歌基本上沒有被記錄下來。《吳越春秋》中《勾踐陰謀外傳》所載的《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宍(宍,古肉字,指鳥獸之類獵物)”被認為是比較原始的獵歌,但這也僅僅是猜測。  先秦詩歌的發展經歷了一個從口頭到書面、從民間到宮廷、從集體歌唱到詩人創作的漫長過程。  1.《詩經》  周王朝為了制禮作樂,設有專門的采詩官,春秋兩季到各地搜集歌謠;貴族為了祭祖、宴客、出兵、打獵、諷喻等目的做詩、獻詩,在公元前6世紀左右編成《詩》。《詩》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共有詩歌305首(另外還有6篇有題目無內容,即有目無辭,稱為笙詩),因此又稱“詩三百”,從漢朝漢武帝起儒家將其奉為經典,因此稱為《詩經》。漢朝毛亨、毛萇曾注釋《詩經》,因此又稱《毛詩》。《詩經》中的詩的作者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  《詩經》所錄詩歌時間跨度長,從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紀)直至春秋中葉(公元前6世紀)500多年的社會生活,涵蓋地域廣泛,黃河以北直至江漢流域的都有。漢時,先有魯、齊、韓三家詩,立于學官,后有《毛詩》。《毛詩》盛行后,齊、魯、韓三家詩先后亡佚。歷代解《詩經》者頗多,較好的有宋朱熹《詩集傳》、清王夫之《詩經俾疏》、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王先慊《詩三家義集疏》等。  《詩經》分《風》、《雅》、《頌》三部分。《風》又稱《國風》,一共有15組,稱為十五國風,是出自各地的民歌。“風”本是樂曲的統稱。15組國風并不是15個國家的樂曲,而是十幾個地區的樂曲。國風包括周南、召南、邶、鄘、衛、王、鄭、檜、齊、魏、唐、秦、豳、陳、曹的樂歌,共160篇。國風是當時當地流行的歌曲,帶有地方色彩。從內容上說,大多數是民歌。作者大多是民間歌手,但是也有個別貴族。這一部分文學成就最高,有對愛情、勞動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懷故土、思征人及反壓迫、反欺凌的怨嘆與憤怒。《雅》共105篇,分為《大雅》 31篇和《小雅》74篇,多為貴族祭祀之詩歌,祈豐年、頌祖德。“雅”有“正”的意思,把這種音樂看作“正聲”,意在表明和其他地方音樂的區別。《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頌》則為宗廟祭祀之詩歌,是貴族在家廟中祭祀鬼神、贊美治者功德的樂曲,在演奏時要配以舞蹈。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共40篇。其中《周頌》31篇,認為可能是西周時的作品、多作于周昭王、周穆王以前;《魯頌》4篇,認為可能是魯僖公時的作品;《商頌》則認為是春秋以前宋國的作品。《雅》、《頌》中的詩歌,對我們考察早期歷史、宗教與社會有很大價值。  關于《詩經》中詩的分類,有“四始六義”之說。“四始”指《風》、《大雅》、《小雅》、《頌》的四篇列首位的詩。“六義”則指“風、雅、頌,賦、比、興”。“賦、比、興”是《詩經》的表現手法。“賦”是直陳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經過。“比”是打比方,用一個事物比喻另一個事物。“興”是從一個事物聯想到另外一件事物。  孔子曾概括《詩經》的宗旨為“思無邪”,并教育弟子、孩子讀《詩經》以作為立言、立行的標準。先秦諸子中,引用《詩經》者頗多,如孟子、荀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人在說理論證時,多引述《詩經》中的句子以增強說服力。后來,《詩經》被儒家奉為經典,成為《六經》(包括《詩》、《書》、《禮》、《樂》、《易》、《春秋》)及《五經》(無《樂》)之一。  2.《楚辭》  戰國時代以屈原為代表的《楚辭》騷體詩標志著中國詩歌從民間集體歌唱到詩人獨立創作的更高發展階段的出現。“屈宋諸騷,皆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故可謂之《楚辭》。”這種由詩人創作、帶有鮮明楚地文化色彩的新詩歌,將中國詩歌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楚辭》中收集的先秦作品出自屈原和宋玉兩位詩人。詩人之作,由于其個人的天賦才能、高度的文化素養以及對藝術遺產的繼承,一般說來比起民間樸素的歌唱,在思想上更為豐富,在情感上更為細膩,在藝術上更為精致。屈原、宋玉的作品,“敘情怨,則郁伊而易感;述離居,則愴怏而難懷;論山水,則循聲而得貌;言節候,則披文而見時”(劉勰《文心雕龍|辨騷》)。特別是屈原,取熔經意,自鑄偉詞,其作品規模宏大、風格瑰奇,是融合南北文化積極成果的產物。  屈原的騷體詩,是浪漫主義的典范作品。對理想的熱烈而執著的追求、愛憎情感火山爆發式的自我傾訴、獻身祖國的赤膽忠心,都在奔放的辭句、宏大的結構中被容納。詩人大膽地馳騁想象,糅合了神話傳說、歷史故事、自然現象與自身遭遇,創造了一個個前無古人的神奇瑰麗的幻想世界。屈原的作品具有卓越的獨特個性。這種浪漫主義特色的形成,同楚國文化傳統密不可分。楚國巫風盛行,朝廷和民間祭祀都使巫覡“作歌樂鼓舞以娛諸神”。這種帶有原始宗教氣氛的樂歌,自然是產生浪漫主義杰作的溫床。例如《九歌》,其前身就是沅湘一帶民間的祭神歌曲。從《詩經》的現實主義到屈原的浪漫主義,是中國詩歌發展的一個里程碑。屈原的騷體詩,依詩取興,引類譬喻,繼承發展了《詩經》的比興傳統。《詩經》的比興較為單純,而《楚辭》的比興具有象征的特質,往往成為一個形象的系統。《離騷》中香草美人的比興就是范例。楚地本是澤鄉山國,其間頗有疊波曠宇、崇山秀嶺,這些江山的光怪之氣足以搖蕩心靈、催發麗辭偉句。騷體詩沖破《詩經》四言詩的固定格式,句式加長而靈活,篇章放大而嚴密,詞采絢麗而貼切,是《詩經》之后的一次詩體大解放。  先秦時代,《詩經》與《楚辭》雙峰并峙,是中國詩史上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兩座巍然屹立的坐標。但騷體詩已沖破《詩經》四言詩的固定格式,句式加長而靈活,篇章放大而嚴密,詩采絢麗而貼切,是《詩經》之后的一次詩體大解放。有人說,中國歷代詩“莫不同祖風騷”,足見其對后代詩歌的影響。  (二)兩漢時期  漢代詩歌集中體現在漢樂府和漢末文人詩《古詩十九首》中。  1. 漢樂府  樂府原指音樂機關,漢武帝劉徹時擴充為大規模的專署。其主要任務是采集民間歌辭予以配樂,以及將文人歌功頌德之詩制譜以供統治者祭祀和朝會宴飲之用。“漢樂府”即是漢代的樂府詩,又稱“樂府詩”或“樂府歌辭”。據宋代郭茂倩所編《樂府詩集》的分類,漢樂府大抵保存于郊廟歌辭、鼓吹曲辭、相和歌辭之中,計有百余篇。這些為數不多的篇章卻代表了漢代詩歌的最高成就。  漢樂府民歌直接繼承了《詩經》中民歌的現實主義傳統,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和人民的思想感情,但它又與《詩經》發歌以抒情為主不同,漢樂府發歌以敘事為其特色。這些歌辭描畫了慘重的階級壓迫與剝削,揭露了上層社會的奢淫腐朽,反映了長期對外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表達了人民對封建婚姻的抗議,對自由愛情的熱烈向往,為后代提供了一幅幅生動具體的漢代社會現實生活圖景。漢樂府民歌善于通過戲劇情節的鋪敘,通過人物語言、行動的刻畫塑造出特定環境中富有個性典型形象。其中《陌上桑》、《東門行》、《婦病行》、《孔雀東南飛》皆為傳世名篇。漢樂府還在形式上打破了《詩經》的四言格式,采用雜言和五言,長短隨意,整散不拘,是一種具有口語化特色的新體詩。可見漢樂府繼《楚辭》之后,無論在語言上還是在形式上,都實現了漢語詩歌的新解放。  2.《古詩十九首》  《古詩十九首》原題為《古詩》,最早收錄于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蕭統所編《文選》之內。這些詩并非一人一時之作,作者屬于地主階級中下階層。古詩十九首奠定了五言詩的基礎,可以說代表了漢文人五言詩的最高成就。這些古詩表現了濃重的感傷情緒,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時代的動蕩不安與黑暗。  曾有人評《古詩十九首》為“風之余,詩之母”。這些詩長于抒情,善于比興,象征襯托,所用皆妙。其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往往達到天衣無縫、水乳交融的境界。其語言實為絢麗之極趨于平淡,具有言近旨遠、語短情長的藝術魅力。《古詩十九首》在歷代都受到了高度評價,南朝文論家劉勰評為“五言之冠冕”,其藝術成就確是文人五言詩達到成熟階段的標志。如《行行重行行》、《涉江采芙蓉》、《迢迢牽牛星》、《西北有高樓》皆為傳世經典。  3. 其它  先秦兩漢時期的詩歌也曾出現過斷代。第一次是在秦代,由于時間短促,加上焚書坑儒,思想政治極為嚴酷,因此主要只在民間尚有歌謠流傳。第二次是西漢時期,文壇又呈寥落之勢,僅有漢初高祖劉邦的騷體詩《大風歌》和韋孟的四言《諷諫詩》值得一提。但中國古代詩歌無疑是人類精神文明寶庫中極為燦爛的一顆明珠,充盈著精華與瑰寶,有著數不盡的流傳千古的膾炙人口之作。而先秦兩漢時期的詩歌,則是我國詩歌文明的活水之源。特別是《詩經》、《楚辭》、《漢樂府》、《古詩十九首》的出現,對后來的文人起極其重要的作用,養育了后來一代代的進步詩人。  (三)魏晉南北朝  漢末建安時期,“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籍、應旸、劉楨)繼承漢樂府民歌的現實主義傳統,并普遍采用五言形式,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詩歌的高潮。他們的詩作表現了時代精神,具有慷慨悲涼的陽剛氣派,形成“建安風骨”的獨特風格。  漢末魏初,在“世積亂離,風衰俗怨”的社會背景下面,文人詩歌創作進入了“五言騰涌”的大發展時期。這一時期以曹操,曹丕、曹植父子為核心,加上孔融、王粲、劉楨、陳琳等所謂“建安七子”組成的鄴下文人集團,創造了“建安文學”的輝煌。建安文人的作品,具有“慷慨任氣”這種共同的時代風格,其中曹操的詩歌,沉雄悲涼,反映了動亂的社會現實,表露了詩人渴望建功立業,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如《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門行》等,都是較為成功的篇章。曹植的文學成就最高,人稱“建安之杰”。他的詩歌“骨氣奇高,詞采華茂”,《白馬篇》、《贈白馬王彪》分別是他前期和后期詩歌的代表作。他的散文和辭賦也表現出很高的思想性和藝術性,著名的〈洛神賦〉美不勝收。“七子”中最有成就的作家是王粲,他的《七哀詩》、《登樓賦》等篇章,是建安文學中具有現實主義精神的杰作。  魏晉之交,隨著世風的變易,詩歌創作呈現出與建安時代不同的風貌。阮籍、嵇康的作品,或沉郁艱深,或風調峻切,他們繼承了建安文學的優秀傳統,進一步推動了五言古詩的發展。西晉太康時期詩歌繁榮,詩人有“三張二陸兩潘一左”之稱,但多數作品流于華采繁縟,唯左思的詩歌骨力遒勁,承傳建安文學的精神。其《詠史》詩開啟了詠史和詠懷結合的新路子。東晉在玄學的影響下,“理過其辭,淡乎寡味”的玄言詩泛濫一時,能夠超越流俗的大詩人便是陶淵明。陶淵明繼承樂府的現實主義傳統,形成了他單純自然的田園一體,為古典詩歌開創了一個新的境界,發展了五言詩的詩歌形式。陶淵明的時代,“真風告逝,大偽斯興”,他因貧而出仕,目睹官場黑暗,不愿同流合污,決心辭官歸隱,保持自我的人格精神。他的田園詩描繪自然風光的美麗,歌頌田園生活的平和,也表現了親身參加農業生產勞動的喜悅和辛勞。創造了情、景、理交相融合,平淡和醇美統一的藝術境界。《歸園田居》、《飲酒》是他的田園詩的代表作。陶詩的風格自然沖淡為主流,但《讀山海經》(“精衛填微木”)、《詠荊軻》等也顯示了詩人“金剛怒目”的一面。可以看出詩人內心并不靜穆,他沒有忘懷世事。陶淵明詩對后世影響很大,尤其是唐代的山水田園詩派受其直接影響。陶淵明的文學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散文、辭賦,數量雖不多,卻非常出色,著名的有《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感士不遇賦》等。  與陶淵明差不多同時的謝靈運是開創山水詩派的第一人。南北朝時期,許多文人專力于文學創作,而主要運用的文學樣式是詩歌和駢文。在謝靈運手上,南朝詩歌尤其是山水詩大放光芒,其后謝眺的山水詩寫得清新圓熟,世稱“大小謝”。詩人鮑照出身寒微,則擅長用七言古詩體來抒發憤世嫉俗的情懷,他隔句押韻的七言歌行為七言詩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北方文苑稍嫌荒寂,但散文方面也不乏名篇,如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楊炫之的《洛陽伽藍記》、北齊顏之推的《顏氏家訓》。最有成就的是由南入北的作家庾信。他的詩賦集南北文學之大成,將南方精美圓熟的藝術技巧和北方剛健爽朗的精神融合,成為唐代詩風的先聲。這一時期駢文統治著整個文壇,鮑照的《登大雷岸與妹書》、《蕪城賦》、庾信《哀江南賦》是非常優秀的作品。總的來說,南朝作家們對形式聲律的追求,為唐代文學、尤其是唐代近體詩的定型和成熟,作了充分的準備。  南北朝時期又一批樂府民歌集中地涌現出來。這一時期民歌篇幅短小,抒情多于敘事。南朝樂府保存下來的有480多首,一般為五言四句小詩,幾乎都是情歌。北朝樂府數量遠不及南朝樂府,但內容之豐富、語言之質樸、風格之剛健則是南朝樂府遠不能及的。如果說南朝樂府是談情說愛的“艷曲”,那么北朝樂府則是名符其實的“軍樂”、“戰歌”。在體裁上,北朝樂府除以五言四句為主外,還創造了七言四句的七絕體,并發展了七言古詩和雜言體。北朝樂府最有名的是長篇敘事詩《木蘭詩》,與《孔雀東南飛》并稱為中國詩歌史上的“雙璧”。  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學日益擺脫經學的影響,而獲得獨立的發展,開始進入文學的自覺時代。詩歌、散文、辭賦、駢文、小說等文學樣式,都取得了顯著的成就。  (四)唐  唐代是詩歌高度成熟的黃金時代。在唐代近三百年的時間里,留下了近五萬首詩歌,獨具風格的著名詩人大約有五、六十人。  1. 初唐  初唐四杰是唐詩開創時期的主要詩人。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擴大了詩歌的題材,五言八句的律詩形式也由他們開始初步定型。此外還有陳子昂、沈佺期、宋之問等。唐代建國初的詩歌仍沿著南朝詩歌的慣性發展,柔靡纖弱,毫無生氣。“四杰”的出現開始轉變了這種風氣。他們才氣橫溢,不滿現狀,通過自己的詩作抒發憤激不平之情和壯烈的懷抱,拓寬了詩歌題材。陳子昂明確提出反對齊梁詩風,提倡“漢魏風骨”,《感遇詩》38首即是他具有鮮明革新精神的代表之作。  2. 盛唐  到公元8世紀初,唐王朝出現了“開元盛世”,經濟、文化發展到鼎盛。詩歌創作領域也出現大批優秀詩人,寫下內容異常豐富的詩歌。盛唐時期是詩歌繁榮的頂峰。這個時期除出現了李白、杜甫兩個偉大的詩人外,還有很多成就顯著的詩人。他們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以孟浩然和王維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人;另一類是邊塞詩人,他們中的高適和岑參取得成就最高,王昌齡、李頎、王之煥也是邊塞詩人中的佼佼者。  田園山水詩最有名的作者首推王維。王維,字摩詰,官至尚書右丞,習慣上又稱他王右丞。他受佛教思想影響,厭倦官僚生活,長期隱居于輞川別業,熱愛自然,熟悉農村,詩寫得恬靜閑適,具有一種靜態美。在唐代的對外戰爭中,許多文人參與進去,對邊塞和軍旅生活有親身體驗,從戎而不投筆,寫詩描繪蒼涼的邊塞風光,贊頌將士們的勇武精神,或詛咒戰爭帶來的災難,于是有了邊塞詩派。  李白自覺地繼承了屈原以來詩歌的浪漫主義精神,加上他的天才和勤奮,創造出獨特的李白風格。他的詩歌,第一個特點是具有濃烈的激情。他心地純潔,胸懷開闊,憎愛分明,高興時美酒清歌,仰天大笑;悲憤時要“捶碎黃鶴樓”,“倒卻鸚鵡洲”(《江夏贈韋南陵冰》),歌哭笑罵,無所避忌。第二個特點是無比豐富的想象力。詩思來如迅電,去如疾風,縱橫變幻,大起大落,隨著他抒情的需要,上下古今人物,天文地理知識,真實的歷史,虛幻的神話隨時來到他的筆下,注入詩句,為他服務。第三個特點是常用夸張的語言抒發激情;如“白發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一風三日吹倒山”之類極度夸張的詩句,在他的詩中所在皆是。唯其夸張,所以傳神,極不準確的語言卻極準確地表達了他的感情。  李、杜齊名,但他們的性格和詩風卻很不相同。李白像狂放不羈的駿馬,杜甫像忍苦載重的犍牛,各具風范,各有價值。杜甫詩風老成穩健,傾向現實主義。他的全部詩作,一方面反映了一個誠實的知識分子一生的遭際,同時也是唐帝國由盛轉衰那段歷史的真實寫照。杜詩又被后人稱為“詩史”,即本于此。在成都杜甫草堂里掛著郭沫若寫的一副對聯:“世上瘡痍,詩中圣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這16個字是對杜詩很好的概括。杜甫的詩歌體現了古代優秀知識分子的良心。立身群眾中,與百姓同憂樂,替人民呼號,為黎庶請命,在這方面他是中國知識分子永久的楷模。他一生心血都用在寫詩上,其詩具有堅實的內容,純真的熱情,深沉的激憤,凝重的格調,從這方面說他又是詩人學習的榜樣。他“讀書破萬卷”,善于學習和繼承傳統;“語不驚人死不休”,寫詩態度嚴肅認真,無論古體詩和近體詩,都臻于妙境和化境。所謂“詩圣”,就是詩歌領域的圣人,中國3000多年詩歌史上得此殊榮的只有杜甫一人。  3. 中唐  中唐詩歌是盛唐詩歌的延續。這時期的作品以表現社會動蕩、人民痛苦為主流。白居易是中唐時期最杰出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繼承并發展了《詩經》和漢樂府的現實主義傳統,從文學理論上和創作上掀起了一個現實主義詩歌的高潮,即新樂府運動。元稹、張籍、王建都是這一運動中的重要詩人。這一時期還另有一派詩人,韓愈、孟郊、李賀等人。他們的詩歌藝術比之白居易另有創造,自成一家。韓愈以文入詩,把新的語言風格、章法技巧帶入了詩壇,擴大了詩的表現領域,但同時也帶來以文為詩,講才學,追求險怪的風氣。孟郊與賈島以“苦吟”而著名,追求奇險,苦思錘煉是他們的共同特點。劉禹錫是一位有意創作民歌的詩人,他的許多《竹枝詞》描寫真實,深受人們喜愛。此外。柳宗元的詩如他的散文一樣,多抒發個人的悲憤和抑郁。他的山水詩情致婉轉,描繪簡潔,處處顯示出他清峻高潔的個性。李賀在詩歌擁有中唐獨樹一幟之風格,開辟了奇崛幽峭、濃麗凄清的浪漫主義新天地。  4. 晚唐  晚唐時期的詩歌感傷氣氛濃厚,代表詩人是杜牧、李商隱。杜牧的詩以七言絕句見長,《江南春》、《山行》、《泊秦淮》、《過華清宮》等是他的代表作。這些詩于清麗的辭采、鮮明的畫面中見俊朗的才思。李商隱以愛情詩見長。他的七律學杜甫,用典精巧,對偶工整。晚唐后期,出現了一批繼承中唐新樂府精神的現實主義詩人,代表人物是皮日休、聶夷中、杜荀鶴。他們的詩鋒芒畢露,直指時弊。  唐帝國長時期的政治穩定,使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文化取得空前繁榮,整個國家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好形勢,為詩歌寫作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唐代的科舉考試重視詩賦,知識分子要中進士當官,就要會做詩,這也是對詩歌創作的促進。就詩歌本身說,唐代的五、七言古詩和樂府歌行進一步成熟,講求聲調韻律的五、七言律詩和絕句最后形成,詩歌形式也百花齊放。到盛唐時代,眾多的詩人把詩歌創作推向高峰,壯闊的山河,優美的田園,繁華的都市,蒼涼的邊塞,慘烈的戰爭,都在詩歌中得到充分表現。特別是李白的充滿狂放激情、猛力抨擊現實的浪漫主義詩篇和杜甫關注國家命運、悲憫民生疾苦的現實主義詩篇,代表了盛唐詩歌的最高成就。唐代詩歌是中國文化中的一宗瑰寶。清代康熙年間編輯的《全唐詩》收入2200多位作者的48900多首詩(佚失的不知其數)。在不到300年的時間,留下如此豐富的文化遺產,在世界文學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其中相當多的優秀詩篇,以多姿多彩的藝術魅力征服了歷代讀者,代代相傳,歷久不衰。

7,中國詩歌發展史

中國的詩歌產生于文字發明之前,它是在人們的勞動、歌舞中漸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詩經》是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的詩歌總集,也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305篇,按音樂的不同,分為“風”、“雅”、“頌”三類。“頌”詩是統治者祭祀的樂歌,有祭祖先的,有祭天地山川的,也有祭農神的。“雅”分大雅和小雅,都是用于宴會的典禮,內容主要是對從前英雄的歌頌和對現時政治的諷刺。“風”是《詩經》中的精華,內容包括15個地方的民歌。《詩經》在藝術上最值得一提的是“賦”、“比”、“興”。公元前4世紀,戰國時期的楚國以其自身獨特的文化基礎,加上北方文化的影響,孕育出了偉大的詩人屈原。屈原以及深受他影響的宋玉等人創造了一種新的詩體棗楚辭。屈原的《離騷》是楚辭杰出的代表作。楚辭發展了詩歌的形式。它打破了《詩經》的四言形式,從三、四言發展到五、七言。在創作方法上,楚辭吸收了神話的浪漫主義精神,開辟了中國文學浪漫主義的創作道路。詩經、楚辭之后,詩歌在漢代又出現了一種新的形式,即漢樂府民歌。漢樂府民歌流傳到現在的共有100多首,其中很多是用五言形式寫成,后來經文人的有意模仿,在魏、晉時代成為主要的詩歌形式。
浙江省高中語文選修,詩詞鑒賞那本書中有的,挺詳細
從詩經到離騷楚辭到古詩十八首再到后來的唐詩宋詞元曲……

8,我國詩歌發展史

在中國文學發展過程中,詩歌(包括詩、賦、詞、曲等)曾取得很高的成就。但到了近代,古典詩歌的創作逐漸走向僵化,“濫調套語”充斥,“無病呻吟”的傾向相當普遍,古典詩歌所使用的詞匯與現代口語嚴重脫節,它在形式上(包括章法句式、對仗用典以及平仄韻律上)的種種嚴格限制,對詩歌表現不斷變化而日益復雜的社會生活,表達人們真實的思想感情,造成極大的束縛。因此,新詩革命成了“五四”新文學運動最先開始的、也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新詩草創階段的努力,以廢除舊體詩形式上的束縛,主張白話俗語入詩,以表現詩人的真情實感為主要內容。因此,當時也稱新詩為“白話詩”“白話韻文”“國語的韻文”(錢玄同《〈嘗試集〉序》、胡適《談新詩》、康白情《新詩底我見》)。1917年2月,《新青年》2卷6號刊出胡適的白話詩詞8首,是中國新詩運動中出現的第一批白話新詩。第一本用白話寫的詩集是胡適的《嘗試集》(1920)。而最早從思想藝術上顯示一種嶄新面貌,并為新詩地位的確定做出重大貢獻的,是郭沫若的《女神》(1921)。 新詩在建立和發展過程中,受到外國詩歌較大的影響。這對新詩藝術方法的形成起了積極的作用。許多詩人在吸取中國古典詩歌、民歌和外國詩歌有益營養的基礎上,對新詩的表現方法和藝術形式,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產生了現實主義、浪漫主義、象征主義多種藝術潮流,出現了自由體、新格律體、十四行詩、階梯式詩、散文詩等多種形式。眾多詩人的探索和一些杰出詩人的創造,使新詩逐漸走向成熟和多樣化。從五四運動以來,新詩一直成為中國現代詩歌的主體。參考資料:http://www.chinaculture.org/gb/cn_zgwh/2004-

9,中國詩詞發展史

在中國文學史上,我們能看到的最早的詩是距今三千年左右的《詩經》,這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一共三百零五篇,古稱《詩》或《詩三百篇》。其內容有“風,雅,頌”三個部分,這是從音樂角度上分的。在表現手法上有“賦,比,興”三種。因此前人把“風,雅,頌”和“賦,比,興”稱作《詩》的六義。在語言的句法上,基本上是四個字一句。 繼《詩經》之后,公元前四世紀,在楚國出現了一種新的詩體,叫“楚辭”,它的創始人是屈原。后來,漢朝人把屈原,宋玉等人寫的作品編成一書,叫《楚辭》。《楚辭》突破了《詩經》的四字句,發展為五言句,七言句,即把偶字句(四個字一句)變為奇字句(五個字以及七個字一句),不但能更好地表達思想感情,而且韻律和節奏也更富于音樂性。 到了漢代,出現了為配合音樂而歌唱的詩即“樂府詩”。在語言上有四言,五言,雜言,但多數是五言的。這以后曹操父子以及陶淵明為首的文人們發展了五言詩。同時,七言詩也有了很大的發展。 在魏晉南北朝以前,詩的格律和聲韻還沒有形成大家共同遵守的規律,只是由作者按照個人的內容需要和聲韻感覺來進行寫作。到了魏晉,由于受到了印度(古稱天竺)的梵音學的影響,我國的聲韻學得到了發展。齊梁的周喁和沈約總結了漢字的發音規律,提出了“四聲”“八病”之說,使詩歌創作由自然的聲律發展到講究追求聲律,出現了作詩要注意平仄和韻律的性質,形成了格律詩的主要內容。 唐代,是我國詩歌發展的全盛時期,是古典詩歌的黃金時代。在繼承前代詩歌的基礎上,唐代的詩歌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并且形成了固定的分類。其分類有兩種,一是古體詩,也叫古風;所謂古體詩,是指模仿唐代以前的傳統詩體,沒有一定格律,篇幅可長可短,用韻平仄都比較自由,句子的字數有整齊的,也有不整齊的;其中主要分五言古體和七言古體兩種。二是近體詩,也叫今體詩(這個“今”指的是唐朝),就是我們所說的格律詩;近體詩不象古體詩那樣自由,在篇幅,用韻,平仄,對仗等方面都有嚴格的要求。它基本上可分為兩種:律詩和絕句。律詩和絕句都分五言和七言,超過八句的律詩稱作排律。 在唐代中期,由詩派生出新的體裁,這種體裁到了宋代最為發達,這就是詞。由于詞是由詩派生出來的,所以詞又被稱為“詩余”;另外,由于詞的句子字數長短不一,古人也稱為“長短句”。 到了元明兩代,又出現了一種新的體裁,叫曲,也稱散曲。曲可以說是詞的另一體。那么它跟詞有什么不同呢?除了詠唱時的伴奏樂器不同以外,在語言上更加接近口語。最突出的特點是可以加襯字。如張養浩的《閑居三首之一》“昨朝楊柳依依,今朝雨雪霏霏,社燕秋鴻(忒)疾苦。(不是)濁醪有味,(怎)消磨(這)日月東西。”其中括號內的字就叫襯字。

10,我國古代詩歌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在我國文學史上,我們能看到的最早的詩是距今3000年左右的《詩經》,這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其內容有“風”、“雅”、“頌”3個部分,這是從音樂角度上分的。繼《詩經》之后,公元前4世紀,在楚國出現了一種新的詩體,叫“楚辭”,它的創始人是屈原。后來,漢朝人把屈原、宋玉等人寫的作品編成一書,叫《楚辭》。《楚辭》突破了《詩經》的四字句,發展為五言句、七言句,即把偶字句變為奇字句,不但能更好地表達思想感情,而且韻律和節奏也更富于音樂性。到了漢代,出現了為配合音樂而歌唱的詩即“樂府詩”。在語言上有四言、五言、雜言,但大多數是五言。詞是一種配合新興音樂演唱的新詩體,是配合音樂可以歌唱的樂府詩,但是它不是直接從漢代的樂府詩中產生與發展起來的。它完全是當時一種新興的歌詩,在各方面保有自己的特點,并從發展過程中形成自己獨立的傳統。隋唐時期的音樂有著3個系統。北宋學者沈括《夢溪筆談》卷五記載:自唐天寶十三載,始詔法曲與胡部合奏,自此樂奏全失古法。以先王之樂為雅樂,前世新聲為清樂,合胡部者為宴樂。敦煌曲子詞內容廣泛,形式活潑,風格繁富,有鮮明的個性特征和濃郁的生活氣息,反映了詞興起于民間時的原始形態。敦煌曲子詞的內容是相當廣泛的,《敦煌曲子詞集·敘錄》評敦煌曲子詞:有邊客游子之呻吟,忠臣義士之壯語,隱君子之怡情悅志;少年學子之熱望與失望,以及佛子之贊頌,醫生之歌訣,莫不入調。其言閨情與花柳者,尚不及半。敦煌曲子詞中最突出的是,歌頌愛國統一這一內容的作品,如《菩薩蠻》:敦煌古往出神將,感得諸蕃遙欽仰。效節望龍庭,麟臺早有名。.只恨隔蕃部,情懇難申吐。早晚滅狼蕃,一齊拜圣顏。詞作表達了邊地軍民為國戍邊、收復國土的愛國情思。再如《望江南》:“六絨盡來作百姓,壓壇河隴定羌渾。”表現了國家統一、民族和睦的愿望。敦煌曲子詞中反映女性生活和思想的題材最多,成就最高。《拋球樂》是一篇青樓歌妓的“懺悔錄”,寫一女子被玩弄、被拋棄的遭遇以及因此帶來的內心痛苦與事后的追悔。她懊恨自己的真情付出,悔不該不聽從姊妹們當初好意地勸戒,下面是她的自述:珠淚紛紛濕羅綺,少年公子負恩多。當初姊妹分明道,莫把真心過于他。子細思量著,淡薄知聞解好么?自述誠摯深切,動人心扉。其感受之真、體味之切、語意之痛,唯有此中人才有這般訴說。《望江南》也是閨中怨歌,想起“負心人”,就抑制不住內心的苦恨,“多情女子負心漢”,是古代民間的一個常見性主題。這首詞構思的新穎別致,增加了抒情的藝術表現力:天上月,遙望似一團銀。夜久更闌風漸緊,為奴吹散月邊云,照見負心人。又如《菩薩蠻·枕前發盡千般愿》寫的是一位戀人向其所愛者的陳詞。為了表達對愛情的堅貞不渝,詞中使用了一連串精美的比喻立下愛情誓言:枕前盡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爛。水面上秤錘浮,直待黃河徹底枯。白日參辰現,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見日頭。這首詞無論從思想內容與表現手法都與漢樂府《上邪》一脈相承,表現男女青年追求自主真誠愛情的決心,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敦煌曲子詞不僅題材廣闊,內容豐富,同時在藝術上也保留了民間作品那種質樸與清新的特點,風格也較為多樣。正是這種流傳在下層人民中間的民間詞哺育了文人,促進了文人詞的創作和發展。同時,在敦煌發現的曲子詞里,還保存下一些在現存唐代文人詞中很少見的長調。敦煌曲子詞風格豪邁婉曲兼備,調式小令慢詞皆有,都以明快質樸、剛健清新為基調。敦煌曲子詞富有生活情趣,比喻生動豐富,語言爽直俚白,如《鵲踏枝·叵耐靈鵲多謾語》:叵耐靈鵲多謾語,送喜何曾有憑據?幾度飛來活捉取。
文章TAG:中國詩歌發展史中國中國詩歌詩歌

最近更新

  • 紅色曼陀羅,紅色曼陀羅花

    紅色曼陀羅花我們這山上就有,不過是秋天開的,野生的,在我們這叫老wa蒜紅色曼陀羅花就是彼岸花春分前后三天叫春彼岸,秋分前后三天叫秋彼岸,是上墳的日子。彼岸花開在秋彼岸期間,非常準時 ......

    楚雄州 日期:2023-05-06

  • 無償贈與,無償贈予非直系親屬須哪些手續受贈人未滿十八周歲可以嗎

    無償贈予非直系親屬須哪些手續受贈人未滿十八周歲可以嗎可以贈與,表示贈與將東西交付即可。年滿18周歲申請辦理分戶口,是需要提供有效的身份證原件,戶口簿原件,房產證明等資料才可以申請辦 ......

    楚雄州 日期:2023-05-06

  • 男性的外遇,男人出軌最明顯表現是什么?

    老公和小三一旦經常吵架,很容易把他們分開,在破壞感情的時候,最好讓他們撕破臉皮,讓他們失去彼此的信任,只有這樣,丈夫和情婦才能徹底斷絕聯系,實現真正的分離,讓男人心甘情愿地回歸家庭 ......

    楚雄州 日期:2023-05-06

  • 舒心,舒心拼音:易為小,心廣身長

    "舒心"讀音:釋義:形容人的心態,感覺舒服;一切順利,他們拿著鞭子送祝福,一起開心舒心笑,詩中描寫舒心是:易為小,心廣身長,用心呵護,換來我對你舒心的愛,真心, ......

    楚雄州 日期:2023-05-06

  • 數量短語,數量短語分兩類使用較少出現問題

    數量短語Category數量短語分為兩類:標稱數量短語(修飾名詞或標稱-0)一般來說動量短語的使用很少出現問題,大部分出現在使用標稱數量-0時而且一般都是模棱兩可,數量短語,由數詞 ......

    楚雄州 日期:2023-05-06

  • 稀稀拉拉,稀稀拉拉怎么寫

    稀稀拉拉怎么寫無聊熙熙攘攘2,稀稀拉拉什么意思稀稀拉拉,成語,指稀疏的樣子。出自維熙《并不愉快的故事》:“他愣愣地站起來,焦急地搓搓手,只等到里邊響起稀稀拉拉的巴掌聲的時候,他才推 ......

    楚雄州 日期:2023-05-06

  • 主持人發型,央視新聞直播首位女主播以短發形象主持播音

    1980年,央視新聞聯播首位女主播,以短發形象主持播音,不過初中女生發型雖然很簡單,但也正是因為發型簡單,所以對發質的要求相對更高,短發象征著播音員主持人大方簡潔的形象,更能塑造干 ......

    楚雄州 日期:2023-05-06

  • 芒果可以放多久,芒果是熱帶水果之一怎么吃最好?

    芒果是著名的熱帶水果之一,芒果含有糖、蛋白質和粗纖維,芒果含有含量特別高的胡蘿卜素,是所有水果中少有的,芒果是著名的熱帶水果之一,如果放入冰箱,會釋放出一種酶類物質,加速芒果的變質 ......

    楚雄州 日期:2023-05-0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娱乐| 邯郸市| 西乡县| 积石山| 西乌珠穆沁旗| 邯郸县| 白银市| 于田县| 新余市| 裕民县| 兴隆县| 柘荣县| 息烽县| 收藏| 忻州市| 通许县| 广德县| 灵石县| 黑河市| 大石桥市| 丰城市| 连云港市| 柘荣县| 朝阳市| 龙里县| 江安县| 上杭县| 高碑店市| 昌都县| 新源县| 临夏市| 东乌珠穆沁旗| 西乌珠穆沁旗| 宿州市| 孙吴县| 正宁县| 贵溪市| 大姚县| 汉川市| 教育| 梅河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