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的養老金,現在普遍指的是2009年國家推動試點建立的新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基礎養老金是國家補貼的部分,目前全國最低標準是93元每月,農民的基本養老金將提高到每月70元,縱使如此仍然是杯水車薪,現實情況的確如此,農村養老金每月收入實在太低了,根本無法保障生活,可是現在每月400元農民養老金的提議還沒有落實,現在就有每月800元的傳言了,很明顯,這是謠言,是沒有相關政策支持的。
1、中央規定農民養老金是多少?
農民收入低,無論是青年時代還是老年時代,農民收入都是很低的,所以基本生活不能得到保障,不過國家對這個問題一直都很關注。根據2019中央養老新政策,中央對農民養老金800元是怎么規定的?來看看吧,在2018年的全國兩會,農民委員張亞忠提案,建議中央出臺農民退休金政策,農民退休專業補貼范圍在400元/月,一時在全國掀起了農民的呼吁和響應。
這一方案,無疑能提高農民收入,所以得到不少人支持,對此,全國政協委員張亞忠表示,農民作為第一產業的從事者,應當與其他行業一樣有退休或轉業。“研究表明,農業在保護國家糧食安全的同時,貢獻著巨大的生態環境服務價值,而農民卻只能直接獲得不到6%的農業經濟價值和經濟服務價值,”此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每月僅有55元。
之后,農民的基本養老金將提高到每月70元,縱使如此仍然是杯水車薪,在目前的物價水平下,每個月70元根本無法保證基本生存。現實情況的確如此,農村養老金每月收入實在太低了,根本無法保障生活,可是現在每月400元農民養老金的提議還沒有落實,現在就有每月800元的傳言了,很明顯,這是謠言,是沒有相關政策支持的,
2、農民退休金國家標準是多少?
說實話,農民的養老金不能稱之為退休金。農民的養老金,現在普遍指的是2009年國家推動試點建立的新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有關制度于2014年與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合并稱之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這是國家統一城鄉待遇,實現養老保險并行的一種做法,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構成。個人賬戶養老金,是個人繳費和國家補貼形成的個人賬戶,在領取時除139確定的一個發放標準,
個人繳費標準國家最初設立的是100元到2000元不等,現在全國各地可以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確定不同的標準。不過,多數人還是選擇最低檔次繳費的,個人賬戶積累并不多,如果說,60歲時個人賬戶余額有1萬元,每月也就領取72元的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是國家補貼的部分,目前全國最低標準是93元每月,各個地方,可以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提升標準。
目前比如說山東省是150元每月,浙江省是180元每月,江蘇省是173元每月,不過,經濟越發達的地區基礎養老金標準越高,像北京市是850元每月,上海市是1200元每月。說實話,經濟越發達的地區,參加職工養老保險的比例越高,當地補貼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人數越少,補貼壓力反而越輕,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沒有國家統一每年調整的機制,主要根據國家的財力情況適時調整。
其實調整也僅僅調整的是基礎養老金,其機制跟職工養老保險完全不一樣,什么是退休呢?1951年國家頒布實施《勞動保險條例》,對于100人以上的企業和一些行業單位的工人、職員建立了退職養老制度。1957年國家頒布《關于工人、職員退休處理的暫行規定》,1958年頒布《關于工人、職員退職處理的暫行規定》,這樣將有關養老的性質定為退休和退職,
有關制度的實施范圍都指的是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并不包括農民。后來是養老保險制度以后,一般來說都是滿足相應的條件,可以領取養老金,一般也很少提退休,目前,還有一個統一的規定就是退休年齡,未來是否改稱為領取養老金年齡,也未可知,所以,農保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領取養老金待遇,一般不稱之為“退休”。不過,農民只要參加企業或者機關事業單位工作,達到退休年齡也可以領取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養老金,這是稱之為“退休”也未嘗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