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洛陽屬于國務院確定的較大的市之一,是可以有一定的立法權的。這樣,荅案就明確了,小浪底是中國的,是河南的,其具體位置在黃河南岸的洛陽孟津與北岸濟源交界的黃河段,合并后的大洛陽在交通和政策上與鄭州相比不具有優勢,在將來的發展則多更多的依靠洛陽工業基礎,交通的不方便也就促使洛陽對于周邊地區的輻射能力非常有限。
1、假如洛陽,三門峽,濟源能合并成立大洛陽,那在河南將會怎么樣?
感謝邀請,首先我覺著這三個地市不會合并,其次即使合并在河南也是位居第二位,與現在洛陽在河南省內的地位相差無幾。在經濟上,通過數據可以看出三門峽和濟源的綜合經濟實力較弱,即便加上洛陽也很難撼動現在省會鄭州的地位,并且合并后的大洛陽在交通和政策上與鄭州相比不具有優勢,在將來的發展則多更多的依靠洛陽工業基礎,交通的不方便也就促使洛陽對于周邊地區的輻射能力非常有限。
而現在三門峽打造豫晉陜金三角的發展規劃已經明確,濟源打造旅游宜居小城的目標也很鮮明且人均GDP在河南排第二位,這些都暫時無法與洛陽產生聯動作用,所以無論是從經濟增長的發展點來看,還是從建立大經濟都市看,合并在河南都不會產生大的影響,在發展政策上,洛陽作為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承擔著帶動周邊地區發展的任務,但帶動發展的同時也不能犧牲當地的發展特色。
三門峽位于三省交界處,在工業基礎方面相對薄弱,但對于聯系三省的貿易往來,發展本地農牧業具有優勢,而濟源自從在焦作分離開來,發展成果日益顯著,旅游資源豐富,使得人均GDP位居省內第二,使當地人民獲得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收入。在建國初期因歷史原因就是分大區管理,后來局勢穩定后就做小做細進行拆分,現在的發展政策還是依據本地特色精準發展,濟源的分離就是例子,如果在資源不能更合理的利用和分配下,一味地合并則更難加強對周邊的管理,畢竟三個臭皮匠頂上一個諸葛亮,在經濟上也不能真正做大做強。
2、黃河小浪底是濟源的還是洛陽孟津的?為什么?
小浪底無疑是中國的,那是因為濟源和洛陽是中國的,所以,濟源和洛陽都不該去爭小浪底是誰的,因為那樣去做一點意思也沒有。但有一點應該是國人清楚,就大壩長度而言,有三分之二占是濟源地盤,因為原有的黃河道是沿南山而東流去的,中國自古河界與山界的區域劃分,都是以其中心劃分而治的。這樣,這里原有的狹窄的河道一一建成的小浪底的大壩要比原河道寬百分之七十之多,再加上北山頭設計為立體泄洪閘洞,也就自然成了大壩的組成部分,
所以,濟源自然就占有了大壩的三分之二的地界了,所以,黃河小浪底大壩管理機構監管局就建在了北岸一一濟源地界了。這樣,你能說小浪底是洛陽的嗎?顯然不能,這樣,就能說小浪底是濟源的嗎?按貫例,顯然也不能。這樣,荅案就明確了,小浪底是中國的,是河南的,其具體位置在黃河南岸的洛陽孟津與北岸濟源交界的黃河段,宣傳小浪底旅游,由省文旅廳出面宣傳,宣傳費用由洛陽與濟源分擔!明白是非的人,你說我這樣如此之說公道否?。
3、河南開封市和洛陽市,哪一個城市的發展潛力更大一些呢?
1.經濟方面洛陽市在2017年的GDP是4343.1億,是遠遠大于開封的1935億元,洛陽和開封的經濟優勢一方面在于第三產業-旅游,比如:每年洛陽的牡丹文化節的旅游收入遠大于開封每年的菊展。另一方面在于第二產業中工業的貢獻,洛陽的中州西路從西向東排列著諸如:河柴、中信重工、一拖等,雖然他們榮光不如從前了,但是經過改革的陣痛期,現在重新發揮著自己的光芒。
第三就是科研院所的貢獻,612、613、725等研究院所的貢獻不可低估,但是開封不是沒有自己的機會,比如鄭開一體化,鄭州被確立為國家中心城市,必然會有很多政策傾斜!而開封在和鄭州一體化的過程中必然會享受到政策紅利。2.政治方面洛陽市的市委書記是可以進入到河南省委常委的,另一方面,洛陽屬于國務院確定的較大的市之一,是可以有一定的立法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