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是二線城市中的頂尖水平,也有一些機構把蘇州評為“新一線城市”。蘇州最終會成為超級城市是毫無疑問的,城市級別不能代表一切,蘇州就是蘇州,不需要分級來證明,在粵港澳大灣區內,主要的城市是集中在珠江東岸的廣深港莞佛五大城市,其中三個一線城市和二個大城市,未來會逐步形成兩個超大城市~~大深圳(含香港))和大廣州(含佛山),輻射半徑50公里。
1、蘇州屬于幾線城市?
蘇州是二線城市中的頂尖水平,也有一些機構把蘇州評為“新一線城市”。這也反映了蘇州真實的地位,那就是雖低于四大一線城市,但要高于大部分二線城市,和南京、杭州、武漢、天津這些中心城市一個級別,無論是蘇州、杭州、成都、天津,所有的二線城市,都比不上一線城市,這是不容否認的事實。但是在二線城市中,蘇州的經濟實力絕對領先,人均GDP全國所有城市中排第二(二線城市中全國第一),
如果真正比較財政收入、人均GDP這些硬指標,在全國范圍內,蘇州是唯一可與北上廣深抗衡的非一線城市。作為一個普通地級市,和一個擁有1300萬人口的特大城市,蘇州仍然擁有人均16萬的GDP,蘇州對國家的貢獻值要絕對高于北京和上海,全國范圍內僅次于深圳,所以,城市級別不能代表一切,蘇州就是蘇州,不需要分級來證明。
2、蘇州為什么不是副省級城市?
蘇州的經濟實力已經超過了很多副省級城市,2017年,蘇州地區生產總值達到了1.73萬億元。在目前的15個副省級城市中,只有廣州和深圳的經濟總量超過了蘇州,其余13個城市都低于蘇州,蘇州市是中國民營經濟最為發達的城市之一。蘇州下轄的昆山、張家港、常熟3個縣級市長期是中國百強縣前三強,尤其是昆山多年來持續成為百強縣冠軍。
2017年昆山GDP達到了3500億元,比我國很多地級市都高,蘇州雖然名義上不是副省級市,但實際上享有一些副省級市望塵莫及的政策,比如工業園區是與新加坡合作的國家級項目,基本可以認為是計劃單列出的一塊區域。副省級市的布局并非完全以經濟實力作為指標的,很大程度上還考慮到了地理上的均衡性,江蘇省作為沿海經濟大省,除了南京之外未設副省,主要原因可能是考慮到長三角(滬寧杭)面積并不大,為了區域的統籌發展,不宜再設一個副省級行政中心。
3、蘇州成為超大城市的可能性有多大?
蘇州最終會成為超級城市是毫無疑問的!在我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口集聚度最高、經濟最發達和潛力最大的地區就是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要想成為超級大城市必須具備兩個最基本的條件,一是地域經濟優勢,二是國家戰略扶持。在長三角、珠三角地區最有可能打造超級城市的區域,在粵港澳大灣區內,主要的城市是集中在珠江東岸的廣深港莞佛五大城市,其中三個一線城市和二個大城市,未來會逐步形成兩個超大城市~~大深圳(含香港))和大廣州(含佛山),輻射半徑50公里。
這還不是終點,畢竟在這五個城市中的集中度太高,幾乎是把五大城市的土地面積進行全部融合也只有1.6萬平方公里,也就是只有北京或杭州的面積,最終走向五大城市全面融合,成為全球最大的都市區~~廣深都市區,也是必然的。上海核心都市區可以完全媲美北京都市區、廣佛都市區和深港都市區,可是上海都市區卻是無法跟廣深都市區相競爭,
這個時候就不可能讓其處于弱勢,而上海1 7都市圈也不過是一個概念而已,很難形成一個完全融合、產業互補和通勤的真正都市區上的優勢。上海就必須通過與周邊地區進行跨區域的全面融合才能夠同珠三角的大灣區相媲美,蘇州一定會從幕后走向臺前,蘇州經過了改革開放幾十年來的快速發展,已經幾乎跟上海漸漸融為一體。滬蘇一體化也是會逐步進入了視野,
上海人口2450萬,面積6000平方公里,2019年GDP3.8萬億;蘇州人口1070萬,面積8600平方公里,2019年GDP達接近2萬億。全面融合后的人口數量3000多萬,接近重慶的人口,而美劇僅1.5萬平方公里,卻是只有重慶的1/5不到,跟北京和廣深都市區的面積相當,而且GDP經濟總量卻是達到了5.8萬億。